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表达“豁达”的诗句有哪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一陆游,《游山西村》。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一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一李白,《月下独酌》。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一白居易,《琵琶行》。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一李白,《行路难》。6,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一一刘禹锡。《浪淘沙》。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还。一一李白,《将进酒》。8,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一一罗隐,《自遣》。9人生得须尽欢意,莫使金樽空对月。一一李白,《将进洒》。10,白日放歌须纵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一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1,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防。一一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有没有表达淡定潇洒人生态度的古诗词的句子
何为潇洒的人生,肆意的抒发心中所感,或雨骤风狂,或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总之,就是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踌躇满志,自信得无比潇洒。
刘禹锡: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曹雪芹: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杜荀鹤:与君剩采江山景,裁取新诗入帝乡。
王 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王 勃: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苏 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真正懂诗的人才会懂得何为“萧瑟”!书中只有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
唐代诗人王维的哪首诗最富有禅意为什么
唐代诗人王维哪首诗最富有禅意?为什么?
个人认为,王维的作品当中,最有禅意的非《鹿柴》莫属: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在对《鹿柴》的禅意进行具体解析之前,首先通过几个小故事来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禅”。
佛经里有关“禅”的最早记载可能是灵山法会上“释迦拈花,迦叶微笑”的描述,这个描写就很有禅意。释迦牟尼为何拈花,迦叶又为何微笑,说不清、也不必说,其中的微妙尽在不言中,这就是“禅”的最初踪影。所以从根本来说,“禅”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本义。
中国佛教禅宗的创立者是慧能禅师,他继承了弘忍法师的衣钵。弘忍法师之所以将衣钵传给慧能,是因为他所作的一首偈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慧能通过这几句话表达了他对人的本性和自性的领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他曾说:“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这真如本性就是佛心啊!佛心“无念、无相、无住”,没有任何固定的想法,没有固定的形状,没有固定的位置,也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种观点也是对佛家《心经》所言“五蕴皆空”的进一步阐述。
第三个故事的主角同样是慧能禅师,地点则是在广州法性寺的讲经会上。
讲经会上,风吹幡动,一僧说是风动,另一僧说是幡动。慧能则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心动,“此言一出,全场大惊”。为什么会全场大惊?
因为无论是风动还是幡动,在佛家看来都是暂时的,是变相、幻相,这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与人无关。真正引人深思的是由此而来的争论才与人有关,是人的心动了。慧能拨开风动、幡动的迷雾,直指人心,让人顿悟。
最后一个故事,是关于青原惟信禅师对禅学观照世界的“三段论”,他说: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在青原禅师看来,禅,让自己认知得到提升,又在提升后回归,回归得几乎与原来无异,却已然不是原来。从表象到具象到本我,这便是禅的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王维这首《鹿柴》,从他的字里行间,一字一句来体悟其中的禅意: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这两句诗浅显直白,运用了反衬的写作手法。以动衬静,有、无之间深得禅宗“机锋”的精髓,在动、静之间转换自如。
空寂的山林传来人说话的声音,但是四处张望也看不到有人,人声响过之后,更显得山林寂静。是空山吗?不是!不是吗?看不到有人。是寂静吗?有人说话;喧嚣吗?人声散过,山林更寂静。这样相互对立,相互转换,就如慧能禅师所言: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我们的心在动。
诗人拨开这些表象,将思绪和目光投向那空山,投向那人语者,这便是禅意的直指本心。
反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落日的余晖照入深林,又照在青苔之上。一个“复”字,说明之前阳光也曾照到过青苔。但无论阳光照没照到,青苔就在那里,不是因为阳光照到才有的青苔,也会不因为阳光照不到而青苔就不见了。
落日映照下的光影,如同真如自体所具有的智慧,它永恒不灭,遍照四法界,心中的佛性在刹那之间被触发。诗人在这刹那之间看透了世间万相的生灭,万相为空,万相不著。
道安《安般守意经》说:“得斯寂者,举足而大千震;挥手而日月扪;疾吹而铁围飞;微嘘而须弥舞。”这种空寂是人心的真正顿悟,达到了“真如”,这是内心的真正自足、自信,得到真如的内心无比强大,一切邪妄不能改变他,达到了真如的精神的无比充盈。
我们无法针对禅意给出一个具体的定义来分析《鹿柴》,就犹如“释迦拈花,迦叶微笑”一般,一切微妙的感觉尽在不言中。所以,各人有各人的“禅”,非要给出一个框框也就失去了“无念、无相、无住、”的佛心真意。
这短短二十个字,有人看到诗中有画,有人看到画中有诗,也有人看到重重迷雾后直指本心的禅意。诗人通过有、无的转换,悟透了“复照青苔上”的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