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典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淝水之战的成语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6 浏览1 评论0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一句形容人在极度恐慌时,对周围环境产生异常敏感反应的成语。这个成语出自《晋书·谢玄传》,原句为:“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意思是听到风声和鹤鸣,都以为敌军到了。这个典故源自东晋时期的一次战役。当时,前秦皇帝苻坚...
成语
《鼎足而居》的典故,鼎足而居的典故起源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6 浏览0 评论0
《鼎足而居》是一个典故,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这个典故主要讲述了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楚汉战争期间,韩信是刘邦手下的一位重要将领。他善于用兵,屡次立下战功。韩信在刘邦面前却表现得非常谦逊,他常说:“我韩信,不过是一个鼎足而居的...
成语
《恨铁不成钢》的典故,恨铁不成钢——成语的由来与内涵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6 浏览0 评论0
“恨铁不成钢”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有很高的期望,但实际表现却未能达到预期,从而感到失望和不满。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据传,古代有一个铁匠,他有一个儿子,铁匠希望儿子能够继承他的手艺,成为一名出色的铁匠。儿子对...
成语
《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典故,道不同,不相为谋——典故的起源与内涵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6 浏览0 评论0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成语的典故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原文是:“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是说,志向和目标不同的人,是无法共同谋划事业的。在《论语》中,孔子用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志同道合者的重视。他认为,只有那些志同道合、价值...
成语
《争先恐后》的典故,争先恐后的成语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6 浏览0 评论0
《争先恐后》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周易·乾卦》。原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的“天行健”意味着宇宙的运行不停息,而“君子以自强不息”则强调君子应该效法自然,不断自我提升,不停止前进。这个典故后来被引申为“争先恐后”,形容人们争相向前...
成语
《揠苗助长》的典故,揠苗助长的由来与寓意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6 浏览1 评论0
《揠苗助长》是一则古老的寓言故事,源自中国战国时期。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农夫为了使庄稼长得更快,而采取了一种错误的方法,结果适得其反。故事中,农夫看到自己田里的稻苗长得不如别人家的快,心里非常着急。他听人说,拔高稻苗可以让它们长得更快。于...
成语
《妒贤嫉能》的典故,成语典故《妒贤嫉能》的起源与内涵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6 浏览1 评论0
“妒贤嫉能”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嫉妒别人的才能和贤德。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原文是:“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这里的“项羽”指的是西楚霸王项羽,他在楚汉争霸时期,因为嫉...
成语
《天经地义》的典故,天经地义的起源与演变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6 浏览1 评论0
《天经地义》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它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礼是上天的常道,大地的准则,人们行为的依据。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永恒不变的道理和规则,比喻某些原则或...
成语
《丧家之狗》的典故,丧家之狗的由来与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6 浏览1 评论0
《丧家之狗》是一个典故,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这个典故讲述的是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曾受到一些人的非议和攻击。当时,孔子在郑国与弟子失散,独自在城东门等候。有个郑国人对孔子的弟子子贡说:“东门有个人,他的额头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
成语
《公才公望》的典故,公才公望——成语典故探源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6 浏览1 评论0
“公才公望”是一个成语,出自南朝时期的历史典故。具体来说,这个成语来源于《梁书·王暕传》中的记载。故事发生在南朝梁国时期,王暕年幼时,他的父亲在齐国担任太尉,这是一个相当于三公、宰相等高位的重要官职。一次,王家宴请宾客,宾客们见到年幼的王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