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陇头音信》的典故,陇头音信的由来与传承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31 浏览2 评论0
“陇头音信”是一个源自南朝宋时期的典故,主要讲述了陆凯与范晔之间的深厚友情及其通过梅花传递情感的故事。具体来说,南朝宋时,陆凯与范晔是好友,两人经常书信往来。某日,陆凯在江南折得梅花一枝,并附上诗句:“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
成语
《前功尽弃》的典故,前功尽弃——战国纵横家苏厉的游说与白起的兼并战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31 浏览2 评论0
《前功尽弃》的典故源自《战国策·西周策》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的是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公仲的人,他曾经是魏国的重臣,但在魏国政治斗争中失势,被排挤出朝廷。后来,他投奔了秦国,希望能够在秦国得到重用。公仲在秦国待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秦国并没有给...
成语
《画虎类犬》的典故,成语典故《画虎类犬》的由来与内涵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31 浏览2 评论0
《画虎类犬》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模仿不到位,结果反而弄巧成拙,形容学得不像,反而更糟。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故事发生在东汉时期,马援是当时的一位名将,他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经验。有一次,马援的儿子马严和马敦因为行为不检点,被...
成语
《路不拾遗》的典故,路不拾遗——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31 浏览3 评论0
《路不拾遗》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社会风气非常好,没有人会捡拾别人遗失的东西。这个成语出自《礼记·王制》。典故的大致内容是:在古代,有一个名叫郑国的国家,其国君名叫郑武公。郑武公非常注重国家的治理,他倡导诚信、礼仪和道德,使国家的社会风气非常...
成语
《信口雌黄》的典故,信口雌黄——成语典故的由来与演变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31 浏览2 评论0
“信口雌黄”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不顾事实,随口乱说。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典故。据《晋书·王衍传》记载,东晋时期的王衍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但他性格轻浮,喜欢夸夸其谈。有一天,他在和朋友们讨论文学时,突然想到一个成语,但他记不清这个成语...
成语
《翠纶桂饵》的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31 浏览2 评论0
《翠纶桂饵》是一个典故,出自《战国策·齐策四》。这个典故主要讲述了齐国谋士冯谖在齐国孟尝君门下做食客时,因为待遇低而三次弹铗而歌的故事。冯谖在孟尝君门下做食客时,最初得到的待遇很低,连基本的饮食都得不到保障。于是,他三次弹铗而歌,分别表达了...
成语
《倒绷孩儿》的典故,成语典故——《倒绷孩儿》的由来与寓意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31 浏览2 评论0
《倒绷孩儿》是一则关于苏轼的典故,主要讲述的是苏轼对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妇人的批评,以及他对育儿之道的见解。这则故事反映了苏轼对传统观念的质疑和对新知识的推崇。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苏轼在杭州担任官职。有一天,他听说有一位老妇人因为养育孩子的方法...
成语
《弯弯曲曲》的典故,弯弯曲曲——成语的由来与演变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31 浏览1 评论0
“弯弯曲曲”这一成语的典故出自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第87回。故事中,妙玉来到大观园探望惜春,贾宝玉自作多情,想要送妙玉回去。两人离开了惜春,离开了蓼风轩,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走向潇湘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听到了潇湘馆内传来的叮咚琴声...
成语
《触斗蛮争》的典故,触斗蛮争——源自《庄子》的成语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31 浏览1 评论0
《触斗蛮争》是一个典故,出自《庄子·秋水》篇。这个典故主要讲述了一个虚构的故事,用来比喻人们在无谓的争斗中消耗精力,却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故事的大致内容是:在一个非常偏远的荒岛上,住着一种叫做“触”和“蛮”的两种动物。触和蛮都非常微小,只有...
成语
《威福自己》的典故,威福自己的典故起源与演变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31 浏览1 评论0
“威福自己”这一成语的典故出自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当时,北周宣帝让驸马都尉尉迟迥驻守相州。杨坚辅佐幼主执政,他担心尉迟迥的权势过大,于是挟持幼主,以令天下,并自行决定赏罚,这种独断专行的行为被称为“威福自己”。具体来说,杨坚以凡庸之才,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