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瑶台驾鹤忽辞别, 绵绵哀思何曾歇是什么意思
- 瑶台什么样
- 又疑瑶台镜的疑是什么意思
-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这句诗句是什么意思
- 倾冷月的所有小说
- 阆苑瑶台岁月长,一归华表好增伤这首诗算不算是西昆体
- care匙圆明园的毁灭的蓬莱瑶台的意思是什么
瑶台驾鹤忽辞别, 绵绵哀思何曾歇是什么意思
这幅是挽联,表达对逝者溘然长逝的不尽哀思。大意是驾鹤西去,撒手人寰,不尽的思念将会长久留存在追思者的心里。
瑶台什么样
瑶台是传说神仙所居住的地方,也是西天王母经常大宴诸仙之地。历史上有很多相关瑶台的诗句,如:“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瑶台休更觅,只此即神仙“。“仙宫莫非也寂寞,子夜乘风下瑶台“。……
《楚辞·离骚》中更有“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娥之佚女“的艳词丽句。瑶台也作妆台解释,明汤显祖《南柯记·御饯》:“冠裳俊雅,正瑶台镜里,凤妆浓乍”。瑶台也是一个地方名,在广州市越秀区。旧时人们还把积雪的楼台,也称作瑶台,唐·许浑《看雪》诗:“客醉瑶台曙,兵防玉塞寒”。
今人对瑶台很少有描述,所以知之者甚少,除去它有妆台和地方名、积雪的楼台作解外,多数还是被人们理解为天上神仙聚集的地方,我认为这完全是古人想象出来的,令人憧憬羡慕的绝佳仙境。正是:世间人丰釆,莫如天仙来。到处蓬莱境,梦却向瑶台。
又疑瑶台镜的疑是什么意思
又疑瑶台镜——又怀疑它是瑶台仙镜。
疑:怀疑。
这句诗出自唐朝李白的《古朗月行》。
原文: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这句诗句是什么意思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这句诗句的意思是,花的影子倒映在亭台上,一层又一层,几次呼叫童儿去扫,却怎么也扫不走。(影子怎么可能被扫走呢?)这句话,放在全诗中就很好理解的,关键是要知道,描述的是花的影子。花影宋代-苏轼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前面两句是写花影在亭台上交相辉映,童儿没办法把他扫走。后面两句是写太阳下山后花影没有了(收拾去),月亮上来后,花影又出来了(送将来)。这首诗看似在写花影,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无奈。这个花影啊,诗人拿他没办法,怎么也扫不走,而太阳和月亮却可以轻易地将他呼去换来,感叹自己想做的事,却做不了。
倾冷月的所有小说
〖东朝〗 凤影空来 (正在四月天上连载) 〖东末〗 且试天下 〖番外〗 当时年纪小 〖番外〗 桃下正年少 〖番外〗 桃花开处再相逢 〖番外〗 小雪初霁晴方好 〖番外〗 琅华原是瑶台品 〖番外〗 千秋功业寂寞身 〖皇朝〗 兰因·璧月 〖番外〗 影盗 〖番外〗 棋局 〖番外〗 殊途同归 〖番外〗 华音 〖番外〗 约定 〖皇朝〗 天霜河白(修改旧文《倾泠月》) 〖番外〗 任是无情也动人 〖番外〗 流光如电逝 〖番外〗 碧落赋 出版书籍《且试天下》《天霜河白》《兰因璧月》
阆苑瑶台岁月长,一归华表好增伤这首诗算不算是西昆体
严格来说,不算西昆体,只能算宋初西昆体的前奏。
关于西昆体,金朝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十二》:“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提到过“西昆”,全诗为: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这是一首评论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句,前两句引用了李商隐的朦胧诗《锦瑟》中的诗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原文如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后两句的意思是:诗人都喜爱李商隐的诗,风格美好,只可惜无人像郑玄作注古书那样,为他的作品作出完美注解。
诗中“西昆”指的就是李商隐的诗。李商隐的诗歌影响久远,在他去世一百多年后,宋初的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一众诗人师法李商隐,创《西昆酬唱集》,被称“西昆派”,所以后世才有人称李商隐为西昆。
西昆派诗作大抵音律谐美,词采精丽,有一定的艺术价值。然而诸多西昆体作者多是上流社会之人,诗作鲜有反映现实内容的作品,再加上他们一味模仿李商隐,有其形无其神,有一定的片面性。西昆体在宋初诗坛独领风骚四十年,后来备受北宋诗文革新人物批评,最终被“江西派“所取代。
“阆苑瑶台岁月长,一归华表好增伤”出自晚唐五代知名作家徐夤的《鹤》这首诗,全诗为:
阆苑瑶台岁月长,一归华表好增伤。新声乍警初零露,折羽闲飞几片霜。
要伴神仙归碧落,岂随龟雁住方塘。
三山顶上无人处,琼树堪巢不死乡。
徐夤的诗赋被当时文坛誉为“锦绣堆“,此首也不例外,辞藻华美,对仗工整,颇有李商隐的风骨。
从时期上看,李商隐属于晚唐,徐夤历经晚唐和五代,西昆体始于宋初,严格上来说,
徐夤的《鹤》并不属于西昆体。但徐夤的诗赋深受李商隐的影响,和西昆体又摆脱不了干系。
李商隐的诗,绣织丽字,镶嵌典故,包藏细密,意境朦胧,对诗的艺术形式发展具有重大贡献。后评者谓其诗“如百宝流苏,千丝铁网,绮密瑰妍,要非适用之具”。
而徐夤初始也擅长用华丽的辞藻描摹物象,受李商隐的影响,又不止于咏物表象,而是加入了情感的细腻体验。如这首七律《恨》:
事与时违不自由,如烧如刺寸心头。乌江项籍忍归去,雁塞李陵长系留。
燕国飞霜将破夏,汉宫纨扇岂禁秋。
须知入骨难销处,莫比人间取次愁。
全诗着力渲染恨的体验,穿插项羽乌江自刎,李陵长恨塞外的典故,进一步情调恨的难解难消。
徐夤还有一首七律《东》:
紫气天元出故关,大明先照九垓间。鳌山海上秦娥去,鲈脍江边齐掾还。
青帝郊坰平似砥,主人阶级峻如山。
蟠桃树在烟涛水,解冻风高未得攀。
诗中借用秦娥仙去等典故表达了一种心情遗憾的情绪和时不我待的感慨。本诗更是继承了李商隐的《锦瑟》意境,运用典故,渲染情感,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从现存的徐夤的诗赋作品来看,在晚唐至五代这一时期,其诗赋的成就是不可忽视的,并且有着他自己的个性特色,被后世誉为“唐赋之后劲,宋赋之先声”。
综上,徐夤的《鹤》这首诗已经有了西昆体相似的形体和魂魄,可以把它当作宋初西昆体的前奏。
care匙圆明园的毁灭的蓬莱瑶台的意思是什么
蓬莱瑶台意思为: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圆明园的毁灭》用反衬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原文: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