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杳如黄鹤》的典故,成语典故《杳如黄鹤》的由来与演变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8 浏览1 评论0
《杳如黄鹤》的典故出自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孟浩然乘船东下扬州的情景。诗中“黄鹤”一语双关,既指黄鹤楼,也暗喻孟浩然此行如黄鹤般高飞远去,不知何时再相见。这句...
成语
《矮子看戏》的典故,矮子看戏的故事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8 浏览0 评论0
《矮子看戏》的典故出自《笑府》。这个典故讲述的是几个矮子一起看戏,因为个子矮,他们只能看到前面的人的背影。其中一个人看到演员的动作,就模仿起来,其他矮子也跟着模仿。当被问及他们看到什么时,他们却一无所知,只能回答:“我们只看到前面的人在做动...
成语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典故,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成语典故探源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8 浏览0 评论0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出自《孟子·离娄上》,是孟子对梁惠王说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水獭想捉鱼吃,却把鱼赶到深渊里去了;鹞鹰想捉麻雀吃,却把麻雀赶到丛林中去了。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对方那里去了。也比喻不会团结人,把关系搞好,...
成语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8 浏览0 评论0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一句成语,源自中国历史上一段著名的故事。这个典故出自西汉初期,主要讲述了楚汉相争时期,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故事。具体来说,这个成语的背景是楚汉争霸时期的一次宴会。当时,刘邦作为汉王,项羽作为楚王,两人表面上和好,实际上暗...
成语
《无下箸处》的典故,无下箸处——晋代豪奢生活的缩影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8 浏览0 评论0
《无下箸处》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篇,是东晋时期的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王导(王羲之的伯父)和谢安(东晋名臣)。当时,王导请谢安吃饭,席间王导请谢安品评一下他家的厨艺。谢安品尝了王导家的菜肴后,赞叹道:“这顿饭真是‘无下箸处’,每一...
成语
《铁杵磨针》的典故,铁杵磨针——恒心与毅力的经典象征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8 浏览0 评论0
《铁杵磨针》是一个著名的成语故事,它讲述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的一件事。这个典故寓意着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故事的大致内容是:李白小时候非常聪明,但也很调皮。一次,他在山里玩耍,看到一个老妇人在磨一根铁杵。李白感到很...
成语
《悬梁刺股》的典故,悬梁刺股——古代勤学苦读的典范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8 浏览0 评论0
《悬梁刺股》是一个中国传统的成语故事,它主要描述了古代读书人为了求学而勤奋努力的精神。这个成语由两个故事组成:“悬梁”和“刺股”。1. 悬梁:这个部分的故事发生在西汉时期,讲的是孙敬。孙敬非常热爱学习,为了保持清醒,他常常通宵达旦地读书。为...
成语
《抱头鼠窜》的典故,抱头鼠窜——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8 浏览0 评论0
“抱头鼠窜”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形容人因为害怕或惊慌失措而四处乱跑,比喻在困境中惊慌失措,狼狈不堪。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战争和狩猎活动中。在古代,当人们遇到危险或被追捕时,他们往往会采取抱头鼠窜的方式来逃避。这种行为通常发生在战争...
成语
《亡羊补牢》的典故,亡羊补牢——成语背后的智慧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8 浏览0 评论0
《亡羊补牢》的典故出自《战国策·楚策四》。故事讲述了楚国有一个农夫,他的羊圈破了个洞,他没有及时修补。结果,羊圈里的羊一只接一只地丢失了。当农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他才开始修补羊圈。修补羊圈后,农夫的羊再也没有丢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然...
成语
《吴越同舟》的典故,吴越同舟——团结互助的典范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8 浏览0 评论0
《吴越同舟》是一个中国历史典故,源自《左传·哀公十年》中的一个故事。这个典故主要讲述了吴国和越国原本是敌对的国家,但在面临共同的敌人时,两国能够暂时放下前嫌,携手合作,共同对抗敌人。这个故事体现了“同舟共济”的精神,即在面对共同的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