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栗失箸》的典故源自《史记·项羽本纪》。该典故讲述了项羽在楚汉相争时期,因韩信在齐地起兵反叛,刘邦又亲自率兵攻打项羽,项羽处于两面受敌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项羽的军队在垓下被刘邦的军队包围,形势十分危急。
一天晚上,项羽在营帐中设宴,与爱妃虞姬共饮。宴席间,项羽突然听到四周的楚歌之声,仿佛是汉军已经攻破楚地,楚地的人民都在唱着汉军的歌。项羽心中大惊,怀疑自己的军队已经崩溃,不禁战栗失箸,连筷子都掉落在地。
项羽的这种反应,反映了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他深知自己已经陷入了绝境,面临着被汉军消灭的危险。项羽并没有放弃抵抗,他仍然带领着残兵败将,继续与汉军进行殊死搏斗。
最终,项羽在乌江边自刎而死,结束了他的传奇一生。而“战栗失箸”这个典故,也成为了形容人在极度恐惧或紧张时的一种表现。
战栗失箸——刘备闻雷失箸的典故解析
成语“战栗失箸”源于东汉末年的一段历史故事,讲述了刘备在曹操面前为掩饰自己的野心,故意装作失态,从而巧妙地掩饰了自己的真实情况。
一、成语的由来
“战栗失箸”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因为恐惧或惊讶而使得手中的筷子掉落。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当时,刘备因失势而投奔曹操,为了掩饰自己的野心,他在曹操面前故意装作失态,从而使得筷子掉落,以此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
二、典故的背景
东汉末年,豪强并起,天下大乱。刘备在徐州牧陶谦等人的推荐下,领兵驻扎徐州、下邳一带。不久后刘备就被吕布、袁术打败,只好去投奔曹操。曹操知道刘备是一个有胆识的人,对他礼遇有加。但刘备一直胸怀异志,他暗中与董承等人密谋诛灭曹操。
有一天,曹操来到刘备的住处,两人一边喝酒一边闲谈。曹操突然问刘备:“你说当今天下谁可以称得上英雄?”刘备故意说:“我看袁绍可以算得上英雄了。”曹操摇摇头,说:“我说,当今天下,只有你我二人可以称得上英雄!袁绍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刘备最怕的就是曹操知道他的野心。
三、典故的经过
刘备为了掩饰自己的野心,故意装作失态。当曹操说出“当今天下,只有你我二人可以称得上英雄”时,刘备因为害怕曹操看穿他的心思,竟然在宴席上失态,手中的筷子掉落在地。这一幕让曹操感到惊讶,但也让刘备成功地掩饰了自己的真实情况。
曹操并没有怀疑刘备的野心,反而更加信任他。而刘备则通过这一举动,巧妙地避免了曹操的怀疑,为自己在曹操身边谋取了一段时间的安宁。
四、典故的影响
“战栗失箸”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人在恐惧或惊讶的情况下,失去常态,无法自持。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刘备的机智和谋略,也揭示了三国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复杂。
同时,这个成语也成为了后人用来形容人在关键时刻,能够巧妙应对,化解危机的经典案例。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冷静,善于运用智慧和谋略,才能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成语“战栗失箸”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刘备的机智和谋略,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三国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复杂。这个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