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孩子真的不能打骂吗
- 孩子为什么写不好字
- 为什么儿童不适合学打乒乓球
- 儿童使用手机是好事坏事
- 用说文解字教孩子认字,遇到儿童不宜的解释怎么办
- 王者荣耀里面因为“少儿不宜”而被官方删掉的英雄台词有哪些呢
- 孩子做错了事,老是不改,要不要打,为什么
孩子真的不能打骂吗
适当的打骂是正常的教育办法。
绝对的不打骂,应该是很少很少,哈哈,那教育的水平已经是高级教师,高年龄教师,十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完全佛系化的修炼和性格,这样的人都少数,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在孩子能承受的范围也是常事,而对于孩子来说,这世界永远有个二八定律,聪明,懂事,守纪律的孩子十个里面只有两个,更多都是普通的孩子,懒惰的孩子,散慢的孩子,调皮的孩子。
一般十一岁前可以一些体罚教育,这个年龄孩子的思想比较单纯,不容易记仇,需求与欲望也较低,心理承受力也强,一顿好吃,几句表扬,一个玩具,一场电影,都能缓解他们的被打骂后的伤痛,如果是长大后,他们的思想开始成熟,被打骂那可是会记仇的,也会有自己的处理办法,或是心理承受不了打击。
过分的打骂教育会使人内分泌失调,中医也有恐伤肾的说法。
这个视频头条网络也能搜索。内分泌失调也是因为恐惧而引起的病因之一。
就我本人来说,也有遇到关于培训学生打不打人的问题,在我们这个行业,习练武术是很苦的事情,偶而打人也属于正常的行为,只要不过份,一般家长都可以理解,训练苦,如果没有外来的压力,特别是小朋友,没有一些凶相,没有小鞭子还真进步缓慢。所以专业的武术队或多或少都会打人。
我一般是用下面的理论解释为什么少打人。练武的人给别人的感觉是很能打,力量很大,用生物力学解释原理就是;
肌肉生理横断面积、神经调节功能的改善、杠杆(骨)的效率、肌纤维的组成。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增大;肌内生理横断面增大是由于肌纤维增粗成的,包括肌凝蛋白质量增加,肌肉毛细胞管网增多,肌肉结缔组织增厚,肌糖元增加等,并伴随脂肪减少。
2.神经调节的改善;神经调节的改善包括.
Ⅰ、动员参加活动的肌纤维数量增多。
Ⅱ、改善主动肌和协同肌、对抗肌、支持肌(固定肌)的相应协调关系,对抗肌放松能是影响力量的重要因素。
Ⅲ、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强度和灵活性的改善能增大力量
······
我用来不打孩子的解释就是,神经的调节能提高学习,写字,或是背书的效率,如果用打的办法也是可以,但是对于人的心理伤害,内分泌失调,是非常不利的,也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和积极性。如果用鼓励的办法,更正面的的办法,是会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经常的比喻就是,做同样一件事,如果给你两百元钱,表扬你特别棒,那么你会用最快的办法跑到楼顶,同样我放一条狗咬屁股,也会 最快跑到楼顶,但是这两种办法对于人的情感,对于人的机能所产生的效果完全不同。
孩子为什么写不好字
谢谢邀请,我来说一说我的经验吧。也是我的一个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我的老大在三岁时读的幼儿园。当时那个幼儿园在孩子读到中班的时候就要求孩子开始练习一些简单的字。这个时候我要照顾另外两个孩子,所以就没有时间去陪伴她他。当时也认为小孩子这么小可以随便任由他自由发挥,自由乱画。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我的没有管束,加上幼儿园过早的要求孩子写字。导致后来他读小学后,字写得非常差。
我的老二他读幼儿园比较晚,四岁开始上的幼儿园。他就读的这个幼儿园,学校要求不允许练习写字,只允许小孩子练习画画,到现在我都老二还在读大班,但是他从来没有写过字,前几天我觉得他快要上小学了,所以想让他提前稍微练习一下写字。在我教他练习写字的时候,他跟着书本上的字写出来的样子非常非常的相像。写的也是非常的工整。下面的图片中。前面两个是老大上小学甚至是二年级学的字,后面是老二,最近几天写的字。可以很明显的对比出来结果。
所以我觉得原因在于
第一,在他那些写字的时候我没有去教他陪她约束他。
第二,幼儿园过早的要求孩子写字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为什么儿童不适合学打乒乓球
为什么儿童不适合学打乒乓球?说起这个问题,大部分人都会觉得适合学打乒乓球,那么题主为什么还有提这类问题呢?我觉得如果要整明白达到不争吵、不抬杠、不互怼的效果,我认为不得不首先把儿童这个概念的年龄段划分出来要加以深刻阐述。
第一种划分,从出生到十七八岁都属儿童期,然后再根据儿童心理发展表现特点,再细分为,乳儿期《从出生到1岁》,婴儿期《1岁到3岁》,学前期或幼儿期《3岁到6岁》,学龄初期《6岁到12岁》,学龄中期或少年期《12岁到15岁》。从这种划分来看,题主提的问题很明显不切合实际,从各大世界冠军、国乒各大满贯得主训练起始年龄表,足以推翻题主提问。
张继科,5岁开始训练
马龙,5岁开始训练
许昕,5岁开始训练
丁宁,6岁开始训练
刘诗雯,5岁开始训练
孙颖莎,6岁开始训练
从以上数据分析,如果您是希望您的孩子能够在此专业上达到一定的高度,那么最好从5岁/6岁起步,起码起跑线不能输。另外由于男孩子与女孩儿相比较,力量或身体素质上的不同,男孩一般是5岁起开始接受乒乓球系统训练为宜。女孩儿一般是6岁,比男孩子晚一年。
如果仅仅是希望让孩子从小有个特产爱好,有个健康身体、促进身体发育,那么六岁,七岁,八岁均可,看你本人家庭情况而定。
第二种划分,婴儿期《出生到1周》 ,幼儿期《1岁到3岁》 ,学龄前期《3岁到6、7岁》,学龄期《6、7岁到15周》。学龄期的开始年龄在6周。
之所以题主提问此问题,我认为题主对儿童阶段划分意识上模糊不清。潜意识把儿童期归结为6周之前学龄期。然后从题主认为儿童期(学龄期6周前)是否适合学习乒乓球的问题来延伸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1、6周前,年龄小,身材矮,骨骼发育尚不完全,过早训练可能造成发育不协调。
2、乒乓球台高约0.76米,手臂、身材难以够到球台,枯燥的训练,手臂、手腕极易疲劳。
3、理解能力欠缺,对一些动作要领难以执行,很难形成肌肉记忆。
总之,乒乓球作为国球是一项集健身、竞技、娱乐于一身的体育运动,从5周、6周起始接触训练为易,慢慢培养孩子兴趣不断增强孩子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以后无论成绩如何、无论成就多大,都会从中受益。
儿童使用手机是好事坏事
儿童过早的使用手机当然不好,第一,对眼睛不好,第二,影响学习成绩。第三,不善于动脑子影响智理开发,第四就是手写字练不好。最好儿童不宜过早使用手机。
用说文解字教孩子认字,遇到儿童不宜的解释怎么办
我觉得不用解释,识字不一定非要用《说文解字》来解释这些字,有时候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语言,比用字典要好。
况且小孩识字是老师,家长在教,碰见有些少儿不宜的字只理解语境就可以了,干嘛非要解释字的渊源,小孩子不能做出选择,家长还能做不出选择,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家长是有责任进行过滤的。比如“割”。
剝也。蒙剝之弟二義互訓。割謂殘破之。釋言曰。葢割裂也。尚書多假借割爲害。古二字音同也。釋言舍人本葢作害。明害與割同也。鄭注緇衣曰。割之言葢也。明葢與割同也。从刀。害聲。古?切。十五部。按古字亦從匄聲。故宋次道,王仲至家所傳古文尚書曰?申勸寧王之德
白话文解释是:活体剥皮。
你说这玩意真用不着给孩子解释,还不如给孩子拿个土豆用小刀割一下,让孩子记忆更深刻。
小孩子识文习字的方式从语境中培养比较好,不去过多纠结单字的解释,等他成年了,如果感兴趣,可以自己去研究。
字组词,词组句,准确传递信息的还是句子,归根结底,识字是为了语言服务的,是为了准确传递信息的。
对于抽象的文字,小孩子学习起来本身是非常枯燥的,人类对于图形的记忆能力要远大于对抽象字符的记忆能力,而简体字到今天,与篆体已经相差甚远了,用《说文解字》来解释,大人理解渊源都是挺困难的一件事,何况是小孩子。
而且《说文解字》解释字的渊源可以,但是解释当今语境就不一定能胜任了。
比如“囧”字!
王者荣耀里面因为“少儿不宜”而被官方删掉的英雄台词有哪些呢
其实大部分还是没有删掉哦,部分做了整改,芃叔能记住以下五个,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貂蝉
记得貂蝉以前会说一句“子龙哥哥”,也不知道她为什么喊子龙哥哥,现在这一句应该是删了,反正系统内没找到。
另外一句是“非……非礼啊”,意思也挺深奥的。
吕布
接着就是被绿的吕布,呸!帅气的吕布。
“我的貂蝉在哪里?”一句话形容了他的欲望。
孙尚香
以前的语音应该是“来一发吗?满足你!”,现在改成了“来发子弹吗?满足你!”
限制级由16提升到18。
妲己
“羁绊是什么意思?”
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是什么意思呢?咱也不敢问!
程咬金
“一个字:干!”“三个字:统统推倒!”
这两句深意也是十足呀。
其实王者荣耀里的台词。限制级还好啦,关键就是看玩家们怎么浮想联翩的喽,关于这些台词你们是怎么想的呢?还有什么“少儿不宜”的台词吗?欢迎评论区探讨
孩子做错了事,老是不改,要不要打,为什么
对于孩子做错了事,老是不改,我建议家长先不要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问题:一、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思维特点。二、了解孩子老做错事背后的真实原因。三、根据年龄特点和具体事件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讲一个真实案例:
隔壁老王是某单位的部门领导,精明能干、待人谦和,唯独对自家的14岁的儿子毛毛头疼不已。
每次见到儿子,都跟炸了毛的狮子一样,简直判若两人。
在毛毛小的时候,只要做错事,老王就训斥;在孩子越长越大时,老王的吼叫不管用了,就开始上手。因为他信奉“棍棒教育”。
结果呢,在孩子12岁时,父子俩就经常上演“拳击大赛”,大都是一方失败,另一方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有句古话:棍棒底下出孝子。
棍棒教育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成效,却会给孩子留下长久的阴影。
一、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思维特点
人之初,性本善。没有哪个孩子生下来就调皮捣蛋。
还记得,我们对刚生下来的宝宝的印象吗?可爱、好玩,肉肉的额,想摸又不敢摸。就算他从早到晚扯着嗓子哇哇直哭,我们也不会说孩子调皮,只会说孩子是不是不舒服了,得找个医生问问。
现在呢,孩子做错事情了,我们每次以我们的标准来认定他老是不改,就想动手。有没有考虑到孩子为什么不改,是不是心里不舒服,是不是得请教专业人士。
很多人在孩子3岁之前甚至6岁以前做错事的时候,都认为孩子小,不用理他,大了就好。熊孩子就是这样被熊家长养成的。孩子小,真的什么都不懂吗?
几十天的宝宝吃奶粉时,被热的奶粉烫过一次,下次在喝时,就会用嘴巴不停的试。反复几次,直到喝到嘴巴里的奶粉不烫时,才会咕噜咕噜快速吃奶粉。
下面我简述下2-3岁孩子的特点:
思维特点:想象和现实易混淆;把身边的万物都看作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属于直觉行动思维,只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
行为特点:不会拿勺子、拿茶杯,但是不愿意接受帮助;喜欢玩玩具,但是不会收拾;不会物品归位等。
二、了解孩子老做错事背后的真实原因
晚上吃饭时,4岁的苗苗将妈妈盛给自己的鱼汤,全部倒给了君子兰。
妈妈一看,辛苦熬了一下午的汤白费了,养了几年的君子兰死了,瞬间火冒三丈,将苗苗痛打了一顿。然后打电话,将苗苗奶奶叫回来了,这么调皮的孩子实在是让人生气,计划送到奶奶家住一段。
这是苗苗一周内浇死的第四盆花了。
在奶奶的安抚下,苗苗哭着说出了背后的原因:“她浇的都是妈妈最喜欢的花草。听妈妈说鱼汤有营养,她想让它们增加点营养,让它们长的快一点,妈妈也会更开心。”
其实孩子在被打第四次后,也没弄明白“妈妈为什么打她”。
听了孩子的话,苗苗妈瞬间抱着孩子,非常自责的哭了起来。
通过这个小事例,大家还觉得孩子只是调皮吗?真的只是屡教不改吗?错在哪呢?
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美】珍妮·艾里姆
万幸的是,妈妈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马上和孩子道了歉。随后在教育孩子当中,妈妈肯定不会依个人想法认定孩子不听话,随意打骂。这是一个觉醒了的妈妈。
三、根据年龄特点和具体事件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对于反复犯错、不知悔改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去学习他的年龄特色,然后去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最后才是采取措施。
比如:一个2岁的孩子,反复扔玩具,在你批评后,绝对是死不悔改。因为他正在度过手臂敏感期,以及通过重复扔东西判定自己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成人不仅不能阻止,还陪着孩子一起安全的扔、有趣味的扔。直至这个敏感期过去,他对这类游戏厌烦。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不可避免,作为父母,有责任帮助他明黑白、知对错。我一般会这样做:
1. 在他第一次犯错时,我会找他聊天,告诉他那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做个提醒。比如:人没有到齐,自己去抓饭。
2. 关于危险的事情,我会批评他。比如:在火炉子旁走来走去。
3. 同一件事情,反复出错,我会冷处理,让他站墙边思考。比如:多次玩水,弄湿衣服。
4. 如果出去玩时,多次没有把骑出去的车子骑回来,我会停止他骑车,或者取消他的部分权利,让他付出代价。
5. 最后才是动手打,也仅限于打屁股。
管孩子,就是教育孩子,让孩子在鼓励和批评的相互作用中,健康成长。
盯着孩子身上的“亮点”,常使用鼓励教育,会让孩子越来越听话,也越来越自信。
使用的多了,会让孩子活在“我最棒”的幻想里,不能连接现实,遇到挫折就过分自责,太脆弱而经不起风雨,没有韧性。
批评教育:在一次考试中,小明考的不好,被妈妈像唐僧念经似的批评了一个周末。下一次,他就会想,我要好好学习,一定不能让妈妈再批评我而错失了出去和小伙伴玩的机会。
他学习的动力因为反复批评而变了。这改变了我们批评他的目的。
因此,批评、惩罚不可多用,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当孩子一直朝着反方向去走,成人后,他就习惯了迎合,忘了本心。这不是教育的目的。聪明的家长,对孩子往往是鼓励多于批评。
综上所述:孩子做错了事情,打是最快速的解决办法,却治标不治本。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愿我们都能跟着孩子一起成长,做智慧父母,科学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