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蔓不枝》的典故,不蔓不枝——简明扼要的成语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1 浏览1 评论0
《不蔓不枝》出自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原文如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蔓不枝”字面意思是“不生枝蔓,不旁生枝条”,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也...
成语
《逼上梁山》的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1 浏览1 评论0
《逼上梁山》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重要典故。它讲述了林冲被高俅陷害,家破人亡,最终被逼无奈,只能投奔梁山,成为梁山好汉之一的故事。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为妻子被高俅之子高衙内调戏,林冲忍无可忍,怒打高衙内。高俅为了报复林冲...
成语
《物不平则鸣》的典故,物不平则鸣——韩愈的文学思想与历史传承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1 浏览1 评论0
《物不平则鸣》的典故出自《韩昌黎集·送孟东野序》。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事物处于不平等、不公正的状态时,它们会发出声音,就像鸟儿在春天里鸣叫一样。这句话用来比喻人们对于不公正的事情会有所反应,发出不满的声音。在这个典故中,韩愈用鸟儿在春天鸣叫的...
成语
《唾壶击碎》的典故,唾壶击碎——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1 浏览1 评论0
《唾壶击碎》是一个典故,出自《晋书·王敦传》。故事发生在东晋时期,王敦在宴会上因为酒后失态,用唾壶击碎,表示他的豪情和愤怒。后来,这个典故被用来形容人的豪情壮志或者愤怒失态。这个典故反映了古代文人雅士的豪放不羁和情感表达方式,也体现了他们对...
成语
《齐心协力》的典故,齐心协力的起源与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1 浏览2 评论0
《齐心协力》的典故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精神。相传在很久以前,一个村庄里的人们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干旱,决定共同修建一个水渠,以解决水源问题。水渠的修建工程非常艰巨,需要大...
成语
《狗窦大开》的典故,狗窦大开的由来与演变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1 浏览2 评论0
《狗窦大开》是一个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传》。这个典故主要讲述了东汉时期,马援和光武帝刘秀之间的对话。马援曾对刘秀说:“陛下,你难道不知道狗窦大开吗?”狗窦大开,原意是指狗洞大开,引申为门洞大开。马援用这个比喻来形容光武帝刘秀的胸怀宽广,...
成语
《妙处不传》的典故,妙处不传——探寻成语背后的故事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1 浏览2 评论0
《妙处不传》是一句成语,出自宋代释道原的《景德传灯录·潭州龙潭崇信禅师法嗣·德山宣鉴禅师》。这句话的原意是指某些事物的奥妙之处,难以用言语表达或传授,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或领悟才能理解。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禅宗中的一个故事。在唐代,有一位名叫德...
成语
《沆瀣一气》的典故,一丘之貉沆瀣一气的读音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1 浏览2 评论0
“沆瀣一气”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宋代钱易的《南部新书》。据记载,唐朝时期,有一个名叫崔瀣的读书人,他才华横溢,但却一直未能考中进士。崔瀣对此感到非常失望,于是决定离开长安,回到家乡。在离开长安之前,崔瀣去拜访了当时的主考官崔沆。崔沆是崔瀣的同...
成语
《庸人自扰》的典故,典故溯源——庸人自扰的由来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1 浏览3 评论0
《庸人自扰》是一个成语,出自《新唐书·陆象先传》。它的典故源于唐代陆象先的一个故事。故事背景:陆象先是唐玄宗时期的一位官员,曾任益州(今四川成都)大都督府长史。他在任期间,注重宽政爱民,深受当地百姓的敬爱。故事内容:有一天,陆象先在衙门里处...
成语
《自投于地》的典故,自投于地的典故起源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1 浏览2 评论0
《自投于地》的典故出自《后汉书·陈寔传》。陈寔是东汉末年的名士,以高尚的品德和学问著称。根据《后汉书》记载,陈寔曾与朋友一起拜访一位名叫荀淑的官员。荀淑的孙子荀爽(字慈明)当时才十二岁,见到陈寔后,表现得非常尊敬,长跪不起。陈寔见到荀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