成语
《韦编三绝》的典故,韦编三绝——孔子勤学苦读的典范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4 评论0
《韦编三绝》是一句成语,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读书勤奋,刻苦钻研的精神。具体典故如下:孔子晚年非常喜欢读《周易》,他反复阅读,以致于穿竹简的牛皮带子断了多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带子。这就是“韦编三绝”的典故。后来,“韦编三...
成语
《人心不古》的典故,人心不古的起源与演变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4 评论0
《人心不古》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人心奸诈、刻薄,没有古人淳厚。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在《左传》中,有一个故事讲述了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在外,经历了许多困苦,最终回到晋国成为国君。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人心险恶的人,感受到了人心...
成语
《柳絮才高》的典故,柳絮才高的由来与传承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3 评论0
《柳絮才高》是一个典故,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咏雪》。这个典故描述了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与他的侄女谢道韫之间的对话。在一次下雪的时候,王徽之问谢道韫:“白雪纷纷何所似?”谢道韫回答:“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
成语
《抉目吴门》的典故,成语典故《抉目吴门》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5 评论0
“抉目吴门”是一个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吴太伯世家》。这个成语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春秋时期,主要人物是吴国的大夫伍员(字子胥)。故事的大致内容是:伍子胥在吴国担任大夫,他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的求和。夫差听信了谗言,赐予伍子胥一把宝剑让他自...
成语
《蚌鹬相持》的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5 评论0
《蚌鹬相持》的典故出自《战国策·燕策二》,原文如下: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
成语
《磨穿铁砚》的典故,磨穿铁砚——勤奋与恒心的象征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3 评论0
《磨穿铁砚》是一则关于勤奋学习的典故,主要讲述的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法家范仲淹(字希文)的故事。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成长经历中充满了勤奋与坚持。范仲淹自幼家境贫寒,但他非常勤奋好学。据传,他年轻时曾在一家寺庙里读书,因为家...
成语
《知彼知己》的典故,知彼知己——兵家智慧的经典传承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3 评论0
《知彼知己》的典故源自《孙子兵法》中的名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是古代兵家孙武(即孙子)提出的军事思想。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了解敌人(知彼)和了解自己(知己),那么无论进行多少次战斗都不会失败。这强调了在...
成语
《昆山片玉》的典故,昆山片玉的典故起源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3 评论0
《昆山片玉》的典故源自《晋书·卷九十二·文苑·左思传》,讲述的是晋代文学家左思为了创作《三都赋》,广泛搜集资料,深入研究和思考的故事。其中,“昆山片玉”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左思对文学创作的严谨态度和不懈追求。据传,左思为了写好《三都赋》,花...
成语
《一字褒贬》的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4 评论0
《一字褒贬》的典故源自《左传》中的“董狐笔”故事。董狐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以直书不讳著称。当时,晋灵公被赵盾的族弟赵穿所杀,赵盾因未逃出国境,按当时的法律应负弑君之责。董狐在史册上直书“赵盾弑其君”,尽管赵盾后来澄清自己并未参与此事,但董...
成语
《间不容发》的典故,间不容发——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3 评论0
《间不容发》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事情非常危急,到了千钧一发的地步。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晋国和秦国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晋国的大臣韩原在战斗中不幸被俘,他的父亲韩厥非常担心儿子的安危。韩厥是一个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