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目瞪口呆》的典故,目瞪口呆——成语的由来与演变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7 浏览0 评论0
《目瞪口呆》是一个成语,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庄子·秋水》。原文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
成语
《不可同日而语》的典故,不可同日而语的由来与演变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7 浏览0 评论0
《不可同日而语》的典故出自《论语·子罕》,原句是“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这段话的意思是,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能一起追求道;可以一起追求道的人,未必能一起坚守道;可以一起坚守道的人,未必能一起权衡轻重...
成语
《负荆请罪》的典故,忠诚与宽容的典范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7 浏览0 评论0
《负荆请罪》的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廉颇和上卿蔺相如之间的一段故事。故事背景是,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战胜了秦国,廉颇因此立下了赫赫战功。蔺相如却因外交手段使赵国避免了与秦国的战争,因此被赵王封为上卿,地位高于...
成语
《龙骧麟振》的典故,龙骧麟振——成语典故探源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7 浏览0 评论0
《龙骧麟振》是一部著名的古代兵书,其典故源于中国历史上一段关于军事谋略和战争策略的传说。据传,该书由一位名叫孙膑的古代军事家所著,他在战国时期为齐国效力,并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而闻名。《龙骧麟振》的典故主要讲述了孙膑如何运用智...
成语
《掩耳盗铃》的典故,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原文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7 浏览0 评论0
《掩耳盗铃》是一个著名的成语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想要偷一口大钟。可是钟太大,他无法搬走。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用锤子去敲钟,然后迅速把耳朵捂住,以为这样别人就听不到钟声了。结果,钟声还是被别人听到了,这...
成语
《声势熏灼》的典故,声势熏灼的由来与寓意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7 浏览1 评论0
“声势熏灼”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shēng shì xūn zhuó,意思是指声威气势逼人,令人敬畏。该成语出自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仁宗亲政,和珅下狱赐死,谕云‘当和珅声势熏灼,举朝无一人敢于纠劾,曹锡宝独能抗辞执奏,不愧诤臣,...
成语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的典故,死诸葛能走生仲达——三国典故的智慧与传奇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7 浏览0 评论0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典故,出自《三国演义》第104回。故事背景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军退兵。司马懿得知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后,率军追赶。司马懿来到五丈原,发现蜀军阵地空无一人,司马懿怀疑有伏兵,于是命令军队撤退。这时,蜀...
成语
《汗马功劳》的典故,汗马功劳的由来与演变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7 浏览1 评论0
《汗马功劳》的典故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故事。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集体在某个领域或任务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古代,汗马功劳特指那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勇猛作战的战士。他们在战斗中挥汗如雨,马匹也因长时间奔...
成语
《不寒而栗》的典故,不寒而栗的由来与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7 浏览1 评论0
《不寒而栗》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史记·酷吏列传》。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因为害怕、担心或恐惧而感到全身发抖,甚至在没有寒冷的情况下也会感到寒冷。具体的故事背景是,汉朝时期,有一位名叫义纵的官员,他担任了河南郡的太守。义纵以严格执法而闻名,他不仅...
成语
《探囊取物》的典故,探囊取物的由来与寓意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7 浏览1 评论0
《探囊取物》是一个成语,出自《后汉书·班超传》。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成语的典故源自东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班超。班超年轻时,家里很穷,但他却有着远大的志向。一次,他的母亲病了,需要钱来治病。班超没有钱,但他决定要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