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克己奉公》的典故,克己奉公——东汉祭遵的廉洁典范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3 评论0
《克己奉公》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约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为重,比喻一个人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而不顾个人得失。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据《后汉书·祭遵传》记载,祭遵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他为人正直,严于律己,深受百姓爱戴。有一次...
成语
《诗礼之训》的典故,诗礼之训——儒家教诲的典范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3 评论0
《诗礼之训》的典故源自《论语·季氏》。在这段话中,孔子提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不学习《诗经》,就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如果不学习礼仪,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这句话强调了诗和礼的重要性,并指出它们是个人...
成语
《东拉西扯》的典故,东拉西扯——成语的由来与演变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3 评论0
《东拉西扯》的典故出自《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在这一回中,王熙凤用“东拉西扯”来形容平儿对贾琏和尤二姐之间的关系的处理方式。平儿是贾琏的妾,而尤二姐则是贾琏在外面的情人。平儿在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时,采取了一种两边讨好的策略,即既不偏向贾琏,...
成语
《路人皆知》的典故,成语典故《路人皆知》的由来与内涵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4 评论0
《路人皆知》的典故源自《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后,回到许昌,想要重整旗鼓,再次与孙权和刘备争夺天下。他发现自己的部下和百姓们都已经对战争感到疲惫,不愿意再跟随他出征。曹操为了激励士气,于是召集众将,对他们说:“...
成语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3 评论0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一个成语,出自《淮南子·说林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一片叶子挡在眼前,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被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看到事物的全貌或本质。具体来说,这个成语的典故是这样的:古代有一位名叫张载的学者,他喜...
成语
《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的典故,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的典故起源与内涵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2 评论0
“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做事情不持续,有间歇性,效率低下。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后汉书·逸民列传·姜肱》。姜肱是东汉时期的一个隐士,他隐居在深山老林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姜肱喜欢钓鱼,但他钓鱼的方式非常特别。他并不是每...
成语
《为法自弊》的典故,典故探源——为法自弊的由来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3 评论0
《为法自弊》是一个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制定法律或制度的人,如果自己都不能遵守,那么这种法律或制度就是无效的。这个成语强调了制定者和执行者应该以身作则,遵守自己制定的法律或制度。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与梁惠王...
成语
《君子不器》的典故,君子不器的起源与内涵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4 评论0
《君子不器》的典故出自《论语·为政》篇。在这段对话中,孔子和弟子子贡讨论了君子的品质和作用。孔子说:“君子不器。”这里的“器”指的是器物,孔子用这个比喻来说明君子的特质。在《论语》中,孔子强调君子的品质应该是全面而灵活的,而不是像器物那样只...
成语
《涸辙之鱼》的典故,涸辙之鱼的由来与寓意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4 评论0
《涸辙之鱼》的典故出自《庄子·外物》,讲述了庄子在周游列国时,因为贫穷而向监河侯借粮的故事。这个故事通过庄子与监河侯的对话,展现了庄子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故事中,庄子将自己比作一条干涸车辙中的鱼,而监河侯则象征了那些...
成语
《著作等身》的典故,著作等身的由来与含义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浏览5 评论0
“著作等身”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宋史·贾黄中传》。贾黄中是宋太宗时期的一位官员,以文章和学问闻名。他的著作很多,堆积起来几乎与他的身高相等。因此,人们用“著作等身”来形容一个人的著作很多,堆积起来几乎与他的身高相等。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