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半老徐娘》的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4 浏览1 评论0
“半老徐娘”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中年妇女仍有风韵。这个成语源自南朝梁元帝萧绎的一首《徐娘》诗。诗中提到“徐娘虽老,犹尚多情”,表达了对徐娘的赞美之情。据传,徐娘是南朝梁元帝萧绎的妃子,名叫徐昭佩。她虽然年纪已大,但风韵犹存,深得萧绎的宠爱。...
成语
《战栗失箸》的典故,战栗失箸——刘备闻雷失箸的典故解析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4 浏览1 评论0
《战栗失箸》的典故源自《史记·项羽本纪》。该典故讲述了项羽在楚汉相争时期,因韩信在齐地起兵反叛,刘邦又亲自率兵攻打项羽,项羽处于两面受敌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项羽的军队在垓下被刘邦的军队包围,形势十分危急。一天晚上,项羽在营帐中设宴,与爱妃...
成语
《白发郎官》的典故,白发郎中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4 浏览1 评论0
《白发郎官》是一则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典故,主要来源于唐代诗人杜甫的《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一诗。在这首诗中,杜甫描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官员,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保持着清正廉洁的品性,勤政为民,深受百姓爱戴。这位官员的形象,象征着忠诚、廉洁和为民...
成语
《挂冠求去》的典故,挂冠求去的由来与寓意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4 浏览2 评论0
《挂冠求去》的典故出自《后汉书·逸民列传·逢萌传》。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汉朝时期的一位官员逢萌,他因为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决定辞去官职,并采取了一种象征性的行为来表达他的决心。逢萌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他原本在朝廷中担任要职,但因为对当时政治腐败...
成语
《济世安民》的典故,济世安民——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由来及成语释义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4 浏览1 评论0
“济世安民”是一个成语,出自《旧唐书·太宗本纪上》,意思是拯救时世,安定百姓。这个成语的典故与唐太宗李世民有关。据史书记载,隋朝末年,李渊带着4岁的儿子李世民到歧州。歧州有一个书生擅长相面术,他拜谒李渊,并仔细观察了李世民。书生认为李世民有...
成语
《一目十行》的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4 浏览2 评论0
《一目十行》的典故源自中国古代的阅读和文学传统。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阅读速度非常快,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阅读并理解大量的文字。它通常用来赞扬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和理解力。这个成语的故事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科举考试中,考生需要阅读...
成语
《一台二妙》的典故,一台二妙的意思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4 浏览1 评论0
《一台二妙》的典故源自于《晋书·王羲之传》中的记载。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被誉为“书圣”。在他的晚年,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其作品在当时就已经广受赞誉。《一台二妙》具体是指王羲之的两个儿子,王献之和王徽之。王...
成语
《巴蛇吞象》的典故,典故起源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4 浏览2 评论0
《巴蛇吞象》是一个中国神话故事,讲述了巴蛇吞噬大象的传说。这个故事最早见于《山海经》中的记载。故事中的巴蛇是一种巨大的蛇,它居住在长江中游的巴山地区,体型庞大,能够吞噬整头大象。故事的情节通常是这样的:巴蛇在长江中游的巴山地区游荡,有一天,...
成语
《四面楚歌》的典故,四面楚歌的典故起源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4 浏览1 评论0
《四面楚歌》是一个中国历史典故,源自楚汉争霸时期。这个典故主要描述的是楚汉战争后期,楚霸王项羽在垓下被汉军围困,处境极其危急的情况。当时,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汉军重重包围,形势十分不利。刘邦为了瓦解项羽的士气,命令士兵们在夜晚高唱楚地的民歌,...
成语
《扶不起的阿斗》的典故,扶不起的阿斗——三国时期刘禅的传奇与悲剧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4 浏览2 评论0
《扶不起的阿斗》的典故出自《三国演义》中关于蜀汉后主刘禅的故事。刘禅是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的儿子,在刘备去世后继位。由于他年幼且缺乏政治才能,导致蜀汉在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逐渐衰落。典故中的“扶不起”形象地描述了刘禅在政治上的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