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格物致知是谁提出来的程朱理学中的.格物致知.是谁
程朱理学中的“格物致知”是由朱熹提出来的。
朱熹对格物致知问题有相当深的研究。对于这个问题,朱熹专门写了一篇《补〈大学〉格物致知传》,提出了一个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的认识论纲要。希望能对题主和感兴趣的朋友有所参考。我是漫步世界遗产,欢迎添加关注。谢谢。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怎么理解
心外无物怎么理解?
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思想即“吾心即宇宙 ,宇宙即吾心的观点”
一.心念起生万物
习传录中有句:“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这句话的意思是,心之外没有事物,如果我心中产生一个孝顺父母的念头,那么孝顺父母便是一件事物。所以心念一起事物便生起
二.心随境转
王阳明习传录中有个著名的典故就是
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不看花时,你心中并无花的模样,你看到花时这花的颜色如此明媚,那么这花就是你想要看到它的样子,所以这朵花怎么会是心外之物?
你所见的一切都是你想看到的的,你的心觉得它美它便是美的,你心里觉得它丑它便是丑的了,所以万物唯心造。你所见的一切都是你内心的投影。
双缝实验
这就像著名的双缝实验,双缝实验是量子力学里一种演示光子或电子等等微观物体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实验.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客观的物理实验,你观察和不观察得到的结果是两种结果。你不观察,它结果就是第一种,然而你不管什么时候介入观察,它结果都是第二种。所以一件事物的呈现可不可以说就是由我们内心创造出来的呢?
三.外求无尽,唯有内观
所有的实物如果你寻找客观因素就无穷无尽,那么回到本质上来,不要向外去探寻,从自己内心寻找答案,我们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的,不需要向外去求,一切障碍你的都是你的认知,你认知一转变,问题就消失了。当你认为这个人不好的时候就心生各种疑虑,他做什么你都不顺眼的,但当你觉得一个人好,他就做什么都是对的一样。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王阳明说“心外无物”了
你眼中的世界就是你认为的样子罢了。
王阳明心学的始祖是谁你如何评价
这是我写的,对你应该有帮助。
说到心学的历史,那就得从儒家的根本问题说起了。
儒家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究竟是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儒家是提倡天人合一的,既然要提倡就得知道这人性之初是什么,然后才能对症求解。对于这个现代人看来很无聊的问题,在儒家的眼里确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人逐渐认同了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可就在这个时候,程颢向他的弟弟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人之初性本善,那么我们要如何保持这种善?程颐回答说人性本善,恶由外入,只要我们守住自己,不要被外界的恶所诱惑,就可以保持自身的本善。可程颢却摇摇头,不同意他的观点,他说:恶非在外界,而是人心所生,只要我们修好己心,便能保持自身的本善。
他们的这场辩论引发了儒学的一次大革命,直接导致了儒学的两个学派的诞生:理学和心学。
1.理学
程颐的思想被朱熹继承,史称程朱理学。认为万物皆有理,并且理在外,故提倡格物求知,格尽一切万物之理,于是可成就圣人之心。
为了更好地阐述理学的思想,朱熹甚至提出了著名的:存天理,然后去人欲。
那么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呢?
打个比方,人要喝水要吃饭,这是天理,而在有水有粥的情况下,一定要喝红牛,一定要吃山珍鲍鱼,那就是人欲了。
但看这几个字,你会觉得朱熹没毛病,讲得很好。但它除了这个意思,还有另一个,就是顺序。先存天理,然后去人欲。朱熹认为,人的自我修行是需要遵循天理的,天理是第一性的,人心是第二性,人心必须向天理看齐。
2.心学
程颢的思想被陆九渊继承。陆九渊的惊天之句——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开创了心学流派。他认为天理不在心外,人心即是天理,朱熹是手里揣着天理却满世界地去找天理,岂不荒谬?
陆九渊的思想最终被王阳明继承下来,提出了著名的“心即是理”。王阳明认为:理不在外,而在我心,天道即是心道,存天理就是去人欲,去人欲即是存天理。格尽万物之理,不如修心。
儒学自孔子到王阳明,终于实现了天人合一,王阳明也被后世誉为:最后一位圣人。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影响了不止一代人,甚至在20世纪初摧毁沙俄海上军事力量的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的腰牌上写道:一生伏首拜阳明。直到现在,心学在日本国土上的影响依然深远,而在中国本土却被逐渐忘却,令人唏嘘。
(王阳明悟道之言:圣人之道,吾心自足,向外求理于事物者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