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鸿章 晚清 贪官 那样 真的

晚清“大贪官”李鸿章,真的是你想的那样嘛?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2 12:49:03 浏览3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历史上有一个很受争议的人物,那便是晚清的李鸿章,

他即被国人骂为卖国贼,又是西方眼中的东方俾斯麦,而他却自称是裱糊匠。

在经过100多年岁月的洗礼,这个毁誉参半的政治家,在2023年的今天,小编愿意来浅谈一下关于他的见解。

不得不说,中国现在很多人的认知还停留在三人成虎的高度,一件事被一个人传没事情,但是一旦被多个人传,就成了既定的事实,例如一部分人认定李鸿章是卖国贼,那就会有一大片人开始跟着叫他是卖国贼。

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的嘛?难道不是一部分放弃思考的人借着现代网络的发达,乱带节奏?

最近被影视剧里的高启强安利了一本书,

《孙子兵法》中的七计:无中生有。

这是一种计策手段,是通过虚虚实实,并不是在拥有确凿证据后,拿捏实际确凿结果,而是通过”有则是其无,无则是其有“的方法,在并不是完全弄虚作假的情况下,用假想的思维,巧妙的以假乱真。

这个方法不管是在古代社会还是现在,也是经常被人用到,就像是有这么一部分人,他们在并未完全了解

李鸿章是出于什么目的,或者是处在什么环境下才做出”叛国“的事情。

在未能了解全貌,知之半解的情况下,一些人只看事情的表面,就开始极力的批判,大肆宣扬,引导一些没有自己思想的人肆意抹黑一个人。

一、“卖国贼”李鸿章

接着让我们来用批判和实事求是的角度,来解析一百多年前的李鸿章,在那个时代,老百姓最喜欢骂的并非是小日本,而最喜欢做的事情是针砭时弊,喜欢骂你“卖国贼“、”列强的走狗“。

展开全文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英国称之为的”通商战争“

,这次战役后,摆在当时已经腐朽不堪的清政府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坚持闭关锁国,直接遭到列强的抢劫和大屠杀,另外一个选择就是派出外交官承担外交责任。

一直自居为”大清上国“的清政府,却在此时找不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外交官,慈禧太后便想到了让李鸿章顶下了这个烫手山芋,谈的好就是一代功臣,谈不好就得遗臭万年,多年混迹官场的李鸿章自然是知道这个道理。

当时老百姓的思想排斥西方的一切,不管是坏的,还是有利于本国的,都会直接抵制,只要是和洋人坐下来谈了,那就是列强的走狗

,想要引进西方的先进思想和经济体制更是难上加难。

二、一个枪击,换来一个亿

甲午战争的失败,表示了一个弹丸之地也能攻占大清帝国。

在这种形势下,李鸿章就已经很清楚的明白清政府实力已经落后了,也很明白实际上清朝已经是属于”弱国无外交“的情况。

被慈禧太后点名的李鸿章,前赴日本谈判的李鸿章,面对气焰嚣张,盛气凌人的日本,向清政府勒索3亿两,还要求割让辽东半岛等地。

面对如此苛刻的条件,李鸿章迫不得已放狠话,拒绝签订条约,导致

《马关条约》

的签订一直僵持不下,随后李鸿章惨遭小日本愤青枪击,血染官服。

被枪子打到眼下的李鸿章并没有感到惊恐害怕,反而非常高兴,直接高呼:

”此血可以报国!“。

此后日本人害怕清政府不签条约,也担心八国联军认为日本剥削太狠,便把三亿两降为两亿两,

李鸿章挨了一枪子,换来一亿两

,在我们看来是很心酸的事情,而对于他而言,这桩买卖却是绝对划算的。

这次经历,也成了李鸿章卖国贼称号的开始,毕竟在很多人看来,他完全是可以拒绝签订这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先不说他去外交这个行为,是由他的顶头上司慈禧决定的。

如果他不顾全大局,直接拒绝签订条约,他不仅会被直接枪杀在日本,对清政府虎视眈眈的八国联军也不会有什么顾及国际颜面,可能会分一块大猪肉块一样的侵占割裂我们的国土,老百姓死亡数量只会是更多。

三、“东南互保”,遗臭万年的开端

很多所谓的”爱国行为“,是一些拳民们只考虑到当时的民族情感,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不考虑实际的情况,一股脑的反抗和拼死搏杀可能会带来更多的伤害,也许暂时性的退让,更适合当时的局势。

亦如同历史上的”庚子事变“,

1900年,由于列强欺人太甚,激起百姓们的愤恨,民间组织起一个团体,这就是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进行大规模的运动。

慈禧老太大概也是被洋人欺负的够狠,又看着义和团似乎也挺猛的,就发布了”跟所有列强宣战“的诏书,支持并鼓动义和团放手去干,而一向顾全大局又容易委屈求全的李鸿章明白,一个民间团体和军事实力强盛的八国联军争斗,无疑是鸡蛋碰石头,

李鸿章便用委婉的方式回电报:”此乱命也,粤不奉召“来抗旨。

事实证明李鸿章的判断是对的,”庚子事变“让满清遭到了全世界列强的围殴,俄国全面侵占东北,各国列强也争先恐后的争夺这块肥肉,最后慈禧迫于列强压力压制义和团,这不仅让清政府成为全世界的笑柄,更是让整个中国损失更加惨重。由于李鸿章的委婉抗旨,后面才有了南方各省的抱团取暖,来了个

“东南互保”

表面上看来是维护列强的卖国贼的行为,实际上是为了防止慈禧太后再次抽风,导致国家再次雪上加霜。

这也就彻底让李鸿章成了国人口中的“卖国贼”。

四、对晚清政府的告诫

和列强的交涉,看到了其他国家的实力的强大,李鸿章明白,国家只有强大了才会有话语权,随即

他一手创办淮军,推行洋务运动,建立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等发展实业经济。

在当时一个腐朽的年代,被骂为“卖国贼“的李鸿章,能有如此先进和发展的的眼光,做出一系列复国复兴的举动,也属实不易。

慈禧面对列强抱头鼠窜到了西安,还直接向全世界喊话:”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简直是丢尽了国人的脸,而李鸿章再次成了这次事件的背锅侠,授慈禧旨意,又一次的坐到了谈判桌上,多次的吐血,为减少损失跟洋人压价,最

终还是签下了遗臭万年的《辛丑条约》,彻底背负了“卖国贼”的骂名。

签下条约后李鸿章便被诊断为胃血管破裂,在病榻之上的他写下了这么一句话:

“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够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巨,薄海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内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

在生命终结的最后,他也不忘提朝廷“外修内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被誉为晚清“四大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