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聚蚊成雷》的典故,成语典故——《聚蚊成雷》的由来与寓意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4 浏览2 评论0
《聚蚊成雷》是一句成语,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与范蜀公书》。这句话的意思是,许多蚊子聚集在一起,声音大得像打雷一样。比喻坏人聚在一起,制造谣言,对好人进行诽谤。这个典故的背景是,苏轼因为政治斗争被贬官,被一些政敌和文人攻击。这些人在背后散布...
成语
《家喻户晓》的典故,家喻户晓——成语的传承与演变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4 浏览1 评论0
《家喻户晓》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这个成语出自元末明初的文学家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在《南村辍耕录》中,陶宗仪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姓赵的秀才在元宵节时,将一盏灯笼挂在家门口,灯笼上写着“家喻户晓”四个大字。...
成语
《物腐虫生》的典故,物腐虫生的起源与内涵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4 浏览0 评论0
《物腐虫生》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这个成语出自《荀子·劝学》。原文是:“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意思是说,肉腐烂了就会生虫,鱼干枯了就会生蛆。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因为内部腐烂或腐败而招致外部的...
成语
《悔过自新》的典故,悔过自新的起源与演变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4 浏览0 评论0
《悔过自新》的典故出自《后汉书·陈寔传》。陈寔是东汉末年的名士,以高尚的品德和学问著称。当时,颍川郡有一个名叫李咸的人,他因为误杀了自己的母亲,被判了死刑。陈寔得知此事后,认为李咸的行为虽然犯下了重罪,但他的内心深处仍然有悔改之意。于是,陈...
成语
《二桃殺三士》的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4 浏览1 评论0
《二桃杀三士》的典故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个故事,讲述了晏子用智谋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故事背景是齐景公在位时,齐国出现了三位力大无穷、武艺高强的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这三人自恃武勇,在朝中横行霸道,不把齐景公...
成语
《先入为主》的典故,先入为主——成语的智慧与历史渊源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4 浏览0 评论0
“先入为主”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汉书·息夫躬传》。故事发生在西汉时期,当时有一位名叫息夫躬的官员,他因为对朝廷政策不满,写了一篇奏章给皇帝,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在息夫躬的奏章呈递给皇帝之前,另一位官员已经先一步向皇帝呈递了自己的奏章,提...
成语
《皮里春秋》的典故,成语典故探源——皮里春秋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4 浏览0 评论0
《皮里春秋》的典故源自《晋书·褚裒传》。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虽然表面上不说话,但心里却有着深刻的见解和判断。具体来说,它描述的是一个人外表看似平静、不露声色,内心却对事物有着清晰的认知和判断力。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内心修养和内在智...
成语
《百闻不如一见》的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4 浏览0 评论0
“百闻不如一见”是一句常用的成语,意思是听说的事情不如亲眼看到的真实可靠。这句成语出自《汉书·赵充国传》。原文是:“百闻不如一见,兵难喻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这里的“百闻不如一见”是赵充国对汉宣帝说的,意思是说听到的消息不如亲自去看...
成语
《东山高卧》的典故,东山高卧——隐居与出仕的传奇故事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4 浏览1 评论0
《东山高卧》的典故源自东晋时期的名士谢安。谢安字安石,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早年隐居东山,与好友王羲之、孙绰等人饮酒赋诗,谈笑风生,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谢安的才华和品德得到了当时朝廷的重视,他被征召为官,最终在淝水之...
成语
《贱骨头》的典故,贱骨头的由来与演变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4 浏览0 评论0
《贱骨头》的典故出自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两个青梅竹马的好朋友。贾宝玉是一个聪明、活泼、富有同情心的少年,而林黛玉则是一个聪明、敏感、才华横溢的少女。两人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但他们也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