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孔子为什么被称为万世师表
因为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同一个问题,变换字眼出现无数多次了,蠕家信徒真是会炒作。那我偏不让出话语权,非要揭穿孔子的真面目!
孔子是蠕家的师,不是人民的师,不配作人民的师。世界上最渣的老师是孔子,最伟大的老师是毛泽东。下面我用事实来证明,如果你想反驳我的观点,也请用事实说话。
一、孔子毁了中国早期的平民教育。
子产不毁乡校之事可以证明,孔子之前有正腐创办的各级义务教育制学校,连百里奚这样的奴隶都能学知识当上宰相。
但孔子办高价培训班,开了教育产业化的先例之后,教育成了收费项目,平民再也上不起学了(旧中国的文盲率能说明一切)。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扫盲三亿多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才有了普惠人民的教育!毛泽东才是真正的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二、孔子的所作所为不配为人师表。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诗经·魏风·伐檀》的入选表明孔子似乎以白吃为耻的。但是当他的弟子樊迟请学稼,孔子回答不了,却在樊迟出去之后,痛骂:“小人哉,樊须也!“
在孔子眼里,劳动人民就是小人,不用说,经商等其它行业的更不算人,只有当官的人才算君子。让学生看的《诗经》里提倡劳动光荣,有学生真想学劳动技能了,又背后大骂学生是小人,应该只学礼义等为官之道。
说的一套,做的一套;当面不说,背后骂人,这样的人配作老师吗?
宰予昼寝本是小事,孔子不反思自己的课为什么不吸引人,反而骂人家“朽木粪土”。这样的老师合格吗?
在《论语·阳货》中,孔子提出:“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水平高低不能通过学习转换吗?那要你这样的老师干吗?
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即,告你挖一个墙角你不会挖其他三个墙角,就不在你身上浪费时间了。对于不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生,孔子是一丝耐心也没有的,不去白浪费唾沫星子。这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吗?
如果人们不把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叫伟大,因材施教就称不上伟大。因材施教不是孔子的创意。中国古代男耕女织本身就是因材施教,还没看到过哪个历史故事中的父母让男孩学针线,女孩学耕田。现在高中分科、分班,到大学分专业,个人报志愿就都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也不可能把每个人都培养成材。
三、孔子的水平不配当老师。
宰予在守丧几年的问题上把孔子的脸打肿了,孔子无话可对。宰予出去后,孔子背后又骂开了:“予之不仁也!……”
这种当面不说,背后骂人成瘾的人渣是谁称为圣人的?。
而且坚持丧期三年的新儒家有吗?爹三年娘三年,老婆三年儿三年,你这辈子只剩哭丧了!
子路让子羔去作费地的长官。孔子说:“这简直是害人子弟。”子路说:“那个地方有老百姓,有社稷,治理百姓和祭祀神灵都是学习,难道一定要读(你选的)书才算学习吗?”孔子(理屈词穷,只好)说:“所以我讨厌那种花言巧语狡辩的人。”
当代的蠕蛆们继承了孔蠕不会摆事实讲道理的基因,只会空口乱喷,或者说人家没看完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孔子说:“颜回的学问道德接近于完善了吧,可是他常常贫困。子贡不听我的教导,去做买卖,猜测行情,往往猜中了。”
最听孔子话的颜回穷困潦倒早早就死了,不听孔子安排的子贡发财了。孔子教的东西只能反着听吗?这样的老师,你怕了吗?
世道变坏,是从把孔子当师表开始的。
“天之木铎”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让上天都为之骄傲的宣扬教化的人或政教。天帝授予儒圣·孔丘的乐器。
读音:木铎(mù duó)
木铎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以木为舌的大铃,铜质。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注意;其二是比喻宣扬教化的人
出处:《周礼·天官·小宰》:“徇以木铎。”;《论语·八佾》:“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天之木铎具有着以奏响五音之乐来支配五行的力量,最大程度发挥之下,甚至能将世界的一角粉碎,然后重塑为理想中的姿态。木铎,木舌金铃。据说在夏商周时期,一些政要官员在巡视各地的时候,摇动木铎,既以宣达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
在北京师范大学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感谢邀请!
不敢说自己是北师大学生里面混得最惨的,但肯定是最惨的那波人之一,应该是没毛病的吧。五十来岁了,一事无成,还背着外债。
九十年代,有幸在北师大就读。至今还记得,那一年,自己是所在县城里面,唯一一个考入北京的孩子,也算是人生的高光时刻了。
一个人坐绿皮火车,经历20多个小时的颠簸,又坐公交,转地铁到了北师大。
初到北京,至今印象特别深的两件事:1、北京人真热情,你问个路,北京的大爷大妈,生怕你走错了,带你走几百米,给你领到公交站。
2、北师大的校门,是又小又破啊!实话实说,其实内心里面,是有些小失望的,和想象中的北京高校,差距很大。
当然,后来知道了,在北京站,北师大是设有迎新站点的,其实可以直接坐校车到学校的,只不过自己没有留意。(那时候还没有西站)
关于校门,据说是老校长发话,要把“有限的钱用在师生身上,没必要装点门面”!就是这么的有自信!
当然,现在北师大的校门,与时俱进,很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了。但还是挺怀念破破的老东门。
至于说,在北师大就读的体验,印象比较深的,有三件事:1、学校食堂是真的便宜,自己上学的时候,中午、晚上,学校都提供免费的稀粥;并且坚持一毛钱一份的素菜,不少于10个。
2、那个年代,上学是不需要花钱的,每个月还有49.5元的补助,会直接打到你的饭卡里面;记得大二下学期的时候?是涨到了79.5元了。实话实说,省着点花的话,还会略有富裕。
3、那个年代,北京人请家教,只认可北师大;以至于很多清华、北大的学生,都要冒充北师大的学生,做个家教赚点钱花。
说实在话,对于“知识就是金钱”这句话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就是个人在北师大就读大半年以后的事情。
一个小时10快,15快!真的极具震撼!
没来北京之前,一个在南方打工的表哥,说一个小时挣一块八,不管有没有活,就是熬时间,当时是非常羡慕的啊!
怎么没多久,自己上两个小时的课,就比很牛逼的表哥,熬一天赚得都多了?
当然了,那时候还是清醒的,知道不是自己怎么牛,是北师大太牛了!
可能也是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赚钱比较容易?自己也确实有点做家教的天赋?
以至于一头扎进教育培训行业,不知不觉过了这么多年?
有朋友可能会有疑问,既然教学生那么厉害,为什么会混得很惨?
不知道我能不能说,是北师大那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你的血液,以至于影响自己赚钱吗?
我能不能告诉你,北师大教给你的,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残酷的现实:这些掌握了以后,孩子也就不需要报班了!
而所有的教育培训机构,需要的都是孩子续费,恨不得从幼儿园一直续费到高中毕业!
是不是很搞笑?
只是想说,时至今日,自己依然以曾经在北师大就读为荣,尽管说混得不太好,但面临人生逆境的时候,没有逃避,没有给北师大抹黑。
可能也抹黑了吧?
九十年代的北师大毕业生,混这么惨。
容我缓过劲来,再去母校看看。
北京师范北大校徽的含义
北京师范大学校徽的含义:“铎”出现于夏商,是一种以金属为框的响器,古代用以木为舌的木铎宣布政令,后来木铎就成了教师的指谓。《论语》记载:“天下之无道也 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后人将此说法扩展,称老师为执掌木铎的人,“木铎”是以一直作为北师大的校徽标志物。“木铎金声一百年”,2002年9月8日,北京师范大学迎来百年华诞。
北大校徽的含义:
自从鲁迅先生为北大设计出那个简洁古朴的徽章,就一直沿用至今。校徽是“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虽然校徽的外在形式是确定下来了,但对其内涵的阐释又再次陷入了无尽的分歧,也就是说校徽终究还是“形定神不定“。北大官方(招生网)对校徽的解读是这样的:校徽里全是人,是为了突出“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这个解读未免生硬浅薄。鲁迅先生自己的意图似乎是这样的: “大“字的人形是大学的教员和职工,而上面的“北“字相对的两个人形,是学生,校徽表现了学校员工当为学生服务这个观点。而还有一种说法下面的“大“字是北大人,而上面的“北“字就是中华民族,校徽的象征意义就是:北大人当肩负开启民智的重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