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无噍类》的典故出自《尚书·武成》,是形容战争中百姓遭受深重苦难,几乎没有人幸存的惨状。这个成语“民无噍类”中的“噍”指的是人的口,而“类”则是指种类。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在战争、灾难等极端情况下,百姓几乎全部被消灭,没有幸存者。
这个典故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百姓的悲惨命运,也警示后人要珍惜和平,避免战争带来的灾难。同时,它也体现了古代文献对历史事件的记录和反思,对于理解古代社会和战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民无噍类——成语的由来与含义
成语“民无噍类”源于中国古代,用以形容国家或地区的人民遭受严重灾难,以至于几乎灭绝。这个成语蕴含着深刻的悲悯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成语“民无噍类”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据传,春秋时期,晋国发生了一场大饥荒,导致百姓生活困苦,饿殍遍野。当时,晋文公为了稳定民心,鼓励百姓生产自救,并亲自巡视灾区,慰问灾民。在巡视过程中,他发现了一处荒野,几乎见不到人烟,只有一些饿得奄奄一息的百姓。晋文公感慨万分,说出了“民无噍类”这句话,用以形容灾区的惨状。
成语“民无噍类”中的“噍”字,古汉语中指有生命的动物,引申为有生气的百姓。而“类”则是指类别、种类。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人民几乎灭绝,没有剩下多少有生气的百姓。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国家或地区的人民遭受了极其严重的灾难,生活陷入绝境。
在古代,自然灾害、战争、政治动荡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民无噍类”的惨状。例如,在战国时期,秦国实行严苛的法律,导致民不聊生;在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和三国时期的连年战乱,也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这些历史事件都使得“民无噍类”的成语得以流传。
除了《左传》中的记载,成语“民无噍类”还有其他一些典故。例如,在《史记》中,记载了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起义军攻入咸阳后,陈胜曾对士兵们说:“今者天下大乱,百姓无噍类,吾等何不乘此机会,推翻暴政,建立新朝?”这里的“民无噍类”也是用来形容当时百姓生活的困苦。
成语“民无噍类”在中国古代文学、历史、政治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民疾苦的关注,也体现了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在现代,这个成语依然被用来形容严重的社会问题,提醒人们关注民生,珍惜和平。
成语“民无噍类”在句子中通常用作主语、定语或宾语,用以强调人民遭受的苦难。例如:“在自然灾害面前,我国人民展现了顽强拼搏的精神,使得‘民无噍类’的惨状得以避免。”
成语“民无噍类”是中国古代成语中的一颗明珠,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关怀。通过这个成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苦难,也能感受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