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绥靖政策 绥靖

1938年,纳粹党扩张崛起,英法绥靖所造成的后果?二战前夕英法等西方国家对德国奉行的“绥靖政策”为什么被解读为祸水东引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09 03:12:43 浏览32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1938年,纳粹党扩张崛起,英法绥靖所造成的后果

德国是后崛起的强国(一次世界大战前综合国力位居欧洲第一),而老牌西方列强已经把世界瓜分殆尽,为了获得市场、资源、殖民地等,德国与英法等传统强国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为了获取“生存空间”,德国支持奥匈帝国以萨拉窝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德国败北,丛林法则下,德国被宰割(日本正是投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得以窃取德国在山东的特权),民族仇恨在德意志民族心中酝酿。

一战后法国成为欧洲大陆霸主,这种局面是英国不愿见到的,奉行欧洲均衡政策的英国实行了“抚德抑法”的政策。一战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成为西方国家公敌,英法美等国家在消灭苏联方面取得共识。所以,二战全面爆发前世界范围内发生了许多诡异事件,其实都是德意日这些充满野心的法西斯国家和英法美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相结合的产物。

希特勒的出现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他成功点燃了德意志民族内心的怒火,也引发了德意志民族历史的诉求,战火已经不可避免。客观上,绥靖政策大大加速了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步伐。

但英法美采用了“绥靖政策”,其核心是:牺牲其他小国(弱国)利益,壮大德意日实力,寄希望于德意日攻击消灭苏联(祸水东引),达到坐收渔利的目的。德意日成功利用《反共产国际协定》迷惑了英法美,骗取英法美实行绥靖政策,达到暗度陈仓大力发展自身实力,为最后大战做好准备。在“抚德抑法”、绥靖政策作用下,一系列“诡异”事件发生了:

1931年9月,容忍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5年3月,容忍希特勒公然撕毁凡尔赛合约,重整军备。8月,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案。10月,容忍意大利侵占埃塞俄比亚。

1937年7月,容忍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英日签订“有田——古莱琪协定”。

1938年3月,容忍德国吞并奥地利。

绥靖政策高峰来了,1938年10月,英法伙同意日与德国签订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德国,不满足的希特勒顺势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英法美(尤其是英国)深感得意,似乎看到了纳粹钢铁洪流摧毁红色苏联。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英法重要盟友波兰发起攻击。这小巴掌呼的!英法不得不对德国宣战,但“祸水东引”之心不死,于是战场上出现了奇怪的一幕:东线的波兰垂死挣扎,西线的英法联军却静坐战壕。

令英法美失望的巴掌又呼来了,希特勒没有继续东进攻击苏联,而是突然西进,迅速攻占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彻底令英法心凉、绝望的无情大巴掌呼来了,1940年5月——6月,德国进犯法国,6月22日,法国投降。绥靖政策彻底破产。

英法联军(英军为主)开始了凄惨的敦刻尔克大逃亡。

二战前夕英法等西方国家对德国奉行的“绥靖政策”为什么被解读为祸水东引

英国有英吉利海峡阻隔,法国有马奇诺防线保护,英法认为德国根本不可能进攻自己,德国要想扩张只能往东。虽然苏联一直在劝英法结成同盟共同遏制德国的崛起,但英法对共产主义的恐惧超过对德国崛起的担心,如果这两个眼中钉能自己打起来,英法就能渔翁得利。斯大林对此心知肚明,英法靠不住,那就只能缓和与德国的关系。

张伯伦对纳粹的绥靖政策是错误的吗

张伯伦英国前首相,著名的政治家,二战时期著名的绥靖政策的代表人物,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对德国一味的采取绥靖政策而下台。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与德国面对面的对抗比绥靖政策要好得多,正是张伯伦的绥靖政策致使欧洲大陆陷入德国纳粹的铁蹄之下,更把英国置于无比危险的深渊,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国百废待兴,后来又遇到席卷全世界的经济危机,更是让英国苦不堪言。当初的英国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麽强大,虽然英国人吹嘘大英帝国的飘扬在世界四分之一地球表面,但实际上这个昔日的日不落帝国正处于支离破碎和经济下滑的边缘。20世纪初美国就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20世纪20年代英国的经济已经被欧洲其他国家超越。

此外,因果的军事实力也在时刻提醒张伯伦在处理国际事务时需要处处小心谨慎,尽量避免和其他的国家有军事上冲突,特别是欧洲大国——德国。1937年英国将领们就推断如果德国全力进攻英国,他们将无法保证国土,贸易路线以及主要的利益不受到德国的侵害。在这样的处境下,一张伯伦为首的政府集团只有通过让步来尽量减少他们所面对的潜在敌人。

因此,1938年对德国的让步并不是错误的关键,而是对德国松绑得太早使他迅速变得强大,以至于在那时英国和法国在看到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都毫无办法,只有采取绥靖政策,就连一向对德国无比强硬的丘吉尔在刚上台时也私下里想向德国归还一战前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甚至要把直布罗陀和苏伊士运河的管辖权让与德国,就是为了换取德国的让步。

二战前英法的「绥靖」政策是上策、中策、还是下策

即便不是上策,至少也是个中策,绝非下策。

一战让英国内伤在身,殖民地又是分裂运动盛行,本土则弥漫着极端的反战情绪。1934年牛津大学的学生们居然达成了著名的“牛津决议”,拒绝在任何情况下为“英王和国家”而战。

当捷克危机一触即发之际,南非总理赫佐格公开宣布,如果英国在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上卷入对德战争的话,他不能担保他的国家会给予支持。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对于再一场欧洲大战,同样丝毫不感兴趣。新、澳更担心日本的威胁,为此,他们不惜向美国靠拢。

内力不足,只能借助外力。可是,国际政治有其残酷一面,越是雨天越难借到雨伞。

当时,英国作为衰落中的全球霸主,面临德、日、苏、美、意五个新兴国家的觊觎。

在这个环境中,日不落帝国资产遍全球的优势一转而成为最大劣势:德国的再崛起直接威胁了帝国的头颅(本土);日、苏、美汇聚在帝国的边缘之海太平洋周围,蓄势待发,压迫着帝国的心脏(印度);意大利则盯着帝国的主血管(地中海)待价而沽,随时准备跳反再跳反。

法国倒是乐意与英国结盟,那是因为他更需要英国的帮助。

法国在普法战争后就明白了自己绝无单打独斗战胜德国的可能,所以打造反德联盟是其一贯策略。最简单也是最为后人忽视的一点,就是法国修筑马奇诺防线。

按照法国的判断,未来德军攻法,还是会走比利时走廊,等于是按施里芬计划的老路再来一次,而不太可能走法德边界。这其实也是英国参谋部的判断。

既然如此,就该将马奇诺防线修在法比边界,而非法德边界,因为没有人会把防线修在敌人不会进攻的地方。但法国人就这样干了。原因就在于,法国的目的是强化事实,逼德国经比利时攻法。只有这样,才能拖英国下水,形成反德联盟。因为谁都知道,低地三国是英国的地缘红线所在,英国一定会介入。

英国当然明白法国的小算盘,所以大英帝国防御委员会在1938年春天指出,法比边境的虚弱状态是一种“蓄意的引诱”,目的在于“迫使我们为了保护多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视为关键的一个地区而进行陆上干涉。”

内外交困之下,张伯伦内阁已经嗅到了新一轮欧洲大战的气息。

1938年3月21日,德奥合并在即,英法均已意识到下一个目标将是捷克斯洛伐克。这一天,英国参谋长委员会将一份关于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评估报告送到了外交政策委员会,以供相关人员传阅参考。这份报告的结论引发了轰动,以至于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在第二天的内阁会议上郑重将之宣读:

“我们断定,无论海上、陆上或空中,我们和我们盟国所能施加的压力,既无法阻止德国侵略和蚕食波希米亚,也无法防止捷克军队不遭决定性的失败。因此我们必将为恢复捷克斯洛伐克已失去的领土完整而进行一场反德战争,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打败德国,只有经过长期战争。我们认为,在当前世界形势下,如果发生这样一场战争,意大利和日本大有可能乘机向各自的目标推进,结果,我们必须面对的,不仅是一场有限的欧洲战争,而是一场世界大战。”

而高明的国家,都在谋求让别国先参战,自己做在后的黄雀,刺虎的卞庄。

这一点,张伯伦之前的英国内阁早看清了,其他国家也看清了。

按理说,九一八事变首先是对美国倡导的华盛顿体系、九国公约的公然践踏。美国应该率先出手,但是,美国虽然态度强硬,对日政策的重点却在于借重国联这个集体安全组织,让英国去扛大梁。大英帝国当然不会在对日问题上让美国当枪使,所以英国代表在国联耍尽滑头,左一个原则的谴责,右一句道义的支持,绝不和日本先陷入事实的冲突、实质的对抗。

同样的,苏联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在亚洲一面支持中国抗日,一面又和日本就外蒙古、满洲国问题不断讨价还价;在欧洲一面高呼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一面和德国大搞秘密外交。

正如张伯伦在一封信函中指出的那样:

“俄国人偷偷地、狡猾地在幕后操纵,想使我们卷入对德战争(我们的特工机构没有把全部时间都花费在隔窗眺望)。”

英法真搞死了德国,等于客观上为苏联的西进清除障碍,搞不好还会逼出苏德同盟。

所以,哈利法克斯在1938年3月22日的内阁会议上,明确提出,英国即便不能阻止新一轮大战,也要竭力避免成为第一波参战国家。哈利法克斯的这个建议,得到了张伯伦的支持,参加会议的“多数人”认为是“最可行的政策”,“而且赞同的人数越来越多。” (米德尔马斯,《绥靖战略》)

无独有偶,就在一周前,海峡的另一边,法国国防委员会也进行了一次听证会,甘末林将军就捷克问题进行了汇报,结论是法国陆军远未做好战争准备,援助捷克斯洛伐克抗击德国的成功概率极低。(瓦特,《1930-1939年间的外交史》)

希特勒的狡猾就在于,他见缝插针,入室操戈,充分利用了一战后英法内部的厌战情绪和理想主义思潮,把德国打扮成国际社会的弃儿,凡尔赛和约的受害人。进而竖起德语族裔大一统的旗帜,以实现不流血征服。假如英法过早备战,只能强化希特勒的道德优势,更进一步增强英法内部的裂痕。

张伯伦夹在好战、狡黠的希特勒与厌战、单纯的大众之间,拉着一个虚弱不堪、同样视大战为畏途的盟友法兰西,竭力寻找外交政策的平衡点。其难度超乎后人想象。他最终的选择是摆出“顺应”民意、舆情的姿态,默认乃至协助希特勒拿回“应得”之物,从而将德国的扩张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方向上。

这个一定方向,就是引导德国向东发展,与苏联撞车。苏联宣传机构将之形容为“祸水东引”,可谓形象至极。只不过苏联没说的是,他自己的战略何尝不是欧洲祸水西引,亚洲祸水南引?

而英国,同样是不仅在欧洲祸水东引,还要在远东也来个祸水东引。

七七事变后,张伯伦一改九一八时麦克唐纳内阁的消极立场,向罗斯福连发三次呼吁,大唱高调,希望美国能和英国一起介入中日冲突,维持国际道义。表面上好像要改弦更张,更与其欧洲策略大不相同。实则不然。

对此,美国高层从一开始就看的清楚,张伯伦在发这呼吁的同时,在欧洲不断安抚希特勒,在远东经营新加坡要塞,显然是在挖两个大坑,一个给苏联,一个给美国。给苏联的是希特勒东进,给美国的是日本南下。

新加坡要塞表面上是防御日本,实则暗藏立足马六甲海峡闭关自守之意。是要让中苏美日四国在海峡以东咬做一团。至于邀请美国联合干涉中日战争,正是其推卸责任的第一步,目的在激化日美冲突,英国自己却以新加坡为枢轴,随时可以闭关自守,红茶一杯,坐观美日太平洋海战。这与张伯伦在欧洲借重法国,以马奇诺防线为铁壁,坐观苏德欧洲陆战是如出一辙。

斯大林不会入瓮,以罗斯福之老谋深算同样不会就范。这就决定了美国的立场必然由积极转向消极。当初大英帝国打马虎眼的一套“原则的谴责”、“道义的支持”,一转又成了罗斯福的护身符和口头禅。

至于英国最终为何还是先于苏美陷入了大战,丘吉尔又如何力挽狂澜,大家可以看我在《二战大牌局》中的分析。那是另一段异常烧脑的历史。这里仅强调指出:

张伯伦的目标并非完全没有实现。日本此时已经和中国打作一团。希特勒虽然和斯大林暂时达成妥协,但随着波兰的倒地,德苏两强成为接邻国家。从而为日后的苏德战争埋下了伏笔。

同样,正是张伯伦利用争取到的时间,秘密进行了战备工作,奠定了日后英伦防空体系的基础,并且在对德密码破译工作上取得重大突破。

张伯伦还看穿了一点,意大利外强中干,其实是个包袱。所以英国不该绥靖意大利,相反,激怒墨索里尼,使之跳反,其实更有利于长期战局。这一点当时遭到阁僚的多数反对,可却被历史证明完全正确。

所有这一切,都将成为他留给丘吉尔新战时内阁的宝贵资产。

如果说张伯伦的战略有什么问题,问题就在于存在两个巨大的认知误区:

第一,张伯伦假定希特勒和他自己一样,都是具备足够战略理性的政治家。却万万没想到,希特勒本质上并非战略家,而是一个影帝级的战术投机分子。但张伯伦没看清希特勒,后来斯大林同样没有看清,所以才会在41年付出惨痛代价。真正很早就看清希特勒性格特征的,只有丘吉尔。在这一点上,不得不佩服丘吉尔的识人之明和希特勒的超级演技(后人因为知道了结局,而且对希特勒的印象已经定型,所以往往忘记当年希特勒的国际形象)。

第二,张伯伦高估了法国防线和新加坡要塞的防御能力。但在这个问题上,丘吉尔同样判断错误。

最后还要特别强调一点,历史并非简单的非此即彼,黑白两分。张伯伦与丘吉尔的关系同样不是抬高一个就要贬低另一个的关系。娱乐影视剧可以这样制造戏剧性,但现实恰恰非常复杂。事实上,张伯伦有张伯伦的谋略,丘吉尔有丘吉尔的雄才。关于这一点,我在《二战大牌局》中有详细分析。

我们今天重新回顾这段历史,也不是纠缠个人的公案,而是本着以史为鉴的立场,从历史中发掘组织间博弈的战略得失。否则,用简单的道德语汇盖棺定论,混淆对外宣传和对内启蒙,一味用宣传员替代研究员,反而造成宣传倒灌,本该忽悠外国吃瓜群众的说辞反而误导了自己的年轻人。损失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历史借鉴资源和战略想象力。

战争中常听到的“绥靖”、“妥协”和“纵容”三个词有什么区别

感谢信任与邀请。

绥靖政策古今中外都有。

欧洲历史上最著名的就是英法对德国的绥靖政策。

当希特勒德国试探性向莱茵区进军时,英法绥靖了。却哪里知道德国小部队接到的命令是:“如遇阻拦立即撤退。”

当希特勒德国吞并奥地利时,英法绥靖!坐观让希特勒得逞;

当希特勒要求苏德苔地区时,英法又绥靖的帮助希特勒达到了目的;

当希特勒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时,英法还是绥靖;

当希特勒德国入侵波兰时,英法宣而不战,坐观纵容;

于是迎来了希特勒德国的反噬!

中国绥靖、妥协最典型的就富裕的宋朝,“岁币政策”使得宋朝成了“肥猪王朝”。软弱、无原则的忍让,不仅是宋朝最后走向覆灭,而且给宋朝老百姓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和异族欺辱。

原则问题上的退让就是绥靖、妥协和纵容,这样只会使强盗得寸进尺,最终只能迎来更大的损失、乃至自取灭亡!

给别人挖坑就能明哲保身为何英法绥靖政策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

时至今日,人们对二战爆发的原因都有一个基本的认知,除了德、日、意三国扩张的野心外,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是人们大肆抨击的主要原因。如果说《凡尔赛合约》(以下简称“合约”)是对战败国的掠夺和不公正对待,一定会引起FXS国家的迅速崛起;如果说德意日犯下的是战争罪,那英法等国犯下的便是纵容罪。

合约的限制、国联的监督、英法的制裁,为什么在短短二十几年的光景,德国即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这其中背后的成因错综复杂,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告诉我们,它绝非偶然。

一、精明的日耳曼人另辟蹊径,隐形实力不容小觑。

什么是隐形实力?举个直观的例子:2003年的非典时期,新加坡在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上攻击北京没有专门的传染病医院,态度十分嚣张。我国随即回应:我们可以马上建一个。新加坡问:多长时间?我国回答:七天。七天后一个容纳2000张病床的传染病医院拔地而起,并且医护人员,设备全部配齐到位。从此,新加坡等国再也不敢造次。

这种实力平时看不出来,一旦到了需要的时候,国家的整体运作会迅速激发隐形实力成为现实实力。制裁下的德国隐形实力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首先,在合约签订之后,德美两国就实施了道威斯计划。于是大量的美国贷款,让其可以进行基建投资,实现经济复苏,在1923年就把经济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并且在1929年实现了翻一番。可以说该国的产能在XTL上台之前就早已恢复了。

其次,合约规定只能保留十万陆军。而这十万则全是精华,普通士兵都是按尉官培养,也就是说,想扩军只需要招足士兵训练半年,十万部队秒变成百万部队。这也就是为什么二战前德陆军只用了三年工夫就扩军到三百万的原因,而且其战斗力相当强悍。

如果说经济和军事的隐形实力,还算看得见的话,那么日耳曼人饱受屈辱的复仇心态就是更大的隐形实力。科学家、军人、产业工人们纷纷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去,人的潜能是无穷大的,更何况是一个民族的爆发力,再加上战后的军工业没有受到影响,武器研发工作一直没有停歇。以至于二战爆发时,各类新式装备和新颖战术,让世人大跌眼镜。

二、国际联盟的软弱,让FXS国家有恃无恐。

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是《和约》签订后组成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平息国际纠纷、促进国家间合作。不过其最大的问题还是缺少军队(现在的联合国部队),缺乏执行决议的强制措施,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最终导致其不能阻止国际纠纷、FXS的侵略行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德军进占莱茵区、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均未得到国联的有效惩罚。在西班牙内战爆发时,德、意直接介入倾向FXS的弗朗哥叛乱集团。英、法两国则对西班牙的援助请求不做任何有效回应,并以“中立”等名义断绝了其获取军事援助的渠道。

事实上,国联的软弱不仅存在于欧洲和地中海地区,在远东同样存在。日本在加紧扩张时,英国一直怀有同情的态度。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际联盟仅通过了一名英国人撰写的《调查报告书》,并未对日本做任何经济或其他制裁。在远东地区势力较大的英、美两国,均采取坐山观虎斗的态势,推诿责任。

国际联盟最终被联合国取代。究其原因,一是成员国只倾向于保护自己的利益,缺乏完备、客观且获得各国认可的国际法支持,仅依靠各种条例办事;二是它没有武装部队,无力阻止侵略事件。当然更为重要的还是英、法操控国际联盟,推行不制止政策,消极对待FXS扩张,使其缺少公信力。

三、列强们之间的明争暗斗,客观上起到了纵容效果。

英、法的“绥靖政策”,只是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对德军的攻势采取漠视,不制止、不抵抗策略,甚至以牺牲小国来满足其要求。然而他们之间的明争暗斗也由来已久,这些反而给了日耳曼人发展和扩张提供了必要的空间。

英国为了利益权衡,保持其在欧洲的主导地位,对法国始终有戒心。尤其是在法国武装占领鲁尔地区,英国扶德制法的意向就更加明确了,早在1935年,英德便签订了《海军协定》,允许其扩军,助纣为虐地为其扩充海军打开通道。

法国人是极端害怕日耳曼人东山再起的,他们认为确保安全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领土肢解和经济榨取,来彻底铲除外来的威胁。然而,如果做不到,就后退一步,谋求军事同盟(英法联盟)来抗衡。但每次,三心二意的英国总会先答应,而后幡然变卦。

1938年,奥地利事件中,英、法等国的不制止、不抵抗策略达到了第一个高峰。

奥地利地处欧洲中心,是XTL对外扩张的第一个目标。英国首相张伯伦公开发表言论,表示奥地利将不会获得任何大国的援助;美国则对其侵略该国的企图表示“理解”;一向最忌惮德军扩张的法国也宣称无意干涉德奥事宜。三大国的表态,相当于将这个小国送到了日耳曼人的绞刑架上。

后记

面对德军咄咄逼人的扩张态势,英、法、美等国仅仅在口头上表示抗议,并很快就承认了这一事实,并将驻奥使馆改为驻维也纳领事馆。奥地利事件,既意味着德军对外扩张的真正开始,也标志着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达到了一个小高峰。但该策略,犹如以肉喂虎,只能激发这头猛虎的胃口。

如果说列强们的称霸野心、明争暗斗,一定会带来彼此的伤害;如果这种伤害是以所谓的善意去扶持和纵容德国,去相信鳄鱼的眼泪,那结果一定是助纣为虐或是自食恶果。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二战前期,英法为什么要采取绥靖政策

二战爆发之前,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对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采取着绥靖政策,主要表现在对一种对法西斯国家侵略他国的做法姑息纵容,不加以抵制。以牺牲他国的利益为代价,向这些侵略者妥协。

纵观一战之后二战之前的国际政治局势,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推行的绥靖政策并非是偶然,它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对于英国与法国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两国国力受到重创,英国主要表现在战后经济恢复十分的缓慢;而法国则表现在政局不稳。而为了维护其在世界霸权的地位,英国与法国便逐步推行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

其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此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出现矛盾与对立。面对这种对立,英法等西方国家极力阻止苏联对世界的影响,不惜纵容一战中战败的德国。当德国法西斯势力壮大之后,英国与法国又企图将法西斯势力引至苏联,达到“以德反苏,祸水东引”的目的。

在这种姑息与纵容的绥靖政策之下,我国东北地区受到到了日本的侵略,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而在欧洲,1938年的9月,英国、法国、德国与意大利四国在慕尼黑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英国与法国为了避免战争的爆发,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将部分领土割让给了德国。

绥靖政策真实目的是什么是祸水东引吗

1933年,在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希特勒当选德国总理,积极开始扩军备战。

英、法等欧洲大国,为求“避战自保”,而对德国的侵略行径采取了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

1936年1,德日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大利加入。所以德国侵略也威胁苏联。

二战前,英、法等国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行径,采取绥靖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避战自保。

欧美会不会再次执行绥靖政策

即使欧洲想执行绥靖政策,美国也不会允许,除非欧美彻底翻脸(现在是不可能的),美国的目的就是要别的发达地方乱,好让资金流到美国去,乌克兰总统和他们的一套班子听美国人和北约的话,挑衅俄罗斯,只能是做炮灰!

二战前,英国为什么要对纳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

这有好几个原因,比较主流的有

反共产主义:

你就这么想,一战的导火索就是因为民族主义。战后,当时两个流派兴起,一个是美国主导的威尔逊体系,讲究民族自决,单一民族有独立权。另一个则是更普世的共产主义,但共产主义在英法这种工业化、资本化完成的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共产主义它是一个凌驾于单一国家之上的普世观,它是会直接侵犯到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所以当时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反苏的。

而纳粹那种极端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是绝对的死对头,英国这一方面是乐得有个纳粹德国去和共产苏联对刚。

一战打慌了:

在一战之前,英国人何曾想到过现代战争送人头效率那么高,一战死了一百万,还有两百万伤的,加起来都快占了总人口的10%了,一代青壮年男性就这么毁了。

可以说,当时各国都对现代战争的杀戮效率太害怕了,而且一战打到后来已经失去了本身的战略意义了,纯粹就是熬,看水的有生力量和资源产能先扛不住。

美国方面的因素:

一个是美国2-30年代的孤立主义让英国人觉得美国再也不想介入欧洲战争。如果这样的话,那英国就失去了相当大的助力,而且当时德国的人口8000万,英国才4000万,一战后的出生人口也比德国少(二战适龄)。

二个是一战之后西方普遍认同美国威尔逊体系,讲究民族自决。而德国在二战前夕吞并奥地利,捷克苏台德地区按理来说都是民族自决的,英国人插手的理由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