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宣城4月12日消息(记者徐秋韵 通讯员方珊姗)春风融融,沃野复苏,又是一年春耕季。伏岭镇紧紧依托优势资源、盘活资产资源、发展小香薯特色产业,积极指导经营主体开展小香薯播种、育苗等工作,全力备战春耕春播,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为实现乡村振兴蹚路。
从“我”到“我们”
掩映在群山之中的绩溪县伏岭镇湖村一片郁郁葱葱,山洼中的田地中,满垄的高山小香薯正在播种。农场主陈玉光和妻子正在地里劳作归来,这位50多岁的汉子,曾经是一位养蜂人,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17年才回到家乡过起了务农的生活,种了120亩小香薯。2018年在伏岭镇湖村开展小香薯、蔬菜、中草药种植,经过几年摸索积累了一套完整的管理经验和种植技术,并成功进入附近批发市场,天目山小香薯等品种远销此地,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家庭农场通过务工和规模种植带动了附近38户农户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其中包含脱贫户9户,实现了家庭农场与周边农户的共赢。
“我家是住在村里中心村庄的,平时不忙的时候我就到玉光家庭农场来打零工,主要做小香薯的育苗、播种、施肥、采收等工作,每天有几十块钱的收入,感觉挺好的。”村民胡红霞高兴地说。
玉光家庭农场将原来散户及荒废的土地统一流转过来进行规模种植,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就近解决村民务工问题,带动群众一起增收致富。湖村所属的伏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村的产业发展,提前谋划布局,由镇农业农村发展中心派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到村里给农场田间管理以及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了具体讲解,确保小香薯产业丰产丰收,不断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兄弟抱团谋发展,铺就致富新路子
绿叶叶,红蔓蔓,地下有窝“红蛋蛋”。绩溪县玉正家庭农场里,村民们正在忙着翻苗,来这里务工的人员,除了本村村民外,还有周边村的村民。陈玉光的哥哥陈玉正也正是看好小香薯产业发展势头,在伏岭镇水村以每亩700元的价格流转了闲置土地种植小香薯,通过流转带动了附近近百户村民。“经过了几个地方的试种,最后在水村这一块的试验地种出来的小香薯口感是最好的,就把基地落地在水村这一块。”陈玉正介绍到,当时试种他可没少花心思,决定了种植地点后,陈玉正迅速与伏岭镇农业部门取得联系成立家庭农场,以“农场+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小香薯产业。目前,玉正家庭农场规模达到了将近80亩,发展产业致富的同时带动了全镇大量劳动力就业,附近农户因务工增收最多可达15000元。
近些年,陈玉光兄弟俩经常带着“问题”去浙江学习考察,把学到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自己的发展理念,通过不断摸索实践,他们学会了怎样经营管理农场,如何宣传产品。如今,玉光和玉正两兄弟所经营的家庭农场秧苗和小香薯销售供不应求。
搭上电商快车摇身一变成“网红”
农村电商迅猛发展,网店主开始寻找更丰富的农产品,皮薄香糯的小香薯从线下宠儿,上升为线上新宠。随着规模的扩大,种植出的小香薯产量和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兄弟俩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一方面积极与安徽凡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形成产业对接,另一方面生产出的小香薯做成香薯干畅销网络。小香薯采收的时节,玉光农场一周采收的“黄金果”高达2万多斤,他雇佣工人要按照大中小三个等级进行分拣,然后送往电商企业去销售。由于冷链仓储的建设,高山小香薯延长了保鲜时间和销售周期。由过去一般销售周期只有3个月,到现在是7个月,可以卖到来年2月份,伏岭的水土气候,种植小香薯正适合,与“土种”番薯有所不同,小香薯要趁个头还小的时候挖出食用更佳,市场售价也更高,软糯香甜的小香薯,很快成了市场上抢手的“香饽饽”。
下一步,伏岭镇将继续加大产业和种植业扶持力度,大力推动重点优势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示范带动全镇农业产业化,以产业兴旺全面促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