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

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高三了,是自主学习好,还是合作学习好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20 17:20:09 浏览3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语文课堂中选择最多的方式。笔者经常告诉学生,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之后,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而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我们交换之后,每人就有两个不同的想法。我想,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交流,让大家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更多。如何让合作更有效,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

以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九课《竹节人》为例,这篇课文一开始就给出了阅读任务,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个时候出示表格,分配一下每个小组要完成的任务。明确了任务,学生就会第一时间选择文本,进行合作学习。

第二,交流成果,让合作更高效。

这是合作学习最为关键的一步,教师可以走进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去发现,把自己的收获第一时间和小组成员交流,说不到的其余成员进行补充。每个成员发表完自己的看法,达成共识,完成一开始出示的表格。比如《竹节人》的一个阅读任务是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学生快速浏览完文本后找到相关段落,抓住关键词语交流心得。这个任务并不难,就看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话表达清楚,当学生在表述的时候遇到困难,其余的成员就要发挥作用,适时补充。在这一环节中,老师一定要跟进,如果老师不能跟进,往往这样的合作会流于形式,合作探究不能深入,也就达不到学习目的。

第三,汇报交流所得。

小组合作的效果如何,就要看小组成员代表的汇报。这个时候要让小组互动起来,各抒己见。当一个小组成员提出疑问后,别的小组可以介绍解决方法。全班交流是突破难点的环节,让文本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在这一环节依靠全班的力量进行突破。

这是笔者在进行《竹节人》教学中,运用的教学策略。其实,文本不同,合作学习的方式也会不一样。每一次合作学习之后,师生都要进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发挥到最佳。

高三了,是自主学习好,还是合作学习好

高三学生主要任务是迎接高考,特别是下半学期,以整体强化、模块复习、模拟测试为基本方式。这个时期,学生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基本目标,而且同学之间会有一定差异。优秀的同学,基础应该是有把握,重点放在难度高的问题解答,自我要求会更高,是稳中求胜。中等同学是要争取基础不丢分,难题努力去得分。落后的学生重点是基础,能多几分是几分。这就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来确定学习任务,哪种学习方式更合理,还得看学习内容。不是绝对的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

一、高三阶段,要有自己的努力方向,自主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

高三学生,特别是下学期,生涯规划的基本方向已经成型,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学生是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在老师的帮助下,确定好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是有计划,有方法,有重点,并且在时间管理上,也应该有严格的自我规范。这个阶段,大部分时间,同学都在认真完成自己的既定任务,不会有更多时间与别人进行交流。自主学习应是主要的学习方式,但是,要充分依托老师的帮助,来提高自己,老师是最了解学生的人,一定要多与老师沟通,多得到老师的启发引导。

自主学习过程中,要讲方法。比如,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概括各学科的重点内容、知识脉络、基本解题思路、理解阅读方法、重点习题等。

二、合作学习是必要的补充,能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有益的启发。

合作学习,是组成4——6人的学习小组,组内同学互帮互助,共同提高。适当组织合作学习,也是一个好方法。所谓适当,就是选择若干问题,鼓励学习进行合作学习。这样能够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也能够获得新的启发。在给他人讲解的过程中,更能强化自己的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时候,可以采取不现的分组形式,一种是好、中、差三类学生组合为同一组,主要是好以强扶弱;另一种形式是同层次学生分在同一个组,主要是完成不同类型问题,优秀学生同组,可以产生强烈的思维碰撞,学习效率更高。同样的差生同组,重点是强化基础,可以反复训练,有助于同样的提高。

总之,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各有千秋。多数时候,需要自己独立完成,就不能依赖合作。需要合作的时候,也不要一个独立出来,有时候需要听听别人的思路。

能自己完成的,或需要努力能够完成的,就应该以自己为主。与同学必要的交流,也不要忽视。

作为高三学生,除了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要有拼搏精神和顽强的毅志,要强烈的认识到,未来要靠自己来争取,要全力以赴,完成属于自己的高考冲刺。

小组合作学习具体怎么做,需要注意什么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有如下几方面的优势: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学习实现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共同参与,合作学习中,学生既是具有主体地位的能动者,又是具有主体地位的受动者。

2、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发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共同学习中互相促进,得到发展,享受成功的喜悦。

3、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能。学习过程中,同伴之间能根据需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4、促进了生生交往的有效性。学习小组成员在合作中必然建立起一种依赖的关系,促使他们去倾听,去互助,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尊重。

5、有助于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成了学习的伙伴,教师的任务就是有效地组织和引导。

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点:

1、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宜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考虑男生、女生的比例,学习成绩的差异,性格因素的差异等,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而且一般要保持稳定性,让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

2、教师要发挥好组织、引导的作用。

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应该统观全局,根据学情还要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当发现学习流于形式时,教师要给予引导,提出要求;当发现学习成员出现障碍时,要及时给予点拨;当合作学习出现思维的火花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清晰合理。

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的互助性学习,学习之前,教师要把握学习目标,考虑合作的探究性、开放性、挑战性。还要充分预估学习的效果,才能实现合作的真正价值。

4、要重视汇报交流。

合作学习结束后,要让各小组在班级里汇报交流,分享成果,才能深入探讨。交流的方式更要多元化,要求大家认真倾听,积极发言,互相补充,拓展升华。教师也要对合作的成果给予恰当的评价。

5、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还要和其它方式有机结合。

合作学习只是诸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要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老师的讲解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帮助学生学习知识。

结束语:独立思考是交流的前提,合作学习是交流的延伸。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与审美过程。学生可以学会整合信息与资源,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学校做了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如何避免出现课堂乱、效率低、进度完不成的现象

自主、合作、探究是课改以来中小学课堂全面推行的课堂学习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思想碰撞,相互启发,借助同伴的力量,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高质量的小组合作的五个要素:(1)积极的相互依存(2)同时性互动(3)个体的责任(4)人际的小组学习技能(5)反思和计划。

小组合作学习要避免出现课堂乱、效率低、进度完不成的情况发生,要注意:

1.循序渐进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经历四个阶段(1)逐步形成阶段(2)兴风作浪阶段(3)日趋规范阶段(4)正常动作阶段。刚开始组织的时候易于出现秩序混乱、效率低下的情况。

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节课不要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围绕课堂的教学重点或者难点,这些有必要让孩子合作学习的地方,每节课组织一、两次小组合作学习就可以了。

2.分工明确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4-6人,每个小组的分工要明确,今天是谁发言,谁来组织,谁来记录,谁来计时,务必分工明确,不要在分工上再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合作学习要求人人发言,人人参与,避免出现有的学生只当听众。

3.点评到位

孩子们的讨论与发言往往关注细节和局部,所以老师要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把孩子们的发言与整体知识结构联结起来,所以教师的点评十分重要,教师要围绕建构知识体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点评到位。最好结合孩子们的回答形成思维导图,让知识体系更加具体化、形象化。

4.加强反思

每次课堂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课后学生和老师均应当加强反思,学生反思如何将所学知识纳入到知识体系中,教师反思本节课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哪些方面可以进一步改进?每一次的反思,再进一步指导实践,就会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

怎样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我来回答一下班级管理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吧!

前言:小组合作学习是众多教学模式中的一种,也是班级管理组织形式的一种,本文目的并非推广这种模式,实质上任何模式都不应该推广,理由就是教无定法。带三班已经第3个年头了,应该来说目前的班级管理还算轻松,其实从八年级下学期开始我便不怎么“管”了,许多事务班干部们都能处理得很好,虽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那主要是因为我本人对一些事情不太重视,导致这些工作不到位。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在七年级下学期付诸实施,当初的想法只是单纯为了语数外三门学科的日常练习过关,方便老师检查,也是最基本的老师检查组长,组长检查组员这种方式。随后在管理班级过程中,我也觉得采用小组的形式也不错,便开始尝试,这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驱动因素,就是班级优化大师软件的使用中,我发觉里面对小组的评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从而促使更有效率地完成一些学习任务,于是慢慢地采用小组集体评价的方式来推进班级管理,很有效果。小组合作的核心是合作,而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教学,组员的全面共同发展是原则。基于以上思路,全班32个人分成五个组,6+6+6+7+7,每组两名组长,组长的选择是关键,万一托付非人,要误事,组长的选择也经过了几次选择,最终形成目前的十名组长,事实证明,他们无论在学习或是日常管理中,都起到了模范作用。担任组长,第一素质便是品学兼优,第二素质便是规范自身,初期的组长选定之后,作为班主任,便格外关心他们的成长,平时有意无意地提醒他们,自己先做好,然后在班上树典型表扬,很迅速地建立了他们在组员心中的威信,接下来就是任务布置,每个组主要任务是学习,包括交作业、课堂练习的检查、清洁卫生(分配至组,再由组长分配至个人),经常在课堂上举行小组间的竞赛,以组为单位进行评分,对于普遍性的要求则采用“连座制”,即一人不合格,全组不合格,而对于拔高性的要求则采用竞争制,只要超过一定比例完成,则全组加分。

三班的分组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方便带动个别后进生,往往由于连座制的“威胁”,组长非常负责地帮助他们,而小组间的竞争则让组长们也不会放松对自己的拔高性要求。这种方式使用了一年多,直接后果就是班级均分上升很快,低分率大幅下降,合格率大幅提升。但过多地让组长去帮助后进生,也不是明智的选择,这个度要把握好,因此无论是哪种评价方式,兼顾两头是必须的。案例一:数学课,课前练习比较基础,考虑到组长们一般完成都比较快,如果等全部完成再评价,无疑是浪费他们的时间,所以采用竞争制,规定3分钟内上交,全对的加1分,超过3分钟不加,每次这种课前练习基本都是组长们先完成且得到了加分。同时,未完成的学生也不能放弃,下课后再由组长进行检查,课堂45分钟上,凡是要求完成的课堂练习都必须全部完成,这时采用连座制,全部完成才能小组每人加1分。课堂例题讲解,可由组长到台前讲解,有几名组长的讲解题目水平很高,完全可以代替老师。讨论交流则是课堂上经常进行的环节,一般组长带动下,全组所有成员都能有效完成,这也是组长督促组员把未及时完成的练习写完的时间。课堂小结,一般由老师或组长进行,然后便是组长检查各小组组员的课堂作业完成情况,这个检查也许会占用到下课时间,但其他已经完成的可正常下课休息。如果确实还有学力不足,则由老师单独再辅导,另外,必须承认,有极个别学生是怎么都完成不了当天的学习任务的,因此当班主任心要放宽。案例二:清洁卫生,把任务区划分至各组,由组长再分至个人,检查时哪个区域出了问题,追究组长责任,哪个区域完成较好,全组加分,组长翻倍,。案例三:突发事件,八年级下学期班上出现了两起同学冲突,首先调出教室监控,确定事件发生时旁观者,然后与班长一起找到当事人,特别是旁观者中的组长们,由班级值日生组成“班级法庭”进行处理,班主任协调,这两起事件最终都处理得相当不错,当事人态度好,家长也没有任何意见,在班上也起到了警示作用。案例四:社会实践活动,由于平时就是小组管理,因此在外出活动时不用再花费功夫进行分组,但也涉及到部分调整,例如两个组合并之类,指定安全责任人,强调好安全。活动照片也有意识地以组为单位,每到点名时由各组长报人数至班长或体育委员,几次活动,至少我本人是“甩手掌柜”,拿个相机四处照。事无巨细,亲历亲为,不如放权,抓重点,我想这才是采用小组的目的吧! 以上来自本人粗略思考,经不起推敲,权作参考吧!

关于学校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建议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常用形成,是合作学习有效落地的一项技能和方法,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精选适合小组合作探究的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小组合作探究的内容一定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实现关键内容主题理解突破的需要决定了我们开展小组合作。毕竟小组合作是要花费一定的课堂时间的,所以我们要注意选材的适切性。二,注意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设计,这是开展高效小组合作的一个关键点。针对内容进行主题议题化提炼出一个或多个问题,方便学生围绕问题进行研讨。所以,问题要吻合内容,要有思辩性,要有高度深度和广度。三,要注意小组合作的时间控制。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小组合作不可能占用太多时间,教师可以针对内容和问题设计一个时间区间,可长可短,视小组合作过程来灵活运用给定的时间区间,引导孩子们开展基于时间表的高效小组合作探究。四,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几个人一组,如果分组,组长的选择,合作学习的要求以及各组的比赛方式等等都要精心设计,班级不同,内容不同,合作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五,要注意引导小组合作学习的互动过程。是不是每个组都行动起来了,是不是组内成员都参与了,是不是小组成员间都有互动,教师要根据现场表现细心观察,全面兼顾,及时引导,有效调控。六,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反馈。一般一个小组至少要有一个代表汇报学习成果,但这样容易忽视那些学习被动的同学,或者汇报成果不充分不全面,所以教师要关注反馈的开放性,当然也要重视对同学们反馈的有效点评。

小组合作学习,你对此种学习方式有什么看法

大家好,我是厚德福,三十年教龄的老教师,小组合作学习,有利有弊。

顾名思义,小组就是三个以上的学生集中起来学习,按照层次不同分工协作,好学生教差学生的一种方法。

在现实中,老师或者班长分配好了,小组的组长要检查组员对知识点掌握情况,有的组员实在是记不住,关系再好的朋友也会放弃。像我分的一个小组,四个人都是铁哥儿们,组长老是一股劲抱怨,像XXX那样的实在没有办法。人分三六九等,小组合作学习有时候真的没有什么意义。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质量好了,要介绍经验,这个时候就用到小组合作学习了,想方设法说好处,好像所有的成绩都和小组合作学习有关。实际上,有的孩子爸爸妈妈都放弃不管了,小组组长能管理好吗?

要想孩子以后有一个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关键要靠家长实打实的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打好坚实的基础,陪伴督促孩子,先教会孩子做人,再教会孩子知识,最后让孩子成才。







有哪些关于小组合作制学习的成功教学案例

小组合作制学习,我曾经也组织过,不知道算不算成功案例。

当时这个班44人,我就分成11组。刚好有11位女生,就每组安排1人,让她们做小组长。采取捆绑学习策略,即一个小组的所有成员成绩一样。

上课时鼓励小组讨论、发言,并给予适当地加分。为了小组的荣誉,小组的讨论异常热烈。有些小组无法讨论出结果,甚至参与到别组的讨论中去。发言的环节也是精彩纷呈,有时候各组交锋激烈,见解独到,富有启发意义。课堂气氛活跃,展示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课堂安排小测,以小组的平均分作为小组位成员的成绩。小组成员为了不拉小组的后腿,就会主动投入于学习之中。每次的测试,包括默写、训练等,都记分。为了小组的荣誉,小组长会督促小组成员及时复习、作业、背诵,她们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女生小组长的魅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个别男生积极性差,集体荣誉感不强,一度产生“组长为了虚荣心”、“组长多管闲事”诸如此类的言论。抓住契机组织大讨论,“学习为了谁”,“男生的担当”,很容易引起共鸣。特别是男生需要在女生的督促下学习,引起强烈反思。同时,也组织所有女生小组长交流小组学习的策略,提高她们的思想认识,防止消极思想的产生。女生倒是很容易达成共识。

有个男生始终不配合,就是我行我素,导致整组得分落后,月末无法享受相关待遇。组长大哭了一回,让男生无地自容。此后,这男生再也不敢放任自己了。

也只是对小组合作学习做了一些尝试,必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语文这一学科,在乡下学校,能够做到让学生积极主动,我觉得是挺成功的。

这个小组合作学习只是粗略模式,尚未成型,还有待进一步学习、改进和提升。希望各位多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