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家长粗心写成10倍剂量,老师喂药后孩子中毒,谁的责任
首先要谴责的是粗心大意且说谎的家长。新闻中很明显的事实,无良的家长在推卸责任,谎称自己说了是3.5毫升,老师出示登记表上写的35毫升后,又说老师跟没跟家长核实……
做家长的疏忽大意,对孩子造成伤害,内疚自责还来不及呢,却推卸责任甚至故意说谎,这事做的很不地道。
比如在医院,用多少剂量是医生开医嘱的事,指导患者服药的是护士,如果医生这个医嘱开的不对,那最后主要处罚会是指导患者服药的护士吗?肯定不会,而是处罚这个开医嘱的医生。
所以呢,在这个新闻中,这个家长肯定是要负主要责任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老师,在学校中,他是对孩子有监护权的,所以,即便是家长说错了剂量,出了这方面出了问题,他还是要承担这个学校监护权这部分的责任,但这个责任,肯定是次要责任。
另外,我很赞同另一个网友回答的,我觉得老师不是医生,在监督孩子服药这个问题上,其实目前的做法是比较危险的。即便是这个药物没有过量,但是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呢,出现过敏情况呢,甚至孩子病情加重了,你都不好说自己没有责任。所以,这学校老师不应该承担这个帮孩子服药的职责。理想的情况下,每个学校都应该配一个校医,就是专职来负责孩子药物服用的指导,这样才能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幼儿园伙食费要不要提前告知家长
幼儿园伙食费当然需要提前告诉家长。
不论是公立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收取任何费用都应该透明的。
在小班幼儿入园前召开的家长会上,就要提前告知家长幼儿园伙食收费标准。
在幼儿入园后,要制定每周食谱并张贴于公示栏,便于家长了解伙食情况。
卫生部2012年5月24日发布了新修订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明确要求托幼机构儿童膳食费必须专款专用,每学期膳食收支盈亏不超过2%。
幼儿园应当制定伙食费管理制度,建立有家长代表参加的伙食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伙食费进行民主管理。
如果因为物价的原因需要调整伙食费,必须经过伙食委员会研究决定,报同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后执行,并及时告知全体家长。
伙食费的支出只能包括幼儿餐(点、饮、果蔬)的主辅材料费、食堂水电费、食堂燃料费、食堂工作人员的工资及福利、食堂低值易耗品费。
幼儿园要每月将收支情况向家长公开,接受监督,确保全额用于幼儿伙食支出,不得盈利,不得挪作他用,要做到专款专用。
如果是按月(学期)提前收取幼儿伙食费,必须在月(学期)末,对未就餐的幼儿按标准足额退还费用。
而且,幼儿园教职工工作餐与幼儿餐要分开,严禁挤占、挪用幼儿伙食费用于教职工工作餐。
最重要的是要保障儿童饮食的健康和安全。
(图源网络,侵删)
疫情期间幼儿园长应该很什么心态
进一步明确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要求和职责,严格贯彻落实《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针对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控要求,制定幼儿园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特别是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乙类传染病的工作计划和预案。
开学返园前,全体教职工和儿童必须经医疗卫生机构体检合格后方可入园。
全面调查和掌握全园教职员工、儿童的疫区接触史。凡有过疫情高发地区居住史、旅行史或从外地返回的教职员工和儿童,需居家观察14天后才能返园。
保质保量完成儿童入园时和午睡起床后的晨午检工作,增加教职工晨午检及家长和外来人员的入园检查,并按要求做好记录。
卫生保健人员每日深入班级巡视不少于2次,和教师一起做好儿童全日健康观察、记录。
班级教师严格按相关部门要求登记儿童每日出勤情况,对因事缺勤的儿童需每日追踪其家人的行动轨迹,如离开本市或到达疫情高发区域,需及时报告疫情报告人。
幼儿园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及时追查儿童患病情况,如缺勤儿童确是患有传染病,要按规定对密切接触者(包括儿童和教职员工)和环境进行检疫和消毒。
如在园儿童和教职工中发现疑似传染病症状,马上隔离疑似者,按《管理办法》和《规范》上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检疫和消毒等工作。
家长和非幼儿园工作人员一律不能进入幼儿园。如有特殊情况需告知班主任,在保健工作人员处做好入园体检工作及接触史登记,正确佩戴口罩、手部消毒并避免与园内其他幼儿及教职工接触。
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要求,设立保健室或卫生室。疫情期间,应专门设立隔离室并配备相应生活及医务用品。
规范完善保健室设施设备。保健室面积不少于12平方米,应设有儿童观察床、桌椅、药品柜、资料柜、流动水或代用流动水等设施,配备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灯或其他空气消毒装置;疫情期间还应特殊配备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成人及儿童)、手部免洗消毒液、75%消毒酒精等。
根据幼儿园规模,按《管理办法》规定配备具有相关资质的卫生保健人员,并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调配卫生保健工作协助人员,务必将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做好做扎实。
加强对幼儿园环境场地、建筑设施、教玩具设备、儿童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其他儿童会接触的公共物品等的清洁消毒,并保持室内通风。疫情期按相关要求增加消毒频率和强度。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规定的消毒器械和消毒剂,按规定对环境和物品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防疫期间要重点教育儿童正确洗手、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培养儿童不抠鼻、不揉眼、不吃手,打喷嚏时侧对旁人并用纸巾、手绢或手肘捂住口鼻、清理鼻腔之后需用纸巾包裹排泄物并洗净双手、不吃掉在地上或餐桌上食物等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