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禅让和禅让制度是怎么衰微的
首先要明白禅让是什么意思?禅是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则是转让出自己的权利,上古时期三代之治的尧舜禹几位先贤的帝位就是通过禅让的方式承继(后来也有竹书纪年颠覆这个认知)。
禅让制的实行实际上基于当年生产力不发达,文化体系也不成熟,人类需要英明的领导人才能延续下去,而当代领袖的下一代未必是合适的领导人,于是便有了到民间寻访合适领导人的情况。而在这个时期,传承制度还没有明确的规矩,所以对于是世袭还是禅让都没有明确的规则。
而在禹之后,将帝位世袭给启,开启了夏王朝,结束了原始社会,奴隶制度和世袭制的开始。
而在之后的朝代,世袭和血脉成为了帝位传承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礼制自西周逐渐被制定出来后,贵族的行为被制定了基本的行为规则,大家都按照规则行事。从某种意义上,保证是世袭制的延续。
而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忠君爱国的思想被不断的强化,很多所谓的忠臣甚至为了血缘上的传承,而执着的坚持,也因此断送了很多王朝的延续。特别是朱程理学风行之后的时代,忠君甚至达到了愚忠的地步。
古代是世袭制,还是禅让制
禅让制、世袭制、农民起义、内部争夺是古代权力转移的方式,历史阶段不同,转移的方式不同。
在尧舜禹之前,权力转移方式是禅让制,统治者选择有德有才之人授予权力。
到了禹时,此时社会出现了暴力机构,财富出现了分化,禹的儿子启利用手里的权力获得了统治地位。从此以后,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世袭制从夏开始,一直到清朝结束,一直都是主流的权力转移方式,在由血缘关系的父子、兄弟之间传承。此时,禅让制只是个别的发生,在整个历史上数量微乎其微。
古代农民起义是权力转移的重要方式,比如,朱元璋建立的明朝,通过起义获得统治权。
内部争夺也是权力转移的一种方式,统治阶级内部发生斗争,新的统治者获得胜利取得政权。比如,三家分晋,晋国灭亡,诞生3何新国家。王莽建立新朝,取代刘氏汉朝。
在古代社会,世袭制是主流的权力转移方式,其他3种是支流,只占少数,尤其是禅让制更是微乎其微。
尧、舜的禅让具体是怎样的
毛主席诗词七律《送瘟神》第二首里有一句诗说“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诗里提到了舜尧,舜尧是两个人,尧是我国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世称为五帝之一。舜和尧一样也是我国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也是为五帝之一。不过诗词为了押韵把两个人的名字颠倒了一下,应该是尧在前,顺在后。舜是尧的接班人,俗话说好心有好报 舜凭好心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五帝之一。
尧在位几十年,兢兢业业为人民操劳,年纪大了想找一个接班人,大家推荐了舜。说舜勤劳勇敢,朴实可信,尊老爱幼,能当大任。尧就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还让自己的九个儿子都跟着舜一起工作,以便随时考察舜的为人和能力。
婚后,舜要求两个妻子上孝敬婆婆,下爱护兄弟,不能因为出身高贵而不尽媳妇和嫂子的职责。对尧的九个儿子也像对待普通人一样,一视同仁,严格要求。在舜的带领下,人人勤奋,认真工作,部落一片和谐,逐渐繁荣昌盛起来。看到舜的政绩突出,人民衷心拥护舜,尧非常高兴,给了他丰厚的赏赐。
舜的母亲是后母,弟弟是后母所生,平日里后母就不讲理,弟弟则贪得无厌,心术不正。看到舜受到首领这么多赏赐,嫉妒心起,母子二人合伙想害死舜,把家产据为己有。他们叫舜去修漏雨的房子,然后偷偷抽走梯子放火,要烧死舜。危急之时舜用娥皇和女英送给他的两个大斗笠当降落伞,跳下房屋幸免于难。母子俩又叫舜去打井,走之前,娥皇女英给了舜两把斧头,并叮嘱舜要小心。果然,弟弟母子俩要把舜埋在井里,舜用斧头凿通旁边的一口井再次脱险。舜回到家中弟弟羞愧难当,舜没有责怪弟弟,还和以前一样爱护弟弟,孝敬母亲。
经过考察,尧看到舜人品出众,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始让舜帮助处理政事。这期间,舜把什么事请都处理的井井有条,深受各部落首领和大家的爱戴。尧看时机成熟,就把最高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这种方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古代朝代更迭多以“禅让”的方式实现
禅让(拼音:shàn ràng)是指统治者把部落首领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唐尧传位给虞舜,同时传了允执厥中四个字;虞舜传位给大禹,同时传了尧舜十六字心传(简称中华心法),成为五千年治国的国家哲学。
随着秦汉封建制度的建立,历史上“家天下”的王朝政权,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从王莽开始,政权的更替除了贵族革命和平民革命之外,又有了禅让这一方式,史书上一般是称作篡夺。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政权的更替就采用了这一方式。
01
禅让制度
作为上古时代一种政权更替制度,禅让制度向来为儒家思想的倡导者津津乐道,极力推崇的制度。但由于没有足够的历史证据作为印证,向来争议很大。具体的实践者,最早是西汉末年,王莽的新朝代汉。之后就是曹丕代汉称帝,此时曹丕说了一句“我终于知道禅让是咋回事啦”。在之后的三百多年的时间里,连续的政权禅让使这一制度为世人所尽知,也打碎啦人们对这种乌托邦式的政权更迭所给予的幻想。
02
魏晋南北朝的禅让
通常情况下,如果禅让是把权力让给异姓,这会导致政权的更迭,一般称为“外禅”;而让位给同姓血亲,则称为“内禅”,让位者被尊称“太上皇”,不导致朝代更替。比如“玄武门之变”后的李渊禅让帝位给儿子李世民。
从“玄武门之变”就看出禅让所带有的血腥味。也就很容易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禅让是咋回事啦。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中央集权统治完全丧失,地方割据诸侯自行其政。当诸侯王或者权臣,带兵将领有了一定的实力就不甘心再做臣子,连“挟天子以令诸侯”都懒得去做,直接就是取而代之。方式就是掩人耳目的禅让形式。
曹魏如此,司马氏如此,南北朝如此。更有意思的隋朝代北周亦如此。
这是特殊历史时期特有的政权更替方式,是社会混乱的集中体现。
我国古圣先贤的“禅让制”记载是一场历史骗局吗
非也!非也!
事物最怕有偏见,不能顺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来分析事物。其实道理很简单,水聚的多了,自然成潭,水往低处流,自然成溪,小溪汇聚而成小河,小河汇拢而成江湖水泊,水泊溢满而顺江河而下,汇聚成大海,大海广阔无垠,而纳百川!
万事万物皆是此理。
不说有无禅让制,是否是骗局,而看禅让制是否推动事物向前发展,还是阻碍事物前进!
禅让制在人文初期有选贤进能作用,引导事物前进,它就是正确的。后来社会发展,需要集中起来,用收集众贤,专而为一,统一思想,集中力量,来办大事,专制又是对的,两者相互辅助,而非相背,因此当今我们要择善而从,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