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疲于奔命》的典故,疲于奔命的由来与演变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02:04:37 浏览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疲于奔命》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成公二年》。

典故的大致内容是:春秋时期,晋国和齐国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晋国的大将韩厥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表现出色。他因为长时间奔波劳累,身体疲惫不堪,最终被齐国的士兵俘虏。晋国的国君晋景公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痛心,他感叹道:“韩厥真是疲于奔命啊!”从此,人们就用“疲于奔命”来形容人因忙碌而疲惫不堪的状态。

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人们为了生活、工作或其他原因而忙碌奔波,身心俱疲的状态。它也常用来形容国家或组织因为各种原因而陷入困境,不得不疲于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疲于奔命的由来与演变

“疲于奔命”这一成语,源自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最早见于《左传·成公七年》。成语中的“疲”指的是疲乏、劳累,“奔命”则是指奉命奔走。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人们忙于应付各种事务,导致身心俱疲的状态。

成语典故的背景

春秋时期,楚国与晋国、郑国等国的争霸战争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的大臣们为了国家的利益,常常需要四处奔走,处理各种政务和军事事务。其中,楚国的大臣子重和子反,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

巫臣的复仇与疲于奔命

子重和子反因为个人恩怨,合伙杀害了晋国的大臣巫臣的家族,并瓜分了他们的财产和妻妾。巫臣得知此事后,决心复仇。他写信给子重和子反,表示自己将让他们“疲于奔命而死”。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巫臣带领军队四处奔波,让子重和子反疲于应付。

成语的演变与使用

巫臣的复仇故事后来被广泛传颂,成语“疲于奔命”也因此诞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从字面意思扩展到更广泛的层面,用来形容人们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忙于应付各种事务,导致身心疲惫的状态。

成语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1)一天晚上,老头子浑身上下湿淋淋地坐在炉子旁边擦干他的皮衣服的时候,他开始抱怨说他一个人一天到晚像个奴隶一样为家里疲于奔命。

(2)好诱人啊,一般学生还轮不上呢,你好意思放弃吗?于是乎,他俩昏天黑地疲于奔命,他俩怕那一对翅膀要退化了,便偷偷想试飞一回。

(3)往往为了一捞永逸,他们都疲于奔命。

(4)于是敌军处于一种恐怖气氛中,~,疲于奔命。

(5)他不想看到有人趁火打劫,卖空贝尔斯登股票,给这家已经疲于奔命的公司雪上加霜,因此决定向各大金融机构把话挑明:我希望你们别捣乱。

(6)他们常常不大考虑下边的情况,有时又朝令夕改,弄得我们做具体工作的人只好疲于奔命,费力不讨好!

(7)不甘平庸者虽然会被周围的恶俗与庸碌所不断侵扰而疲于奔命,但终归会象那棵散发着芬芳的橄榄树一样,高尚且崇高,这便是高贵与卑微的最明显区别了。

(8)政客们希望在那一个月里让我们疲于奔命,为他们和他们的朋友发财卖命。

(9)事业失败后,他为了养家糊口而身兼数职,从早到晚疲于奔命。

(10)1935年初,红军攻占了黔北重镇遵义,接着又四渡赤水,忽东忽西,让国民党军顾此失彼,疲于奔命。

成语“疲于奔命”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斗争和战争背景,也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要学会调整心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