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不容发》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事情非常危急,到了千钧一发的地步。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中的一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晋国和秦国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晋国的大臣韩原在战斗中不幸被俘,他的父亲韩厥非常担心儿子的安危。韩厥是一个非常有智谋的人,他决定利用自己的智慧来救出儿子。
韩厥想出了一个计策,他假装自己生病,请求秦国的大臣秦穆公前来探望。秦穆公来到韩厥的营帐,韩厥趁机向秦穆公求情,希望他能放回韩原。秦穆公被韩厥的真诚所感动,最终同意了韩厥的请求。
在韩原被释放之前,秦穆公提出了一个条件,要求韩厥在三天内剪断一根头发,否则韩原将无法获释。韩厥知道这是一个陷阱,因为头发在三天内是不可能剪断的。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决定用一种巧妙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韩厥找到了一个工匠,请他制作了一个特殊的工具,可以用来快速剪断头发。韩厥在秦穆公面前展示了这个工具,并成功地在三天内剪断了头发。秦穆公被韩厥的智慧和勇气所折服,最终放回了韩原。
这个故事中的“间不容发”一词,形容了韩厥在关键时刻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他所面临的危险和紧迫性。因此,“间不容发”后来被用来形容事情非常危急,到了千钧一发的地步。
间不容发——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成语“间不容发”源于中国古代,其含义深刻,形象生动。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读这个成语的由来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
成语“间不容发”最早见于西汉辞赋家枚乘的《上书谏吴王》。枚乘是吴王刘濞的谋士,他在这篇上书中运用了“间不容发”这一成语,用以形容事态的危急程度。
西汉时期,吴王刘濞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侄子,被封为吴王。刘邦称帝后,将亲属分封到各地当诸侯王,赋予他们很大的权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王与朝廷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成为朝廷的严重威胁。为此,文帝、景帝两代逐步削减王国封地,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刘濞对此心怀不满,积蓄力量准备反叛。枚乘作为刘濞的谋士,深知反叛的严重后果,于是上书劝谏。在《上书谏吴王》中,枚乘用“间不容发”来形容反叛的危险性。他比喻说,如果在一根线上吊着干钧重物,这重物悬在空中,下面是无底的深渊,那最笨的人也知道它极其危险。接着,他又指出,马刚受惊吓就打鼓吓它,线将断又吊上更重的东西,其结果必然是线在半空断掉无法连结,马坠入深渊无法救援。这情势的危急程度,就像两者距离极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
尽管枚乘以及其他一些谋士反复劝谏,吴王刘濞仍然决定谋反。最终,刘濞的谋反失败,自己也因此丧命。而“间不容发”这一成语,却因其生动形象的比喻,流传至今,成为形容事态危急、险象环生的常用成语。
在日常生活中,“间不容发”这一成语常用于形容时间紧迫、形势危急的场合。例如:“这场火灾的扑救工作间不容发,消防员们必须争分夺秒。”(来源:《中国消防报》)
成语“间不容发”源于西汉时期的历史故事,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事态的危急程度。如今,这一成语已成为形容时间紧迫、形势危急的常用词汇,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时刻保持警惕,抓住时机,化解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