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畏首畏尾》的典故,畏首畏尾——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3 评论0
“畏首畏尾”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文公十七年》。故事背景是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文公去世后,晋国国力逐渐衰落。晋国的邻国秦国趁机对晋国发动了战争。晋国的大臣们害怕秦国的强大,纷纷建议晋...
成语
《如椽大笔》的典故,如椽大笔的由来与寓意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4 评论0
《如椽大笔》的典故出自唐代书法家、文学家柳公权的作品。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文笔雄健有力,如同巨大的笔一样。它最早出现在柳公权的《柳宗元集》中,用以形容柳宗元的文章笔力遒劲,气势宏大。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用来赞美那些文采飞扬、笔力雄健的文学作品和...
成语
《覆车之鉴》的典故,覆车之鉴——失败的教训,成功的指南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2 评论0
《覆车之鉴》的典故出自《后汉书·范晔传》,原文是:“前车覆,后车诫。”这句话的意思是前面的车翻了,后面的车要引以为戒。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范晔在《后汉书》中引用这个典故,是为了强调在历史研究...
成语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的典故,安于故俗,溺于旧闻——战国变法之争的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6 评论0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出自《韩非子·五蠹》。《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的著作集。这本书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和寓言,阐述了韩非的法治思想和政治理念。《安于故俗,溺于旧闻》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安于旧有的习俗,沉溺于过时的观...
成语
《二五耦》的典故,二五耦——春秋时期晋国宫廷斗争的缩影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3 评论0
《二五耦》是一篇古文,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利用计谋和策略,以少胜多,大败楚军的故事。具体来说,晋文公在战前了解到楚军的主将子玉是个骄傲自大的人,于是他决定采取“以逸待劳”的策略。他命令晋军后退...
成语
《高朋满座》的典故,高朋满座的由来与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3 评论0
《高朋满座》的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故事讲述了东汉时期,马援和他的朋友们在宴会上,马援的席位上坐满了贵宾,因此人们称他为“高朋满座”。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宾朋众多,场面热闹的宴会。高朋满座的由来与典故高朋满座,这个成语源于唐代文学家...
成语
《孤鸾照镜》的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4 评论0
《孤鸾照镜》的典故出自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描述了一只孤独的鸾鸟在镜子前自我欣赏的情景。这个故事常用来比喻人自我陶醉、自恋,或者形容孤独、寂寞的心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鸾鸟是一种象征吉祥和美好的鸟类,常与凤凰一起出现,代表着高贵的品质和美好的愿...
成语
《民无噍类》的典故,民无噍类——成语的由来与含义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5 评论0
《民无噍类》的典故出自《尚书·武成》,是形容战争中百姓遭受深重苦难,几乎没有人幸存的惨状。这个成语“民无噍类”中的“噍”指的是人的口,而“类”则是指种类。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在战争、灾难等极端情况下,百姓几乎全部被消灭,没有幸存者。这个典故...
成语
《请自隗始》的典故,请自隗始——成语典故探源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5 评论0
《请自隗始》的典故出自《史记·滑稽列传》。这个典故讲述了战国时期,燕昭王为了振兴国家,决定广纳贤才。他首先拜访了郭隗,并询问如何才能招纳到天下的贤才。郭隗回答道:“古代君王为了招纳贤才,不惜以重金购买千里马。即使千里马已经死了,也要用五百金...
成语
《哀梨蒸食》的典故,梨的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7 评论0
《哀梨蒸食》是一则关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轻诋》中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当时的大臣张湛曾讽刺王戎说:“你的脸色像蒸熟了的梨一样。”王戎听后并没有生气,而是自嘲地回答说:“你的脸色像被雷击过的树木一样。”这个典故用来形容人脸色苍白或因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