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入仕途

原来是公务员,现在在事业单位工作,以后还能回到公务员单位吗?市政府办科长到市属国企任副总怎么样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04 13:37:32 浏览21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原来是公务员,现在在事业单位工作,以后还能回到公务员单位吗

能不能回公务员单位得分情况看。一般情况来说,公务员到事业单位工作,公务员身份自动丢失,将来想回公务员单位还得重新走程序。

事业单位人员想成为公务员一般要通过调任程序,也就是管理八级以上岗位或副高以上职称,可以调任到公务员领导岗位,年龄一般限制在40周岁以下。但是,事业单位普通人员是不可能直接调入公务员单位的,只能通过重新考录进入。

也就是说,如果你已经是事业单位管理八级以上领导岗位,是可以通过调任程序登记公务员的。如果只是一般人员的话,是不能直接调入公务员单位的,只能重新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重新登记公务员。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有例外,尤其是县以下机关事业单位在政策的执行方面,没有这么严格。很多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后,公务员身份仍然不变,工资也不用重新套改,虽然人在事业单位,但是像车补等政策照样享受。将来再从事业单位调入公务员单位的时候,也不用重新进行公务员登记,仍然认可之前的公务员登记表。当然了,这只是有些县以下机关在执行政策的时候有所变通,并不代表全部符合规定。

总之,你能不能回公务员单位,还得看你当前的岗位和所处的层级,如果是县以下机关的话,一般是没问题的。

欢迎关注“中省直遴选”,有问题随时可以交流!

市政府办科长到市属国企任副总怎么样

以个人经验判断,不建议你去这个国企。

首先,你去这个国企只是平调,而不是提拔。判断依据三点:第一,你在市政府办任科长不足三年,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下级正职提拔上级副职,原则上需在下一级正职岗位上任满三年。你任科长不足三年,大概率不符合提拔副处的条件(算上主任科员任职时间另当别论),既然不符合提拔,说明你去的国企行政规格不是正处,副职自然不是副处;

第二,正处级国企一般都是市政府直属企业,正职设为正处,副职为副处,由组织部门负责考察管理,市政府下文任命,不接受部门管理。而你去的国企属于部门管理的企业,部门正职由原来的政府副秘书长担任,规格才是正处级,其下属的企业行政规格多半会比部门低半格,大概率是副处级国企,副职是正科级,只有这样,你从科长平调过去才顺理成章;

第三,如果国企是正处级规格,副职是副处,常规来说公务员正科提拔过去,一般是担任普通副职,而不会一步到位直接任常务副职,这样既照顾了老同志的情绪,也有利于业务管理。毕竟常务副职是业务核心领导,除了要具备很强的业务能力外,还需要极强的协调能力,需要方方面面的关系,直接把一个科长提拔到这个位子不做过渡,在没有熟悉掌握业务和家底的情况下很难做到这一步,这显然不符合组织使用干部的惯例。

综上分析,你从市政府办科长位子上转岗国企任常务副职大概率不是提拔,而仅仅是平调。既然是平调,不去肯定比去好。

众所周知,从公务员到国企最大的风险就是身份的丢失,而一旦没了公务员这重身份,意味着以后将很难回到公务员队伍。特别是处级以下干部,机会更是渺茫。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公务员一般不太愿意去国企,要去的前提也是提拔,且一般是副处以上。这是体制内干部交流的常识。你去国企既然不是提拔,已然没必要纠结。

其次,你现在的位子其实也有优势,别说去国企不提拔,就是提拔副处,换了很多人都不见得会去。道理很简单,你是在政府办,不是一般部门。政府办的科长几乎百分之百都会提拔,区别只是时间早晚、位子好坏而已。换言之,你只要把对应的副市长服务好,快则一两年,慢则三五年,肯定会有提拔外放的机会,到市直部门或者县区担任领导职务,这些位子的含金量比国企副职强太多。如果是奔前途而去,何必多此一举去国企走弯路?

更何况,单从职权来说,市政府秘书科一个科长的影响力未必比国企副职差。前者打电话给市直各部门包括国企在内,无论主要领导还是副职都要给三分面子,因为他代表的是市领导,而后者只是在企业内部有话语权,出了企业影响力相当有限。

去国企当领导的唯一优势是工资待遇相对公务员更高。个人比较缺钱,可以考虑去企业。除此之外,无论从发展前景还是从资源价值角度考虑,在不提拔的情况下,选择留在政府办或许更明智。

毕业后进体制内,觉得不合适再出来好还是,先在体制外工作觉得累了再进体制内好

本人是工作多年的基层公务员,我来就题主提出的问题,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进体制内究竟指什么呢?我想这其实就是一个俗称,专指通过公开招考,被正式录用后,到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毫无疑问,通过这种途径进体制内的人,肯定是有编制的正式国家工作人员。或许有的人会说:有不通过公开招考进去的,就整体情况而言,绝大多数人为转业军官和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官,这是国家政策允许的,专门安排的。其他拿不到桌面上的有没有,估计也有,但可以肯定绝对是数量不多。这就是凡进必考政策

其次,一年能进体制内的人究竟有多少?我们都知道,现实情况是:每年毕业的大学本科生数量是八九百万人,硕士研究生也有几十万人,博士研究生为数也不少,还有一支大军:毕业回国的留学生。这样算下来,估计每年的数量接近一千万人了。是的,好多高层次的硕士、博士生,确实不喜欢去体制内工作。但是,每年的国家和各省市的公开招考,报名人数都在四、五百万人以上。这至少说明:对一部分毕业生来说,在体制内工作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这也是毫无疑问的事实。那么,每年体制内能招考多少人呢?从来没见到过统计数字,估计不会超过二十万人吧。这么大概一估计,比例大约为1/50,也就是2%左右而己。更进一步说,大约98%的毕业生,与进体制内工作完全无缘。

再次,到体制内工作的招考程序又是怎样的呢?这就非常简单了:招录机关先发布招考公告,有意者按照招考公告的要求的学历层次、年龄等等条件报名,进行资格审查,然后进行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等等。毫无疑问,不论你学识有多好,只要专业不对口,或者你所学专业不招人,或者招录人数太少,你大概只能九死一生,成功上岸者只能是佼佼者,绝大多数人也只能是当了一次炮灰。当然,也不乏一年又一年陪跑、当了多年炮灰的人。这是十分残酷的竞争,想一想几十个人、几百人、几千人在全力竞争一个职位,确实让人不寒而栗。也就是说:学识水平很好只是一个方面,你还得有一点儿运气和机遇。否则,进体制内工作终究还是镜花水月啊。在这方面,恃才傲物毫无用处。变个角度说:认为凭自己的水平、能力,就可以十拿九稳地考进体制内工作,确实还是太天真了。

最后,回答题主的问题:毕业后进体制内,觉得不合适再出来好,还是先在体制外工作觉得累了再进体制内好?以上说了这么多,其实只说明了两个问题:要进体制内工作,个人综合素质的实力是决定性的基础条件,但也必须有与本人所学专业和学历层次相匹配的职位招人,这就纯粹得靠运气了。概括一下:实力是基础,运气很重要。这两个条件,确实是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至于是先进体制内觉得不好了再出来好,还是先在体制外工作觉得累了再进体制内好,依然还得靠实力和运气最终说话。不过我倒觉得:要进体制内工作,还是刚毕业就参加公开招考好,毕竟刚毕业时还年轻,学的东西还在,起码考起试来相对容易一些在社会上混上去几年,杂七杂八的事一大堆,都得操心,学的那点东西大部分就还给老师了,再参加考试就难了。也就是说:等你在体制外觉得累了,或许根本就没有再考进体制内的可能了。其实,招考工作人员的考试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你也不是过目不忘、一心能二用或多用的天才。千万别把进出体制内,当成进出自家的厨房那么随便。因此:假如题主对进体制内工作的条件、要求毫无所知,一点儿不知道现实的情况,那倒是情有可原的,毕竟不知者不为罪啊。如果知道政策和进体制内工作有多么难,那大概率不是本人实力确实十分了得,就是自信过度,目空一切,毫无疑问是年少轻狂了。这种态度是十分要不得的。不管你是什么人,永远要记往: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千万别太看得起自己了。

走仕途是什么意思

仕途就是知识分子通过学习和应试等方式,转变成国家管理者的过程;也可叫做官的途径、做官的道路、做官的生涯、做官的过程。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般通过推举为官;在明清时期,主要通过参加八股文考试来进入官场;现阶段,一般通过考公务员的方式来参与国家或地方管理。中国古代平民阶级应该是士农工商,这四种阶级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结构,而划分方式同时也是各个阶级的谋生手段,士为平民中的最高等级,简单来说就是靠读书吃饭的,而他们晋阶为上流社会的手段主是科举,士通过科举来取得出人头地的机会,一旦抓住了这个机会便可以成为官吏,因此便有了“学而优则仕”的说法。

35岁才考进体制内,仕途上还有前途吗

这个问题出的也是属于隔行如隔山的问题,可以说35岁才考入公务员队伍,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因为没有人拦着你大学毕业22岁考入公务员队伍的。

35岁考入公务员队伍说明就是勉强考入的,而且还是副厅级部门,在省和直辖市一般才有副厅级部门,就是所谓的二级局,比如我们天津市的公安局下属的交管局,司法局下属的监狱局,戒毒局等等无关紧要的部门。

这些部门人员众多,而且大家都是论资排辈,如果你不是特别突出的笔杆子,没有优秀的文章是很难出人头地的,比如天津市公安局下属的交管局,人数近万人,你如何可能在二十年内脱颖而出成为副厅级的局长呢?根本不可能!

35岁如果考入天津市委办公厅,考入国务院的内设机构还是很有有前途的,党政机关公务员就是二至三年一个进步的门坎,如果你确实优秀,三年后是副科长,二年后可以是正科长,可以再六年后升为正处长,十六年后升为正厅长,也就是说你可能51岁时候成为直辖市的局长或者国务院的中层领导,54岁时候可以升为副省长级领导,57岁可以升为正部级领导干部,60岁可能升为副国级领导干部!

研究生毕业再考公务员好吗

研究生毕业做公务员好不好?如果有这方面的理想愿望,当然就是好。但是人各有志,不能勉强。所以,还是见仁见智。如果当了公务员又承担不了公务员的社会管理业务和责任,那就不好。

只能说,公务员队伍相对稳定且比较高的待遇,对研究生甚至本科生都有很大吸引力。研究生层次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系统的人比较多(一般硕士多,博士少,博士很多是在职公务员后去读)。

现在国家要求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公务员招聘系统的一般观点,是认为在研究生中,硕士生这个层次的特点比较适合此要求,有知识面也有专业深度,比较适合作为业务监督和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而且相对年轻,精力充沛,在不同工作部门之间调整比较容易,应对突发事件也拿得起放得下,适应性相对更强。

所以,现实中看到的公务员队伍中,硕士毕业生相对多一些,在省市县一级作为领导们的秘书,作为部门领导的副职都有。也有不少是做具体工作的。由于公务员待遇稳定,工作性质也不错,今后的上升空间也比较好,起码值得期待,所以考公务员的研究生确实比较多。

当然,公务员层次对本科生也是有需求的,而本科生数量远超研究生,所以,本科生考公务员的也不少。大多数也是冲着政府系统工作稳定待遇好去的。在底层公务员中,本科生的数量比较多。

不过这类从学校到政府的公务员,与以前那些需要在基层单位做多年(积累丰富的社会和生产实践经验)才能提拔成为公务员的相比,又有一些弱点。最突出的是不太了解底层现状,不能紧密联系实际。所以,制订的文件,政策往往脱离实际,提出的建议或执行方案,虚的多实的少,难以实施,甚至不符合实际情况。严重的甚至引起混乱。

所以,即使进入了公务员队伍,这类研究生本科生也面临着在实际中不断接触生产社会实际,不断学习和深化学习的过程。否则,也容易陷入脱实向虚的泥坑不能自拔。

为什么现在的教师步入仕途的很少,而以前很多

1、原来教师和行政机关干部身份相同,都属于国家干部,调入即可。机关干部来源有限,教师队伍是最大来源。2、实行并规范公务员制度后,公务员和教师属于不同系列,编制、职级、工资都不一样,公务员逢进必考,教师就不能随意调入行政机关了。3、现在大学生多了,就业难,考公成为很多学生的第一选择,公务员来源充足,也不需要从教师队伍里调入了。4、教师实行职称系列,职称较高的教师进入行政机关反而工资降低,不合算。

没了科举,那些已经通过科举走入仕途的人后来怎样了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初二,直隶总督袁世凯、盛京将军赵尔巽、湖 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两广总督岑春煊、湖南巡抚端方共六位封疆大吏会奏废科举折,请求立停科举,以广学校,洋洋洒洒的数百字原因是科举妨碍了学堂建设,在那个危机四伏的年代,影响了人才的快速培养。

面对这些封疆大吏的强烈呼声,初四,内阁便同意了袁世凯等人关于“立停科举,以广学校”的奏请。清廷发布上谕:“着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此上谕宣告了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一千三百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的终结。

关于废除科举制,此前早已有呼声,清庭也同意废除,只不过方式是主张是渐废,然后再彻底终结科举制。

如今直接废除科举制,无疑是影响到了之前的举人、贡监生、生员的前途,但却并没有出现过激反应。

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清庭善后工作做的很好。

首先主张废除科举制的大臣提出了两项善后方针,其一,“其以前之举、贡生员分别量予出路及其各条,着照所请办理”;其二,“学堂本古学校之制,其奖励出身亦与科无异”。

因此至停废时,虽然全国举贡人数合计不下数万人,生员不下数十万人。但年轻举贡生员可以投考学堂。关于中年以上不能入学堂者,清庭经过一番商议,在光绪三十二年五月,政务处拟定了《酌拟举贡生员出路章程》。

章程共制定六条措施以安置中年以上不能入学堂的举贡生员:一是“酌加优拔贡额”,拔贡照原定额增加一倍,优贡照原定额增加四倍,岁贡照原额增加数倍。二是“考用缮录”,凡各部院衙门均可考用举人与五贡生考充缮录,当差期满,可择优奏请改用七品小京官在部行走。三对已就拣举人准令报捐分发,免交补班银两。四是举人截取,以往仅用知县与教职两途,现增加直隶州州同、盐库各大使;五贡生原来仅有直隶州州判一职,现规定“凡五贡均准一体以按察司、盐运司经历、散州州判、府经历、县丞分别注册选用”。如捐交分发银两,即准分省试用。五是改变生员考职到京应试之例,令其不必到京考试,由各州县知县和教官选拔保送至省,大省取100名,中省取70名,小省取50名,保送人数为取额的10倍。所取各生造册送吏部,为各省巡检、典史用。六是对原来每种会试之贡士给予优惠,未经覆试者免其覆试,引见省录用。吏部、更部和各省也纷纷制定相应措施,对举贡生员的考试与任职给予种种优惠。

虽然章程所规定的措施具体到地方,并没有真正的全部落实,但清延为了举人和生员的出路,是真的做了努力了。

举贡考职成为举人与贡生最重要的出路。

光绪三十三年四月,保和殿举行了第一次举贡会考,试以经义、史论各一篇,一次性录取了吴承仕等367人。复试分一、二、三等发榜,举人取一等及二等前十名者,授予主事、中书、七品小京官、知县等官职;二等十名之外者,授予州判、盐库大使、府经历、县丞等官职;贡生一等者授予七品小京官、知县等官职。二等者授予部司小官、县丞等等官职。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在清庭灭亡的前一年,即宣统二年(1910年)的风雨飘摇之际,又举行了第二次举贡会考。在前一年各省如额保送,取消了举、贡保送比例,改为凭文保送。本次举贡会考取中的数额为宗室2名,满洲13名,蒙古4名,汉军5名,直隶32名,奉天4名,山东26名,山西、湖南、厂西各12名,河南16名,陕西、贵州各11名,甘肃7名,江苏20名,安徽、四川各14名,浙江、福建各22名,江西21名,湖北、广东各15名,云南10名。总共录取了陈命官等320人,也算是相当成功了。

而且“学堂本古学校之制,其奖励出身亦与科举无异”,即新式学校各级毕业生也要参加相应的考试,及格者照样授予出身。大学分科毕业,成绩考列最优等、优等、中等者均可授予进士出身;大学预备科及各省高等学堂毕业,成绩考列最优等、优等、中等者,均作为举人。

如詹天佑先生就曾被清庭授予的功名是“工科进士第一名”,即工科状元。

整体来说,虽然清庭当时快速废除了科举制,但对于科举体制之下产生的诸如举人和生员等是做了最大的努力的安置,虽然有些措施并没有落实到位,但整体而言,是十分成功的,所以并没有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使岌岌可危的晚清统治,难得的办了一件废除了一千三百年之久的大事件,还没有造成了巨大不良影响。

清朝灭亡以后,民国乱世也继承了清朝诸多传统,比如说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就是前清的大臣,而得益于清庭的善后工作,那些举人和生员等大体上保证了自己的现状生活,到了民国亦是如此。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历史上跟康熙捉住鳌拜的那些少年,后来都什么下场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康熙皇帝依靠着一群只有十多岁的布库少年在武英殿“智擒鳌拜”,从而将权力彻底收归到自己手中,并就此开创了一代王朝盛世。

在这之后,这些原本就是“上三旗”子弟的布库少年们,因为立下了如此卓越功勋,得到了康熙皇帝的信任与器重,同时也收获了丰厚的封赏。而挑选、训练这群布库少年的索额图,也成为了康熙朝前中期权势、地位最为显赫的朝中重臣,并且长期位居百官之首的位置。只不“盛极而衰”,索额图最终的结局却是最为凄惨的,远比不上这些由他一手选拔、培养出的布库少年们。

康熙“智擒鳌拜”的首功之臣,却最终被活活饿死。

索额图,康熙朝初年“首辅大臣”索尼之子,康熙皇帝的结发妻子,即历史上的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便是索额图兄长噶布喇的女儿。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索尼病逝。然而就在索尼去世之前,他做了两项极为重要的决定与安排。其一,就是他带领群臣力谏康熙皇帝亲政;其二,就是索尼让索额图辞掉了包括大学士、吏部侍郎在内的全部职务,一心一意的担任康熙的贴身侍卫。

索尼之所以要如此安排索额图,除了是要其保证康熙皇帝的绝对安全外,便是要索额图为康熙挑选、训练一群布库少年,在麻痹鳌拜的同时,也在为此后的“智擒鳌拜”做着准备和铺垫。

于是,索额图便遵循索尼和孝庄太后的指示,从“上三旗”的子弟中严格挑选了一批身强体健且忠心耿耿的布库少年,并对其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只不过,这些布库少年并不知道他们接受训练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他们只知道凡事都需要听命与索额图。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的康熙皇帝以商议军政要务为由,将鳌拜召至武英殿。

此时的索额图站在殿外,“诱骗”鳌拜交出了武器,极大的降低了鳌拜的武力和反抗力,随后,又在鳌拜落入早已为其设计好的“圈套”,进而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应声倒地的时候,指挥着这群布库少年控制住了鳌拜。

随着康亲王杰书代表康熙宣读了鳌拜的“三十大罪状”,权臣鳌拜就此倒台,康熙也念在其功勋,将死刑改判为监禁,仅仅两个月之后,鳌拜便在狱中郁郁而终了,康熙皇帝也将大权彻底收归到自己手中。

索额图凭借着在“智擒鳌拜”期间的卓越表现,得到了康熙皇帝充分的信任与器重,先后历任保和殿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等朝中要职,在朝堂上常年位列百官之首的位置。

在此之后,索额图又在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抗击沙俄侵略以及征讨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时的索额图权倾朝野、风光无限,整个赫舍里家族在他的带领下,也成为了康熙朝前中期最为显赫的外戚家族。

然而,伴随着由赫舍里氏皇后所生的太子胤礽与康熙皇帝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作为胤礽叔姥爷的索额图,也开始为康熙所厌恶。与此同时,索额图与另外一位权臣明珠之间结党营私、相互倾轧,弄得朝堂上是乌烟瘴气,这更加引发了康熙皇帝的不满。

于是,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的时候,索额图遭到了康熙圈禁,之后便被活活的饿死。

然而,康熙皇帝还是觉得不解气,于是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一废皇太子”之后,又咒骂说 “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并且将其全部的功劳和功绩予以了抹杀。至此,索额图算是彻底的身败名裂了。

这些布库少年中,功劳最大的共有五位。

至于索额图先后一共挑选了多少位出身于“上三旗”的布库少年,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不过在这些由索额图选中的布库少年中,有五位非常“幸运”的能够参与到最后擒拿鳌拜的过程,并且他们也没有辜负康熙皇帝的期望,成功的控制住了鳌拜,为康熙“智擒鳌拜”立下了大功。

这五位布库少年分别是爱新觉罗·赤哈、齐佳·明图珠、佟佳·扬古泰、黄昌顺以及魏宝全,而他们也无一例外的得到了康熙皇帝的丰厚回馈。

爱新觉罗·赤哈,是皇族子弟,同时也是康熙皇帝远房兄长,时年17岁。此后他开始担任兵部郎中,并且在33岁的时候就当上了湖南巡抚。以赤哈的资历,完全可以更进一步,晋升为总督一级的封疆大吏,只可惜其在36岁时便英年早逝了。

齐佳·明图珠,出身于“上三旗”的满洲贵族子弟,时年16岁。此后他也是担任兵部郎中的职务,只不过几年之后便因其母病重,主动向康熙皇帝请辞。而康熙也予以了批准,并且还赏赐其白银五万两,同时依旧让其终身享受巡抚一级的俸禄待遇。而明图珠此后虽然再也没有进入仕途,但其在商业领域混的是风生水起,并且充分利用他与康熙以及朝中官员的关系不断将生意做大,最终成为了一代富翁。

佟佳·扬古泰,也是出身于“上三旗”的满洲贵族子弟,时年14岁。此后的他长期在北京任职,并且以80岁的高龄寿终正寝,得以善终。

黄昌顺,是康熙非常信任的汉族官员黄锡衮的儿子,时年也只有15岁。他先后在刑部、户部供职,但因为从小疏于管教,行为有些跋扈,甚至经常贪污敛财,名声也非常的不好。然而康熙皇帝还是念在其功勋,予以了包容,使得其也自在活到了73岁。

魏宝全,是这五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智擒鳌拜”时他只有12岁,然而他却在整个过程中表现的最为英勇和坚决,自始至终都是紧紧抱住了鳌拜的一条腿,不让其挣脱。此后,魏宝全被安排在了御林军中任职,并随同抚远大将军图海参与了平定“三藩之乱”,平叛结束后开始担任广东巡抚。最终,魏宝全是主动请辞回到了老家湖南,康熙在赏赐其五万两白银的同时,也让其继续享受着巡抚一级的俸禄待遇,直至其去世。

至于其他参与了到了整个“智擒鳌拜”过程中的布库少年,康熙也均给予了赏赐。而这支布库少年队伍也没有因为“使命”的完成就地解散,康熙则是以此为班底组建了“善扑营”,作为宫廷内卫的补充。“善扑营”除了要负责宫禁的防卫外,还承担起了仪仗、表演的职责,并且是由皇帝直接领导。

民间盛传的曹寅、李煦、隆科多也参与了“智擒鳌拜”,但事实并非如此。

说曹寅和李煦参与了“智擒鳌拜”的整个过程,一方面是因为两人确实与康熙皇帝的关系非常密切,并且是自幼相识,相伴长大,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了不少文学作品的影响,因而才会有这样的观点。

的确,李煦一直一来就是康熙皇帝的亲信,而曹寅更是康熙本家的包衣奴才,两人都是深得康熙的信任和器重,并且在此后他们也分别担任江宁织造和苏州织造这样只有皇帝绝对心腹才能担任的职务。

然而,史料上记载两人入宫的时间都是在康熙“智擒鳌拜”之后,并且以两人与康熙之间的特殊关系,如果真的参与了“智擒鳌拜”,不可能不有所记载,故而可以确定,曹寅和李煦并不在这群布库少年之中。

至于隆科多,则是更加的不可能了。

康熙“智擒鳌拜”的时候,隆科多的年龄是非常的小,根本不可能被选中参与布库训练,康熙和索额图也更加不可能让他来到武英殿,正面对抗素有“满洲第一勇士”之称的鳌拜的。

然而,记载隆科多参与其中的很多都是官方史料,这又是为何呢?

其原因便是,由于隆科多对于雍正的登基立有大功,因而他被雍正任命为《清圣祖实录》的总裁官,所以很有可能是隆科多利用自身的职务之便,往自己脸上“贴金”,从而凭空在许多史料中增加了炫耀自己功德的内容,这才有了隆科多也参与到“智擒鳌拜”整个过程之中的记载和说法。

纪晓岚这么一个大才子,生平到底怎样

纪晓岚按照现在的话来说是个高智商和高情商的人。但是,用常人的眼光来看,他又是一个浑身怪癖的人,所以关于他的话题就很多。

纪晓岚一出生就有点文曲星下凡的意思。他在自己写的《阅微草堂笔记》里说:两三岁时,竟然能看到几个身穿彩衣、佩戴金钏的神庙塑像泥娃娃飞来,找他一起玩耍。又说:余四五岁时,夜中能见物,与昼无异,也就是说他少年时能像狼一样有夜视能力。纪晓岚喜欢自夸自擂,这些事是不是真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纪晓岚从小确实是个读书过目不忘,出口成章,是当地出了名的学霸神童。但这个神童长相可不怎么样,据史书记载,纪晓岚 “貌寝短视”,也就是相貌丑陋外加近视眼。清朝人朱珪在《知足斋诗集》里曾经有诗描述:“河间宗伯姹,口吃善著书。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录。”如此说来,纪晓岚还有结巴口吃的毛病。还有一点,纪晓岚生性机敏,喜欢嘲谑、恶搞,与他同朝为官的同事,没少受他的戏弄。然而这些生理上的不足和天生的性情,并没有妨碍纪晓岚的才华横溢和在官场上的如鱼得水。因为,他确实太有才了。

他17岁应童子试,成为秀才;24岁参加乡试,名列第一;31岁高中进士,廷试二甲第四名,赐进士出身,选为翰林院的庶吉士,纪晓岚在翰林院期间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扈从伴驾,写作词章。乾隆皇帝十分欣赏他的才学,经常对纪晓岚 “天语嘉奖”。他1763年官任福建学政,升侍读。1768年晋升为侍读学士,也是在这一年,由于纪晓岚护短,给一个牵涉案件的亲戚通风报信,被发配到乌鲁木齐。民间还流传着纪晓岚应对乾隆皇帝讯问时的振振有词:“皇上严于执法,合乎天理之大公;臣惓惓私情,犹蹈人伦之陋习。”尽显铜齿铁牙的本色。在被贬戍乌鲁木齐约两年半的时间,纪晓岚因其文采出众,人又风趣,并未受多少苦,反而因为西域的风土人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闻。1770年,纪晓岚47岁时,受乾隆皇帝恩命赐还,于次年6月长途跋涉回到北京,再入翰林。1773年,纪晓岚50岁,朝廷开四库全书馆,纪晓岚得到大学士刘统勋的推荐,被乾隆皇帝任命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四库全书》”)的总纂修。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历时十年,共有四千六百多人参与了《四库全书》的编纂、抄写、搬运,被累死的有几十人之多。作为总纂修,纪晓岚尽职尽责,他很长一段时间吃住在现场,有一次,乾隆皇帝来视察《四库全书》的编撰工作,见到纪晓岚吓了一跳。只见纪晓岚两只眼睛血红血红的,颧骨更是红得像要喷血。作为一把手乾隆皇帝很会关心下属,忙询问纪晓岚得了什么病,而纪晓岚直接回答道:需要宫女服侍。乾隆秒懂,立即派了两个宫女去服侍纪晓岚,别说,经过宫女细致的工作,纪晓岚的症状立即就消失了。通过这件事,就引出了纪晓岚的另一个话题:怪癖。

采蘅之在《虫鸣漫录》记载 “纪文达(纪晓岚谥号文达)公自言乃野怪转身,以肉为饭,无粒米入口。日御数女,五鼓如朝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次,薄暮一次,临卧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兴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更有孙静庵在《栖霞阁野乘》记载纪晓岚:“一日不御女,则肤欲裂,筋欲抽”。乖乖,这就是纪大才子的日常生活习惯:光吃肉不吃饭,泡妞永远没个够。另外,纪晓岚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善吸烟,用一支很大的烟锅,人称“纪大锅”。这些习惯放在现在,早被养生专家们批得体无完肤了,可是,一生爱抽烟、好吃肉、喜女色的纪晓岚,却活到了82岁,这又怎么解释?我想答案可能只有一个,纪晓岚确实是一个无法用常人的标准去判定的人。在他的放浪形骸的表面下面,在他貌似永不消逝的笑容下面到底隐藏着什么,也许乾隆对他说过一句话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素材:“朕视汝不过优伶尔,怎敢妄谈国事?” 自古才子多寂寞,真正懂他、理解他的人这世上又有几个?

因整理《四库全书》、纂修总目有功,纪晓岚被提拔为内阁学士;授兵部侍郎、御史、礼部尚书;又调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1805年2月,纪晓岚离开人世,当时他已升任为协办大学士1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