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苦肉计》的典故,苦肉计——古代智谋的典范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7 浏览1 评论0
《苦肉计》的典故源自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该计策的背景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为了打败魏国,派遣马谡前往防守街亭。马谡轻敌冒进,最终导致街亭失守,蜀军大败。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误,马谡使用了苦肉计,假装自己受伤,以欺骗魏军,使其放松警惕...
成语
《秋毫无犯》的典故,秋毫无犯——军纪严明的象征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7 浏览1 评论0
《秋毫无犯》的典故源自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事件。这个成语原意是指军队纪律严明,不侵犯人民的利益。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形容一个人或组织在行为上非常谨慎,不轻易触犯他人的利益。在历史上,《秋毫无犯》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用来描述晋文公...
成语
《反水不收》的典故,反水不收——成语典故解析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7 浏览0 评论0
《反水不收》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事情已经做过,不能再更改。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中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晋国国君晋景公(即晋悼公)与楚国国君楚庄王(即楚灵王)在黄河边举行盟会,晋景公在盟会上答应将侵占楚国的城池归还给楚国。晋景公回...
成语
《蹊田夺牛》的典故,蹊田夺牛——古代智慧与道德的较量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7 浏览0 评论0
《蹊田夺牛》是一则寓言故事,出自《左传·宣公十一年》。这则故事讲述的是楚国和晋国之间因边界争端而引发的矛盾。楚国占领了晋国的一块土地,晋国的大夫荀林父劝晋国君主出兵夺回土地,但晋国君主认为这样做不合适。晋国君主认为,如果晋国出兵夺回土地,就...
成语
《小巫遇见大巫》的典故,小巫见大巫——成语典故探源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7 浏览0 评论0
《小巫遇见大巫》的典故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其中,庞统见到诸葛亮后,自感才学不如,便自嘲地说:“闻孔明卧龙之才,吾原以为三顾茅庐,必得一人间龙凤,不想却是只个村夫。我今日方知,小巫见大巫,我等真是不值...
成语
《三谏之义》的典故,三谏之义——古代君臣之道的典范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7 浏览1 评论0
《三谏之义》出自《韩诗外传》卷十,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韩宣子(即韩起)与楚国大夫椒举之间的对话。这段对话主要讨论了君臣之间的忠诚与责任,特别是当君王犯错时,臣子应该如何劝谏。在《三谏之义》中,韩宣子问椒举:“请问君王有错,臣子应该如何劝谏...
成语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的典故,成语典故——《不知人间有羞耻事》的由来与内涵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7 浏览0 评论0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的典故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思》一诗。全诗如下: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其中,“位卑未敢忘忧国”一句,表达了诗人虽然...
成语
《亲痛仇快》的典故,亲痛仇快——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7 浏览0 评论0
“亲痛仇快”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因为自己的错误或不当行为而受到伤害,而自己的仇人或敌人却因此而感到高兴。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中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大致内容是:春秋时期,楚国与晋国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楚国的将领庄贾因...
成语
《弃甲曳兵》的典故,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翻译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7 浏览0 评论0
《弃甲曳兵》是一个典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这个典故主要讲述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和燕国之间的一场战争。齐国军队在战斗中,士兵们纷纷抛弃铠甲,拖拽着兵器逃跑。这种情况在古代战争中是非常罕见的,因为士兵们通常会拼死抵抗,而不是轻易放弃战斗。这...
成语
《博而不精》的典故,博而不精——东汉经学家郑众的学识之路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7 浏览0 评论0
《博而不精》的典故源自《左传·昭公十六年》中的一个故事。故事中,郑国的子产(公孙侨)在批评晋国的子皮(韩宣子)时,使用了“博而不精”这个词语来形容子皮虽然学识渊博,但缺乏专精和深入的思考。具体来说,子产批评子皮说:“子皮博而少信,比其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