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 快手 短剧 何在 详解

一文详解如何在快手做好微短剧|对话于轲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3 11:31:03 浏览1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2023年4月3日刊| 总第3194期

3月31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指导,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快手主办的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首届“微短剧行业发展论坛”在成都举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冯胜勇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词。

快手副总裁陈弋弋,快手娱乐剧情业务中心负责人于轲,腾讯视频微短剧工作室负责人曹睿,优酷PGC长剧及短剧负责人刘华博等平台方代表,以及十二升肖传媒内容总负责人陆添、青岛古麦嘉禾科技有限公司内容合伙人李庆玲等创作者代表分别就微短剧创作风向、发展前景发表主题演讲。

大会圆桌环节由电视剧研究者李星文主持,芒果TV大芒计划工作室负责人陈亚飞、长信传媒集团董事长郭靖宇、恒星引力传媒创始人王一栩等影视资深从业者分别从平台和长剧创作角度对微短剧进行深入讨论。

作为首届微短剧论坛的主办方,快手出品的《胡同儿》《仁心》等优质作品在论坛中被频频提及,正如开幕致辞所评价,“微而不弱,短而不浅,以小切口讲大主题。” 在所有视频平台中,快手最早布局微短剧,也最早推动情感类型之外的多元题材破圈。打开快手的短剧页面,优质作品应接不暇,诸多爆款意味着行业产能正在快速提升。

展开全文

越来越多影视公司正在试图加码微短剧赛道。然而,在小体量里做品质、博热度,是与长剧、电影完全不同的一门新学问。为此,影视独舌对话了快手娱乐剧情业务中心负责人于轲,听他讲述微短剧的产出逻辑与制作流程,详解一部部爆款在快手是如何实现“从零到一”。

快手娱乐剧情业务中心负责人于轲

扶持新风向

影视独舌:网络视听大会被称为年度行业风向标,今年是网络视听大会第一次举办微短剧行业发展论坛,该如何看待这个信号?

于轲:微短剧备案数从去年开始爆发,单月内备案数能超过2021全年备案数量。网络视听大会这次将微短剧论坛作为重要议程之一,说明内容行业都在重点关注这一新趋势、新赛道。很多创作者和我沟通时都提到说,短剧的黄金时代将要到来了。

影视独舌:快手也是这次活动的承办方,您对活动都有哪些期待?

于轲:快手是多元内容社区,实际上每年的网络视听大会都有参加,只是每年参与的主题不同。今年了解到大会有微短剧相关议题和规划,我们就踊跃报名了。快手作为最早入局微短剧的平台,也希望能承担起行业里领头羊的角色,带领大家往前多迈一步。

影视独舌:快手微短剧如今是何种生态?可以再和我们回顾一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吗?

于轲:2019年我们关注到用户对剧情类短视频兴趣极高,这类账号完播率高、涨粉快,我们为这类内容尝试开辟了小剧场,聚合创作者进行流量与变现的扶持,这个过程中,有些创作生产逐渐从剧情片段发展成完整、连续的短剧,比如古风类的头部账号@御儿古风。

剧情类内容生态规模越来越壮大,2020年底我们正式提出“短剧”的概念与扶持政策,叫“快手星芒计划”,基于快手的流量算法推出分账模式,通过资金和流量实现优质供给良性循环。2021年,“快手星芒计划”形成平台厂牌,更名“快手星芒短剧”,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整个微短剧行业的平均水准有了大幅提升,质感、价值观导向相比之前都上了一个台阶。

直到2022年,微短剧备案数暴涨。仅2022一年,快手站内星芒短剧播放量破亿的项目就超过100个,而截至2022年12月,星芒短剧的总播放则超过500亿,日活用户到了2.6亿。越来越多短视频从业者以外的公司入局这一赛道,今年快手对内容供给方会开放更多端口,对影视公司会更加友好。

影视独舌:现在长、短视频平台都在大力发展微短剧,您认为快手最大的优势在哪里?

于轲:短视频离用户更近,片方在快手做微短剧能快速从TO B向TO C转变。用户对作品即时的态度和反应,都能启发创作者找到迭代和创新的方向。微短剧要直面用户需求,快手在用户规模和黏性程度上,目前在全网是十分有优势的。

另一方面,快手也是最早开拓甜宠以外多样题材的平台,家庭伦理、现实职业等微短剧品类都有成熟代表作,不擅长创新的创作者用心观察、揣摩也能找到方向。

影视独舌:目前在快手星芒短剧赚到了钱的团队,主要有哪几类?哪些团队基因对于做好快手星芒短剧会有帮助?

于轲:快手目前很多短剧制作公司纯靠分账就可以盈利,有些创作团队做短剧之前甚至没有影视经验,比如冬漫社之前就是策划型漫画公司。

想做好微短剧,团队里一定要有新生代。我们很多导演、编剧都是刚毕业的95后、00后。网生一代的年轻人往往能Get到用户“爽点”,知道如何满足用户的观看诉求。微短剧的核心用户是女性。比如我们的导演知竹,一个95后小姑娘,她是网文资深爱好者,也非常了解女性情感剧的观众心理。

影视独舌:许多传统影视公司以故事见长,对短视频生态比较陌生,快手为新片方会提供哪些支持?

于轲:我们对于所有的创作者都会给予内容创作指导。项目过会后会有立项通知给到创作团队,对方确认后,我们制片人就会深入到项目组里和创作方一同调整、全程参与。

S/A/B各级项目我们觉得好的,都会进组,哪怕评级不太靠前的项目我们也会在线监工。后期运营宣发,对影视公司有专门的流量扶持。但是这里面大家都会有试错成本在,希望影视公司不要抱着“降维打击”的心态来。微短剧是需要从头学习的新事物,最好团队里能有熟悉短视频市场的人。

影视独舌:影视公司想要和快手合作需要准备到什么程度?快手是如何筛选合作短剧的?

于轲:短剧提案过会和长剧类似,不需要带样片来,但影视公司要有相对成熟的项目方案。项目拆得越细,后期我们评估项目的效率会越高。

筛选标准上,故事的任何一环都会影响评级。比如说角色梗概、故事大纲、前三集剧本,甚至情节的逻辑、钩子等等,总共筛选因素大概有二三十项。我们筛选的评审机制人效很高。项目投递全面线上,创作团队提案针对不同维度的要求按需填写表格,我们收到后很快能看到一个项目大概长什么样。

拒绝财力浪费,靠脑力“卷故事”

影视独舌:快手目前是鼓励青春励志、国韵古风、都市职场、家庭共情、时代旋律这五大题材,选择这些题材的逻辑是什么?未来快手还会重点尝试哪些新题材?

于轲:需求指向供给。快手微短剧所有政策背后都有多次校验和实验,这五大题材都是基于站内播放数据和用户需求总结、归纳,从而形成的方向。今年这五大题材方向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其他题材我们也鼓励大家探索,但不是所有题材都符合微短剧的低门槛特性。比如科幻就是大体量、高成本,我们不希望把微短剧做成高不可攀、入行门槛很高的行业。更何况,科幻受众略偏男性向,短剧用户还是以女性为主。

影视独舌:快手星芒短剧的扶持政策至今已有两年,一开始的时候扶持是对账号粉丝数有较高要求,直到去年才新增了不涉及粉丝门槛的合作模式。可以介绍一下设置达人粉丝门槛是基于哪些考虑吗?

于轲:微短剧是短视频与剧的结合,短视频的人设与账号逻辑是非常重要的,粉丝门槛的设置并不是要求号主必须多么当红,而是想看这个人和人背后的团队对短视频领域有多熟悉,以减少微短剧项目评估的试错。

影视独舌:去年星芒短剧新增的S+和激励成长P赛道主要是针对哪类创作者?

于轲:评级最高的S+赛道留给最优质内容,不设置粉丝门槛,传统影视公司与微短剧MCN都可以尝试。激励成长P同样没有达人粉丝量要求,很适合没有短视频账号的片方参与。

影视独舌:传统影视公司没有达人账号,是否只能选择“激励成长”或无粉丝门槛的“流量赛道”?您建议他们如何入局?

于轲:传统影视公司入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己铺设账号从基础开始慢慢往上做;另一种是与快手达人合作,P/A/S/S+每个赛道都可以参与。没有账号的传统影视公司,即使拿不到头部评级,我们也会给予流量和运营扶持。

影视独舌:您曾经说过平台不会去推荐达人,那如果影视公司找到了想要合作的达人,平台会帮助建联对接吗?

于轲:平台一般不会推荐达人,平台如果给片方推荐演员,很可能会让片方误读成“平台需要”从而不得不和这位达人合作。所以创作团队想和谁合作,最好自己建联对接,对不了解短视频的团队来说,这也是熟悉整个生态的过程。如果影视公司有特别想合作的达人,我们也会帮忙建联介绍,但具体怎么合作,他们自己去谈。

快手星芒短剧《东栏雪》剧照

影视独舌:演员上,除了短视频人气达人,您认为艺人参演会有帮助吗?

于轲:艺人给微短剧带来关注和流量,微短剧也能帮艺人解决在短视频生态里“做什么”的问题,王耀庆去年就和快手合作了一部微短剧。内容行业里参与方的身份越丰富,越能证明行业发展的良性势头。

影视独舌:您曾多次倡议“卷内容,不卷制作”,这是否意味着剧本是微短剧的最大核心?

于轲:这个问题,我一定要跟大家强调一下,我认为微短剧应当“品质化”而非“精品化”。

精品和品质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精品更像奢侈品,但微短剧品质升级不能靠烧钱。品质成本的增加我们倾向于给故事创作,给编剧,而不是给器材设备。短视频用户最在意的是人设和故事,至于到底拿什么设备去拍,用户并不关心。

影视独舌:“卷故事”主要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不同题材的卷法有什么不同?

于轲:卷制作靠钱,卷故事靠脑力。主线钩子强不强,人物关系够不够独特,都是提升故事吸引力的关键。

从最底层的需求来讲,无论哪种题材,最终都是要满足观众的代偿和共鸣心理。检验剧本的时候,可以从这两种心理入手。比如甜宠剧里的恋爱符不符合“我”的幻想,都市职场剧里的现实能不能唤起“我”的共情。剧本之外,拍摄上也要花心思设计。像《东栏雪》这种有一些权谋味道的古风微短剧,机位、运镜、打戏动作都很重要;《胡同儿》是京味剧,就要在置景上多花功夫,让本地人有认知,有共鸣。

影视独舌:微短剧质感提升离不开成本投入,您认为精品短剧的成本区间多少更有性价比?

于轲:目前快手微短剧制作成本不会超过百万。2分钟一集,共25到30集,对应的也就是50分钟到60分钟。2万块钱一分钟,其实已经算偏高的制作成本了,除非是用流量艺人,带来一些溢价空间,不然预算“卷”过百万很不值得。

另外,其实剧集质感也并不是靠成本堆出来的,我认为质感主要体现在一些创作巧思。比如说两个人的回眸,用一个索尼的5d2也能拍得很有感觉。氛围感不是靠器材和灯光,而是人对于这一帧的动态捕捉。这种内容的敏感性并不是靠钱能实现的。

快手星芒短剧《长公主在上》节选

影视独舌:谈到微短剧的播放形式,横竖屏和时长该如何控制?

于轲:从播放效果来看,用户对横竖屏并不敏感,但时长对完播率有影响,短视频平台微短剧单集最好不要超过三分钟。

影视独舌:微短剧宣发和长剧有哪些不同?对于类似《胡同儿》《东栏雪》这样的优质重点项目,快手在站内外会如何进行宣发和运营?

于轲:微短剧宣发不做行活,不会去全渠道堆声量,而是会针对目标用户做点性宣传,说白了还是追求性价比。比如《胡同儿》上线,我们会研究喜欢的观众常在哪些平台,然后分别去重点宣传。

影视独舌:如何看待微短剧与IP的关系?

于轲:微短剧算是IP开发的一环,我们现在和很多版权方都有合作,七猫中文网、腾讯动漫等等。我去年参加网络文学论坛的时候发现,一年大概有100多万篇网文生产,但能够影视化的千分之一都不到,微短剧其实给了一些次头部网文IP开发机会。

原创微短剧也有机会成为IP,不过这个IP不是内容,而是背后主导创意的人。比如知竹、锦超、圻夏夏,他们的行业口碑、忠实粉丝都让他们难以被替代。

微短剧的商业可能性

影视独舌:快手微短剧的分账周期是多久?分账之外快手会考虑版权剧模式吗?

于轲:快手的一部微短剧分账期是三个月,片方很快就能拿到款项。因为微短剧制作周期也就是一个半月到两个月,播出的周期基本上是一个半月左右。整个项目最多四个月就会结束。

快手微短剧基本都是独播,分账模式背后的生产逻辑和长视频平台的“自制”是一样的。我们一直觉得微短剧买版权相对低效,毕竟内容是TO C,直接给用户看,片方不需要先搞定平台再把内容拿去变现。分账模式让每部作品都有冲出来的机会,直接面对观众,大家不会觉得这件事情一劳永逸,更能激发创作者的想法和意志。

影视独舌:品牌定制短剧也是制作机构的重要收入,快手如何帮助创作者与品牌主对接?

于轲:快手微短剧的商业化链路相当成熟,这也是我们另一个优势。去年快手微短剧服务了将近40个品牌客户,包括swisse、支付宝、淘特、京东、一汽大众、东风本田等等。与快手合作的创作者只需要做好内容,商业变现这一块可以借力平台优势。

影视独舌:品牌定制短剧,会不会产生商业性与故事性的冲突?二者该如何平衡?

于轲:商业植入会给故事带来一些限制,但二者并不完全对立。快手上有很多成功的品牌定制微短剧,对品牌来说微短剧也是一块营销新阵地。比如去年冬漫社制作的《再婚》,里面通过婆媳争执把唯品会巧妙地放了进去,最终播放量也超过10亿了。如何将商业诉求与剧情深度融合,也是微短剧创作者的必修课。

快手星芒品牌定制短剧《再婚》、《破浪》、《靠近双子星》

影视独舌:相比长剧,短剧与品牌合作的优劣势都在哪些方面?

于轲:首先是目标更精准。快手微短剧受众画像更清晰,能帮品牌有效触达目标人群。其次是植入场景更丰富,商品外链等方式让交易更便捷,不像长视频以贴片广告为主,微短剧的所有广告基本都是在剧情中做软植,自然不生硬。

影视独舌:传统影视公司在电商上没有基因,这是否代表传统影视公司应该把主要目标放在分账和广告上。做号对传统影视公司来说意义大吗?

于轲:看不同公司对微短剧的战略定位。有些大体量的公司有预算和精力,当然可以将微短剧团队MCN化,培育自己的账号和达人。有些小体量公司长期专注创作,不用非得烧钱做MCN,找现有的达人合作就可以。目前和快手合作的微短剧团队,很大一部分是只做分账就盈利的,这些团队数量比例大约是网络电影的三到四倍。

影视独舌:分账与品牌定制之外,今年快手还会为短剧探索哪些新的变现方式?

于轲:目前在做的还有微短剧付费和电商。靠付费变现的微短剧和靠流量变现的微短剧,背后生产逻辑不太一样,传统影视公司一般更擅长直接靠内容变现,接下来我们也会和公司一起挖掘这块业务。

电商就是直播带货。带货是达人通过做短剧获取粉丝,再将粉丝做电商转化,收益比纯做微短剧业务更好。我刚刚提到,快手给创作者的商业化链路足够完善,再说具体一点就是,我们可以帮不熟悉带货业务的片方搞定供应链和选品团队。因为快手直播电商本身商业化非常成熟,只要你想做,我们都可以提供。

影视独舌:如今盗版横行,很多账号把微短剧做成切片来为自己引流,分发侧快手如何保护创作者版权权益?

于轲:快手是现在唯一一家在全网范围内去做原创版权保护的平台。在快手站内,任何作品切片都要有合法授权,都要挂上原作链接,否则我们的算法侧和社区审核侧就会直接把它限流,或者下架。我们对版权保护一直比较在意,会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去保护快手微短剧的创作人。因为微短剧虽然小,但它也有价值,也有知识版权。

影视独舌:微短剧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大量产能涌入,您认为这个行业的人才储备军可能会来自于哪儿?

于轲:微短剧从业者不需要在影视行业摸爬滚打很多年,只要有表达欲、创作欲,懂拍摄、懂剪辑都能参与。快手很多直播网红,非科班出身的制片、群演、摄影爱好者,都有机会在微短剧领域实现梦想。快手短剧的口号就是“拥抱每一个剧星梦”,希望大家都有机会在这个线上戏剧村讲出自己的故事。

影视独舌:您觉得短剧领域能出现《甄嬛传》这样的历久弥新的好故事吗?

于轲:现在还没到时候,但将来肯定会有的。就像网剧诞生之初,可能没人能想到会产生《狂飙》《人世间》这样国民级的优质作品。行业进一步成型,内容形态还会发生不小的变化。

如果用人的生命周期来形容微短剧,我认为这个行业还处在少年时。只要大家冷静看待,深入研究创作,不盲目跟风,微短剧必然能茁壮成长。

编后语

微短剧向“质”而行是大势所趋,更是行业必然。

快手作为行业头部平台,从最早入局,推行分账模式到多元题材扶持,始终站在行业前列,与创作者一同为好故事建立新秩序。而此次网络视听大会微短剧行业发展论坛的主办身份,也说明主管部门对快手在微短剧领域引领价值与贡献的肯定。

正如于轲在此次微短剧行业发展论坛上所表达的那样,快手之所以可以吸引这么多优质的创作团队,本质上还是因为快手想得很清楚,政策上足够的“以人为本”“注重内容”“健康持续”,能够给对内容有热爱有追求的人一个更加公平、普惠的空间。不断拓展内容变现渠道,做到平台、合作方、用户的ROI(投资回报率)都能大于1。

此次微短剧行业发展论坛,已经标志着微短剧即将从量变走向更注重文化潜能与社会价值的质变,也为行业指明了接下来一年的发力方向。期待2023年,能看到微短剧产业持续赋能更多的影视从业者,并产出更多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内容。

【文/葵涌】

家人们,请给影视独舌标星号↑↑↑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历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