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三年不窥园》的典故,三年不窥园——专心苦学的典范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8 浏览5 评论0
《三年不窥园》是一个典故,出自《汉书·董仲舒传》。这个典故主要讲述了西汉时期的儒家学者董仲舒的故事。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致力于研究儒家经典,尤其是《春秋》。据《汉书》记载,董仲舒在年轻时,曾下决心三年不窥园,即三年不离开自己的...
成语
《入吾彀中》的典故,入吾彀中的典故起源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8 浏览4 评论0
《入吾彀中》的典故出自《新唐书·卷七十六·列传第一·后妃上》中的记载。该典故讲述了唐玄宗时期,一位名叫王珙的官员向唐玄宗推荐自己的女儿王丽贞,希望她能成为唐玄宗的妃子。唐玄宗对此表示赞赏,并决定亲自考察王丽贞。在考察过程中,唐玄宗发现王丽贞...
成语
《胡肥锺瘦》的典故,胡肥锺瘦——书法艺术的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8 浏览4 评论0
《胡肥锺瘦》的典故出自于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的两位著名书法家胡昭和锺繇。这个典故主要用来形容他们各自的书法风格。胡昭和锺繇都是魏晋时期的书法家,他们各有特色,胡昭的书法风格以“肥”著称,而锺繇的书法风格则以“瘦”闻名。因此,后人常用“胡肥锺瘦”...
成语
《权宜之计》的典故,权宜之计的由来与历史背景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8 浏览5 评论0
《权宜之计》的典故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为了应对北魏的强大攻势,采取了一种权宜之计,暂时放弃了对北魏的进攻,转而与东吴联合,共同对抗北魏。这种权宜之计虽然暂时放弃了对北魏的进攻,但却为蜀汉争取...
成语
《数典忘祖》的典故,数典忘祖成语典故的意思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8 浏览4 评论0
“数典忘祖”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学习古代典籍时忘记了祖先的教诲,比喻忘本或忘根。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十五年》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的是,晋国的大夫籍谈在鲁国参加宴席时,鲁国的国君问他:“为什么晋国没有贡献玉器?”籍谈回答说:“晋国从来没...
成语
《言过其实》的典故,言过其实——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8 浏览4 评论0
《言过其实》的典故出自《三国志·蜀书·马谡传》,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评价部将马谡的一句话。马谡是蜀汉名将马超的弟弟,他自幼好学,才华横溢,但缺乏实战经验。在诸葛亮北伐曹魏时,马谡自告奋勇,要求担当先锋。诸葛亮对马谡的评价是“言过其实,不...
成语
《一字师》的典故,一字之师的历史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8 浏览4 评论0
《一字师》的典故源自于唐代诗人贾岛与韩愈之间的一个故事。贾岛有一次在驴背上吟诵自己新创作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反复斟酌,拿不定主意是“推”字好还是“敲”字好。他在驴背上边吟边做推门和敲门的手势,引起了韩愈的注意。韩愈得知情况...
成语
《初出茅庐》的典故,初出茅庐——三国时期诸葛亮出山的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8 浏览4 评论0
《初出茅庐》的典故出自《三国演义》第三九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这段话描述的是诸葛亮在三国时期初出茅庐时,首次用火攻大败曹操的军队,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智慧。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比喻人刚离...
成语
《车辙马迹》的典故,车辙马迹的由来与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8 浏览5 评论0
《车辙马迹》是一个富有哲理的典故,它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则故事。这个典故描述了孔子和他的弟子颜回在周游列国时的一次对话。当时,孔子和颜回路过一个村庄,看到一条深深的车辙,车辙里满是泥泞。孔子感叹道:“这车辙真是深啊,不知有多少车马从这里经过,...
成语
《曾参杀人》的典故,曾参杀人的典故起源与寓意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8 浏览5 评论0
《曾参杀人》的典故源自《战国策·齐策三》,是一个著名的成语故事,用来比喻流言传播的厉害。故事内容如下: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以孝闻名。有一天,有一个人慌慌张张地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母正在织布,她听了后非常镇定,继续织布,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