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如何理解中庸之道
- 如何行中庸之道
- 孔子的中庸之道,你觉得真的是不偏不倚吗
- 谁能用最通俗的方法,解释中庸之道
- “中庸”一词,到底是不是折中的意思
- 孔子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是要人做一个八面玲珑的人吗
- 中庸之道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吗为什么
- 能体现中庸之道的事例
- 你能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你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吗
- 有喜欢读孔子的吗论语中推崇的“中庸之道”应该如何在生活中实践
如何理解中庸之道
中庸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要至诚,一切都要诚以待人。
比如说大草原上来了远方客人,都给客人感觉太至诚了啊!
中华民族都是一个讲究至诚的民族,在上古时候,讲究天中而市,赶场文化,诚信待人。
比如说雷锋对中国人民那是非常的至诚,心是那么的至诚!
比如说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对毛泽东主席的心就绝对至诚!
中庸就是指用最真诚的心对最好的人。
如何行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出自儒家经典著作《中庸》,《中庸》被列入四书五经,足见其文学和思想成就和对历代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庸》原文之中,对中庸的定义如下:“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意思就是人的内心没有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称之为中。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始终用中的状态来节制情绪,就是和。
中的状态即内心不受任何情绪的影响、保持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基础)。而始终保持和的状态,不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自我控制情绪,不让情绪失控,让情绪在一个合理的度里变化),则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这也是古人把中庸解释为不偏不倚的出处。但这仅仅是后人诠释中庸之道的一个方面,古人言“圣人不动情”即内心不发生喜怒哀乐的情绪,始终是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此为中的状态。动情时,也始终用平静安宁祥和的内心来控制情绪,不被情绪所牵引和左右,此即“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的修行目标和修行标准。
所以中庸之道的释义: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这其实是不全面的,中庸之道至少包含待人、做事和处世三个方面的态度。不卑不亢、分寸适宜的待人态度,不疾不徐、稳扎稳打的做事态度也是其固有的内涵。
中庸之道的理论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和“阴阳五行”,人立于天地之间,土居中,金木水火分列于四方 ,守中守正才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这是中庸的起源,后来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 , 大都从《 孟子 》的“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故此,把中庸之道纯粹归为唯心学说是不科学的,它的本源是在唯物的基础之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既是中国古代哲学观点论,也是方法论,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
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
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理论境界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的精髓——“诚”
以诚待人则无人不信:
君子以诚待人即为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真诚满德的刘备待人之诚,无不被后人赞誉。 他求贤若渴 ,对人才诚心诚意 ,故不顾奔波之苦,三顾茅庐 ,诸葛亮感于刘备之诚,于是决意出山辅佐刘备,从而使刘备能在后期成功入蜀,稳定战局,与吴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以诚待人是一种品德,从而能感化他人,心想事成。
以诚处事则无事不克:
中庸言之:“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说的是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是天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是教育;真诚也就会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也就会做到真诚。用真诚的心去学习和做事,就能修心立人,真诚是最好的处事态度 。切记 :以诚处事。
以诚立业则无业不兴:
中庸有言:“诚则形、行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其大意说的就是:人做到了真诚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逐渐显著,显著了就会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就会感动他人,感动他人就会引起转变,引起转变就能化育万物。只
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化育万物,使万业俱兴。切记:以诚立业。
“诚者自成也”, 有真诚的信念去修善自身 ,完善自己 , 待人接物处事满怀真诚 , 中庸之道 谈“诚”如此,而你又何不为?真诚,从“心”开始。
所以中庸之道现实的借鉴意义更在于诚信的制度体系的构建和营造,诚信社会、诚信国家、诚信政府、诚信组织、诚信企业和诚信个人的营造并把诚信贯穿到各行各业、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极为推崇中庸之道,孔子曾赞叹:“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把“中庸”视为人生至高的品德,作为一个有道德有境界的人,君子应当努力去追求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中庸之道。
虽然中庸之道这个词是孔子所说,但是中庸之道的精神内涵,并非来自于孔子,而是来自于更古老的典籍,来自于中国古代圣贤的人生智慧,它是我们华夏先祖的人生经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人奉行中庸之道,似乎是中国人的人生宿命和最佳选择。
尧说,“允执其中”,舜奉行“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原则。这里面都说到了中,这个“中”,不仅是一种道德境界,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与人生智慧。就是一种理性的、现实的、不迷狂的状态。
人生的最高智慧就是把握住该把握的,没有必要没有希望的就不要去孜孜以求了,这就是中。“庸”是普通,平平常常。不偏不倚而又平平常常,是说人生行事,应该把握一个“度”,既不过分,也无不及,不好高骛远,平常人平常心。东汉的郑玄认为,“中”指“中和”,“庸”即“用”,“中庸”就是“中和之为用”,不偏激,不走极端,不浮躁冒进,以中为贵,以和为美,和和美美,这就是心平气和的人生,这就是心平气和的世界。其实这两种解释产差不多。都是讲要中,要和。因为中国文化历来是以中和为美的。
那么,中庸之道到底是不是和稀泥或做好好先生呢?其实这都是我们误解了中的真正意思。 “中”,不是几何学上的中点,也不是代数学上的平均值,更不是好好先生抹稀泥搞折中,而是指适中,适度,简而言之,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比如一种社会改革,也要遵循循序渐进适度推进的改革。不改革,社会无法进步,狂飙突进的改革,又有可能适得其反。
所以,不管是社会治理,还是人生行事,都要遵循中庸之道。朱熹说的很好:“如当盛夏极暑时,须用饮冷,就凉处,衣葛,挥扇,此便是中,便是平常。当隆冬盛寒时,须用饮汤,就密室,重裘,拥火,此便是中,便是平常。若极暑时重裘拥火,盛寒时衣葛挥扇,便是怪异,便是失其中矣。”总之,面对现实社会与人生种种问题,不苟安,不浮躁,既要埋头苦干,又要有诗与远方。不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而是把握好分寸,审时度势,进退有度,这就是“中庸之道”的要义。
所以,人生的大智慧就在于,掌握好火候,进退有度,就在于平平常常就是真。这就是中庸之道的人生大智慧!
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在待人做事处世上要掌握好分寸,把握好人生的度,有时候要真正践行中庸之道觉得不怎样容易,其实中庸之道本身就给了你正确的答案: 保持真实的自我,诚实做人,真诚待人,诚信处事,从我做起,这样诚信社会才能真正逐步营造起来。
孔子的中庸之道,你觉得真的是不偏不倚吗
在中国古代人文思想中,处事方法首推孔子倡导的中庸思想。这种思想深深积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为人处事原则。
据考证,“中”和“庸”的观念早在孔子之前就有了,而“中庸”合称,成为一个基本范畴则始于孔子。“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中庸是最高的品德修养和认识原则;二是说中庸的起源很早,中断已久,在当时已经很罕见了。由于知识水平有限,我还未能对儒家的中庸思想有全面系统的理解,将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我的认识。
一、 何谓中庸?
古语中,所谓中有中正、中和两层意思。所谓庸,即是用、即是常,就是规律。汉代郑玄在其《礼记·中庸注》中指出:“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者,用也。”到了宋代,理学大师程颢和程颐兄弟则进一步指出:“不偏之谓之中,不易之谓庸。”“庸者,天下之定理。”(《二程集·遗书》卷第七)这里所讲的“不易”,明显暗指在变动不定的自然和人生背后,存在着一个永不变更的常数,因此,中庸也就是把中和与中正当做常道加以应用的高明之道。到了南宋,朱熹更提出“以性情言之,谓之中和;以礼义言之,谓之中庸,其实一也……”,只是到了晚年,他的看法又有所改变,认为中庸体用自足,中和已包括在中庸之中。总之,“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提倡的是以诚、以宽、以礼待人;不偏听偏信,也不搞放弃原则,而要以社会的利益为重,高瞻远瞩地、全面地观察和处理问题。”(《中国传统人文思想解读》)
二、 中庸之道之“时中”
孔子认为,君子做事能够符合中庸的道理,小人的所作所为完全违背中庸的道理。原因就是“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时中章》)也就是说,君子对于中庸的理,能时时省察,做到随时而异,适中不偏。小人对于中庸的理,任性妄为,肆无忌惮。君子能用中和之道,所以说君子中庸。舜是运用中庸的能手,所以成为圣人。在此,可以把“时中”理解成“适度”,也就是事物的均衡性或者说是行为的适度性。在《论语》中记载,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如何评价另外两个弟子。孔子说,这两个人,一个太过,另一个不及。子贡又问,过比不及好一些吧?孔子回答说“过犹不及”。就是说,过与不及这两个极端的后果和失误都是一样的。只有脱去极端,以“适度” 的准则,既无“过”又无“不及”,方为中庸之道。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孔子对“过”与“不及”都加以排斥,他所倡导的中庸,应该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并且牢牢的把握了恰到好处的中正处,即坚持了“适度”的原则。那么,如何找到一个适合的“度”,做到“时中”呢?《中庸·大知章》中,有一段孔子对中庸的经典解释。孔子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孔子认为,中国古代的那些圣君明主,他们之所以得到百姓的拥戴,在于他们能够做到隐恶扬善,把握过与不及的两端,采用中庸的办法来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他把中庸视为个人修身养性的基本准则,并把它当作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要想避免两端,首先就应该把握两端,亦即“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不走极端,而取中间,使两端既互相补充,又互相制约,如果只顾一端,不顾另一端,那就成了极端主义,其结果就是过犹不及。把握两端之后,经过度量便可以找到不宽不严、不重不轻、不隆不简的中点,这个中点就是“适度”。在儒家看来,合于“度”的要求,才恰到好处,历代圣君明主和有德之人,都具备这种合于“度”的中庸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践履。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很多言论可以体现,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就是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反对只学不思和只思不学两个极端,而要把握事物之度。
三、中庸之道之“和”
《中庸》中有一段关于孔子、子路论“强”的记载:“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极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认为,南方人以“宽”或“柔”为强,北方人以果敢或“强”为强,都是有偏颇的。如果能处于二者之间,以中庸之道为核心来体现强,才是一种真正的强,才是君子之强。从这段记载,不难看出,孔子的中庸要求将几种原则或思想调和,相互补充、相互制约,这与老子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辩证法有所不同,中庸之道更加强调两者之间的制约,而非两者的转化。它包含着一种思想,即任何事物或行为都包含着两个相互对应或对立的方面,只有当这两个对应或对立的方面处于平衡状态,也就是“和”的状态时,事物或行为才属于一种最合理、最完整的境界。这种制约平衡原则在孔子“仁”和“礼”、
谁能用最通俗的方法,解释中庸之道
谢谢。
扶贫攻坚,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既不急躁蛮干,也不消极拖延;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
这一科学决策,充满着中庸智慧的哲学思想。
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这个世界虽然并不十全十美,但是我们还得降下到凡尘落脚到地球上来生活吧。中庸之道的思想丰富而透彻。
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没有条件,创造不了条件,当然就上不成了。这里“创造条件”就含有中庸之道。
大凡人们在对一个事物进行决策定夺时,都有上、中、下三种分析判断。取其上者冒进且承担危险;取其下时又浪费资源效益差迟。只有取其中,才安全保险。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或曰定势,就是对中庸之道的美妙诠释。
君子不枉不菲。君子可辩不可争。更含有丰富的中庸之道。
欲速不达,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是中庸之道。
不激进,不懈待,不守旧,不失时;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因亊而异,因时制宜。亦是中庸之道必循之核心。
无为而治,有为而作,顺天应人;存天理,灭人欲。都是对中庸之道的延伸解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顺应事物变化而变化,更是中庸之道。
那么,什么究竞什么是中庸之道呢。
中庸之道,就是顺其自然,敬畏自然;中庸之道,就是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中庸之道,就是和而不同;中庸之道,就是建立世界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理念的基础。
在中国,中庸之道已经成为国民的主流思维方式;是决策决定处理重大事项的优先选择;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采用的理事处人的方法。
“中庸”一词,到底是不是折中的意思
《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作品。
中庸精髓是“恰到好处的把握度”。
有人理解的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中立都不能准确表达中庸的含义。
中庸就是对于“度”的把握。可以左右一些,也可以偏倚一些,关键是何时偏左,何时偏右,就要看综合情况来决定,非常考量人的智慧。
《中庸》名句“中也者,天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中庸的经典思想,体现万物在一个有序的环境下按照既有规则生存的法则。一旦这个秩序被破坏了,社会就会动荡不安。这是非常高的标准。
孔子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是要人做一个八面玲珑的人吗
《周易》中讲八卦六爻,每卦的上、下卦处中为优势,每爻得正(即应在所在的爻位)为正,即得中又得正为中正。庸有平常的意义,孔子深谙《周易》,其所主張的《中庸》之道,是要人们做事要恰到好处,即不能欠也不能过,应符合自然法则和规律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中庸之道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吗为什么
谢邀。
中庸之道实质圆滑之道。
为人处事,老好人也;
政治上,不倒翁的本家。
察言观色,是其擅长;
审时夺势,是其看家本领;
保存自己,是其底线。
人,堪用;不可大用——
原则性不强,是其憋处。
能体现中庸之道的事例
你好,许衡曾经在盛夏时经过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由于行走路途遥远,天气又热)十分口渴,路上有一棵梨树,众人都争先恐后地去摘梨来吃,许衡独自端正地坐在树下,安然如常。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许衡)说:“不是自己拥有的却摘取它,不可以。”那人说:“现在时局混乱,这棵梨树没有主人了(何必介意)。”(许衡)说:“梨树没有主人,我的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别人丢失的,(即使)一丝一毫不合乎道义也不能接受。(有教养的人家的)庭院里有果树,当果子成熟掉落在地上时,(有教养的)小孩经过它,也不斜着眼看就离去。那是他家人的教化而所以像这样“
你能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你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吗
中庸之道是一种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日常生活中,这种处世态度的人比比皆是;一些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他们之所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与他们的处世之道是分不开的。他们在工作中从来不偏离自己的目标,对工作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坚守自己的主张和信念,从不人云亦云,趋炎附势,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奋进。
我有一个老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个公司的经理;他非常有才华,但从不恃才自傲,对任何人都是彬彬有礼;对自己的下级从不摆架子,谦和待人,低调沉稳,做事静中求稳从不飞扬拔扈,即使下级做错了事也不会凌厉指责,而是循循善诱,含蓄而委婉地暗示让其自然领悟。他心里明白,如果以对方有错而盛气凌人的态度斥责对方,使对方感到无地自容,是非常愚蠢的。正是他这种不偏不倚,不嗔不怒的工作态度,嬴得了广大员工的信任和爱戴,才使得企业蒸蒸日上,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
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是持之以恒的成功大道。中庸的人懂得节制,从来不会放纵自己的行为,不管处于任何情况下,始终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这样的人做事有始有终,从不气馁,审时度势,顺应自然,遇事不怨恨,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把握机缘,曲径通幽。
中庸之道讲究天人合一,顺从自然,讲究至诚、至善。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为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种自我修养所达到的境界是非常美好的,是一种天人合一、造福人类的理想境界。
庄子提出过“意怠”哲学,说是有一种会鼓动翅膀的鸟,和別的鸟毫无出众之处。別的鸟飞,它也根着飞;傍晚归巢,它也根着归巢;队伍前进时它从不争先,后退时也从不落后;吃东西不抢食。不脱队,因此很少受到威胁。表面看来,这种生存方式显得有些保守,但是仔细想想,这样做也许是最可取的。凡事预先留条退路,不过分显露自己的才能,这种人才不会犯大错误。在现在高度竞争的社会里,这样做看似中庸,却也不失是一种有效的生存方式。
在人生坎坎坷坷的道路上,我们会面临许多困惑,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挫折与磨难,始终保持一颗中正之心是非常必要的。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把心态放得平和一些,该明白时明白,该糊涂时糊涂;把一切陈旧不堪的杂念置之度外,你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有喜欢读孔子的吗论语中推崇的“中庸之道”应该如何在生活中实践
《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
——纪念孔子诞辰2571年
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之首,如今孔子学院已经遍布于世界各地。
朱熹曾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也就是说没有孔子的儒家思想,人们还在蒙昧黑暗中摸索!
我曾于十多年前去曲阜拜谒孔林,在孔子墓前见到了“大成至圣文宣王”这座墓碑。大成者是说孔子的著作很多,至圣是说他的人品极高,文宣是说他传播文化,创办学校讲学,王者是对他最高的赞誉!
当时恰逢来自台湾的孔姓家族前来祭祖,那场景非常虔诚,顶礼膜拜令人动容!
孔子的头型也与众不同,称之为反宇——头顶是凹的,我想这也就是他能海纳百川的缘故吧!
四书五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孔汲(子思)的著作,他也是孟子的老师。子思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管理。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有学者说中庸之道就是骑墙,和稀泥,不讲原则。
其实这样理解有失偏颇。
我国有句老话叫做矫枉过正、过犹不及!中庸之道,我们可以理解人间正道,中庸也可以理解为公允、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