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死不悟》的典故,成语典故《至死不悟》的由来与内涵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7 11:11:45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至死不悟”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到死也不醒悟。这个成语出自多个文献,但最著名的出处是《抱朴子·道意》。葛洪在《抱朴子·道意》中写道:“求乞福愿,冀其必得,至死不悟,不亦哀哉?”。

另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出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三戒·临江之麋》。故事讲述了一个临江地区的猎人捕获了一只小麋鹿,并将其带回家中喂养。猎人家里养了几条狗,这些狗虽然对麋鹿垂涎三尺,但在猎人的训练下,它们和小麋鹿相处得很好。小麋鹿因此把狗当作自己的朋友。三年后,麋鹿走出家门,遇到外面的野狗,野狗见到它后,喜且怒,共同将其杀死并吃掉。麋鹿到死也没有意识到外面的狗与家中的狗不同,因此“至死不悟”。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固执己见、不思悔改的人,含有贬义。例如,宋代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五柳先生下》中提到:“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不知者疲精力,至死不悟。”。

成语典故《至死不悟》的由来与内涵

成语“至死不悟”源于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临江之麋》,这个成语用以形容一个人固执己见,直至生命终结仍不醒悟,是一种贬义的表达。

成语典故的背景故事

在《临江之麋》中,柳宗元讲述了一个关于麋鹿的故事。故事中,一只被人类捕获并饲养的麋鹿,在三年后终于长大,它对人类养狗的行为产生了误解,以为这些狗如同它所熟悉的同类一样,是友好的。于是,它大胆地走出家门,与路边的狗嬉戏。这些狗并非如麋鹿所想的那样友好,它们将麋鹿视为食物,一拥而上,将麋鹿咬死。麋鹿至死都不明白自己为何会被杀害。

成语的寓意与情感色彩

成语“至死不悟”寓意着一个人固执己见,无法接受现实,甚至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无法醒悟。这种固执不仅是对自己错误的坚持,也是对他人善意劝告的忽视。因此,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用来批评那些固执己见、不知悔改的人。

成语的演变与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至死不悟”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应用。在文学作品中,它常被用来描绘那些顽固不化的人物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它则被用来批评那些固执己见、不愿接受新事物的人。例如,在描述某些犯罪分子屡教不改时,人们常用“至死不悟”来形容他们的顽固态度。

成语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至死不悟”的近义词有“执迷不悟”、“至死不渝”和“死心塌地”,这些词语都带有固执己见的意味。而它的反义词则有“见风使舵”、“随风转舵”和“随波逐流”,这些词语则表示一个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不固执己见。

成语的语法用法与注意事项

在语法上,“至死不悟”是一个偏正式成语,通常用作谓语或定语。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应避免将其读作“bì”,正确的读音是“zhì”。此外,由于“至死不悟”是一个贬义词,因此在表达时应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成语“至死不悟”源于柳宗元的《临江之麋》,用以形容一个人固执己见,直至生命终结仍不醒悟。这个成语具有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情感色彩,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和现实生活中。了解这个成语的由来、寓意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