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功尽弃》的典故源自《战国策·西周策》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的是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公仲的人,他曾经是魏国的重臣,但在魏国政治斗争中失势,被排挤出朝廷。后来,他投奔了秦国,希望能够在秦国得到重用。
公仲在秦国待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秦国并没有给他提供实质性的职位和权力,他感到非常失望和沮丧。他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认为自己当初离开魏国投奔秦国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一天,公仲在秦国的一座宫殿里散步,他看到宫殿的墙壁上画着一幅画,画的是一群人正在用力推着一辆装满重物的车子。公仲仔细观察了这幅画,发现车子上的重物正在逐渐减少,而推车的人却越来越多。他感到非常奇怪,于是问身边的侍从:“这幅画是什么意思?”
侍从告诉他:“这幅画的意思是,人们在推车的时候,如果车子上的重物越来越多,那么推车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反之,如果车子上的重物越来越少,那么推车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公仲听后,恍然大悟。他意识到,自己当初离开魏国投奔秦国,就像是在推一辆装满重物的车子。现在,他感到车子上的重物越来越重,而推车的人却越来越少,这就是他感到失望和沮丧的原因。
公仲于是决定回到魏国,重新开始自己的政治生涯。他回到魏国后,重新得到了重用,成为了魏国的重臣,为魏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同时,我们也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迷惑,要时刻保持对目标的追求和信心。
前功尽弃——战国纵横家苏厉的游说与白起的兼并战
“前功尽弃”这一成语,源自战国时期的一个著名典故。它讲述的是纵横家苏厉试图阻止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魏国都城大梁的故事,以及白起对苏厉游说的置若罔闻,最终导致前功尽弃的历史事件。
苏厉的游说与周郝王的决策
战国末年,秦国日益强盛,其野心勃勃的扩张政策让周边国家感到威胁。苏厉,作为一位纵横家,深知秦国对周王朝的威胁,于是他前往游说周郝王,希望阻止秦国的大将白起进攻魏国都城大梁。苏厉以楚国名将养由基百发百中的例子,警示周郝王,一旦大梁不保,周王朝将面临巨大的危险。
白起的兼并战与苏厉的劝阻
白起并未理会苏厉的劝阻,他率领秦军继续进攻魏国。苏厉见状,心知劝说无望,于是他再次提出建议,希望周郝王能够采取行动,阻止秦军的进攻。但周郝王并未采纳苏厉的建议,最终导致秦军成功包围了大梁。
前功尽弃的典故与成语的诞生
在《战国策·西周策》中,有记载:“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这句话正是“前功尽弃”典故的出处。这里的“功”指的是功劳,“尽”表示完全,“弃”则意味着丢失。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前功尽弃的启示与影响
“前功尽弃”这一成语,不仅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告诫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一旦放松警惕,就可能功亏一篑,前功尽弃。这一成语在后世被广泛使用,成为形容努力付出却因一时失误而前功尽弃的常用语。
前功尽弃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前功尽弃”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能轻易放弃,要持之以恒,才能最终取得成功。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因一时的疏忽而导致前功尽弃。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前功尽弃”这一成语的由来及其在历史和现代社会的应用,它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