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是一句成语,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读书勤奋,刻苦钻研的精神。具体典故如下:
孔子晚年非常喜欢读《周易》,他反复阅读,以致于穿竹简的牛皮带子断了多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带子。这就是“韦编三绝”的典故。
后来,“韦编三绝”被用来形容读书勤奋,刻苦钻研的精神。
韦编三绝——孔子勤学苦读的典范
韦编三绝,是中国古代一则著名的典故,讲述了孔子晚年对《周易》的深入研究与勤奋学习的态度,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典故起源于《史记·孔子世家》,其中记载了孔子晚年对《周易》的热爱。孔子晚年喜易,他不仅阅读了《周易》,还撰写了《彖》、《系》、《象》、《说卦》、《文言》等,合称为“十翼”,又称《易大传》。
韦编,指的是用熟牛皮绳将竹简编缀成册。在古代,书籍主要是以竹简为载体,通过这种方式将竹简串联起来,形成便于阅读的书籍。韦编因其结实耐用,常用于编缀较厚重的书籍,如《周易》。
三绝中的“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则是指断。孔子在阅读《周易》的过程中,由于反复翻阅,导致编缀竹简的牛皮带子多次断裂,不得不更换新的带子。这一过程被形象地称为“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孔子勤奋学习的形象。孔子晚年虽然已经年迈,但对《周易》的研究却从未懈怠。他反复阅读、深入研究,以至于竹简的牛皮带子都多次断裂。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成为了后人学习的典范。
韦编三绝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古代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激励着无数人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许多学者、文人墨客都以孔子为榜样,追求知识,追求真理。
尽管韦编三绝的故事广为人知,但在学术界也存在一些争议。一些学者认为,《易经》和《易传》并非孔子一人所著,而是经过多人整理和增补。尽管如此,韦编三绝所体现的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仍然是不可磨灭的。
在现代社会,韦编三绝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对学习的热情。只有通过勤奋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韦编三绝,作为中国古代一则著名的典故,不仅展现了孔子勤奋学习的形象,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