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随声逐响》的典故,随声逐响的典故起源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9 浏览0 评论0
“随声逐响”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东汉王符的《潜夫论·贤难》。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没有主见,总是跟着别人的意见或声音行事。具体的故事背景是:从前,有一个人叫司原氏,他在夜间去田野打猎。他追逐一只鹿往东跑去,突然听到西边一群人正在喧叫着抓一头猪...
成语
《若敖之鬼》的典故,若敖之鬼的典故起源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9 浏览0 评论0
《若敖之鬼》的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四年》。故事背景是春秋时期,楚国发生的一场政治斗争。楚国的令尹子文(若敖氏)有三个儿子,分别是伯比、子良和子越。其中,伯比是子文的庶子,子良和子越则是子文的嫡子。伯比的儿子斗椒(字子越)因为与子良的儿子子反...
成语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典故,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典故起源及内涵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9 浏览0 评论0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中国古代兵书《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意思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采取撤退或避战的策略,以保存实力,等待时机再战。这一计策强调的是以退为进,以保存实力为首要目标。典故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之间的战争。当时,晋国军队...
成语
《民为邦本》的典故,民为邦本的起源与内涵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9 浏览0 评论0
《民为邦本》的典故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原文是:“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句话的意思是:伟大的祖先早就这样教导我们,人民是用来亲近的,不能轻视与低看;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这句话强调的是人民...
成语
《放牛归马》的典故,放牛归马——成语典故探源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9 浏览0 评论0
《放牛归马》的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传》。马援是东汉时期的名将,曾跟随光武帝刘秀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在马援平定南越之后,光武帝刘秀赐予他一副“放牛归马”的画像,以表彰他的功绩。这个典故的背景是:在马援平定南越之后,他向光武帝刘秀上书,请...
成语
《花朝月夕》的典故,花朝月夕的起源与寓意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9 浏览0 评论0
《花朝月夕》的典故出自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描述的是花朝和月夕这两个美丽的景象。花朝,指的是春天的早晨,花儿盛开的景象。在这个时候,阳光明媚,万物复苏,花儿竞相开放,色彩斑斓,散发出阵阵芳香,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月夕,指的是秋天的夜晚,月亮...
成语
《目不见睫》的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9 浏览2 评论0
《目不见睫》是一句成语,出自《韩非子·喻老》。原文是:“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这句话的典故讲述了...
成语
《呆若木鸡》的典故,庄子呆若木鸡的故事及寓意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9 浏览0 评论0
《呆若木鸡》的典故出自《庄子·达生》,是庄子讲述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一位名叫纪省子的人,他训练斗鸡,希望斗鸡能够在斗鸡场上表现出色。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纪省子认为斗鸡已经达到了最佳状态,于是将它带到斗鸡场。当斗鸡进入斗鸡场时...
成语
《庖丁解牛》的典故,庖丁解牛——古代智慧与技艺的完美结合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9 浏览0 评论0
《庖丁解牛》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寓言故事,出自《庄子·养生主》。这个故事通过庖丁解牛的技艺,表达了对于“道”的领悟和追求。故事中,庖丁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厨子,他解牛时手法熟练,刀法精湛,牛在他手中就像是被自然分割一样,无需费力。当文惠君看到庖丁解...
成语
《狐鸣鱼出》的典故,狐鸣鱼出的典故起源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9 浏览0 评论0
《狐鸣鱼出》的典故出自《战国策·齐策四》。故事讲述了齐国孟尝君的门客冯谖(xuān)利用计谋帮助孟尝君恢复相位的过程。冯谖在孟尝君被罢相后,前往其他国家游说,最终使得其他国家对齐国产生威胁,迫使齐国重新召回孟尝君为相。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