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为什么我们在今天还要读《论语》呢
- 中国儿童到底应该多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还是应该多读童话、神话和寓言故事
- 我现在正在学《论语》,请问各位先生,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 半部《论语》治天下,怎样读懂论语
- 如何通过读《论语》提高自己的修养素质
- 如何让孩子快乐并且高效地学习《论语》
为什么我们在今天还要读《论语》呢
题主好,现在有很多人对孔子很排斥,认为都什么时代了,尊孔就是落后陈腐,进而认为《论语》没有必要去读了。驳斥此谬论不需长篇大论,只要简单说清《论语》的内容,结合现实,看看有没有价值,这个问题就清楚了。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孔子的思想和实践活动都包含其中,野狐将其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孔子的政治思想和从政实践;孔子的人伦思想和孔子的人格、精神;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
一 孔子的政治思想和从政活动
孔子的政治理想就是拯救乱世,建立一个安定有序的太平世界——大同世界。孔子的一生都是为此努力奋斗,他并没有为自己个人计划打算多少。在精致的利己主义泛滥的今天,单此一点,我们都应汗颜惭愧。
《论语》有大量关于“孝”的论述,孔子作《孝经》传于曾参,孔子说:我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孔子从最根本的,最基础的孝来做起,推己及人,由孝到忠,最终实现他的大同理想,这有着很强的操作性,后世的封建社会也充分证明了这一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可操作性的问题对我们今天为政也好,治理单位,领导公司也好,应该又借鉴意义吧。
孝的问题在老龄化日趋严重的今天,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现代社会不同于封建时期,孝的形式和具体内容必然有改变,但本质和精神不会变。
《论语》中有不少关于为政的章句,很多论断今天依然很有价值。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 为政》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习总书记在《之江新语·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文中引用了孔子的话,足见其是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常说领导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孔子将其说得更有哲理和诗意。
二 孔子的人伦思想和其人格、精神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任何时代都存在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在根本上涉及到个人的素养问题,所以儒家强调“修身”,这不仅是人际关系良好的基础,更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个人素养即道德问题,是体现在日常行为之中的,《论语》中我们从孔子日常言行中就可以感知到孔子的道德情怀。
《论语》孔子对“信”很强调,有很多章句都在谈信的问题: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看看我们现在不也在强调诚信,诚信问题是市场经济更需要的基本道德,每年由于诚信问题而产生的经济案件不知有多少,论文造假、考试作弊、假冒伪劣商品等等无不与信用缺失有关。
孔子关于“义利”的观点,在今天更有现实意义。孔子承认人的私利,但更强调大义,把大义置于个人私利之上。在功利主义泛滥的今天,很多人把个人私利高置于公义之上,由此引发的问题多不胜举,各种因为金钱和私利的经济犯罪也是数不胜数,这样的风气是非改不可的,还是多读读《论语》吧。
孔子是历史上唯一的“圣人”,他有着极高的道德情怀:重义轻利、宽恕忠信、仁爱博学、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敬老爱幼、乐于进取,勇于担当……孔子的人格和精神是后世人们永远的榜样——万世师表。
三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
孔子开私人办学之先,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当时的人口也就二三百万,如此的成就,后世无人企及。更重要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更为深远,即使今天,很多观点依然很有价值。
“有教无类”,涉及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孔子弟子贫富都有,大多都出身贫穷。孔子没有区别对待,没有分重点班,普通班。国家现在加大对偏远落后地区教育的投资,要求教师轮岗到乡下学校,无非是解决教育的均衡化问题。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讲学习的态度要老实,不要弄虚作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谈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问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的是学习的经常性和快乐学习的问题;“因材施教”,‘“不耻下问”’,“温故知新”、“三省吾身”……孔子及弟子的很多教育观点和教育心得不是对我们没用了,而是我们根本远远没做到。
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适时引导点拨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我们现在很多时候都是强行灌输,家长更是各种补课,各种兴趣班齐上,孩子苦不堪言,厌学情绪日渐普遍,因学习抑郁的,跳楼的各种悲剧时有发生。看看我们的情况,有资格说《论语》过时了,没用了吗?
“每事问”,“韦编三绝”,“吾十有五志于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勤奋好学的故事很多,而且他终生都在学习,“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看看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是娱乐至上,娱乐到死,在娱乐的过程中抽空骂骂孔子,彰显自己比较前卫。
随着时代的发展,孔子思想中的一些东西不适合时代的要求了,或有的不完全适合,但不能因此就彻底否定孔子,《论语》中的很多东西今天依然是很有价值的,要批判、要否定先读懂、读通再说话不迟。在今天读《论语》大有必要,应该大力提倡读《论语》,教育部也曾将《论语》推荐为中学生必读的课外书。
中国儿童到底应该多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还是应该多读童话、神话和寓言故事
儿童,应该读属于童趣的书籍。
要知道,《三字经》、《弟子规》、《论语》,都是儒家思想的读物,让天真烂漫的儿童去读这些书,看不看得懂是一回事,想不想主动去学又是另外一回事。
就儿童的本意,肯定喜欢童话和神话故事,对于这一点,每个中年人问问自己的童年时代,答案不言自明。既然答案已经明了,也就无所谓当前的选择了。
像儒家思想的读物,我认为,应该在上小学以后学习为好。毕竟学龄儿童心智发育慢慢开始成熟,这个时候开始吸取传统优秀的文化知识,更加能够理解儒家思想。
当然,现在已经是21世纪,对于儒家文化,褒贬不一。我认为,对于儒家文化,应该采取扬弃,保留其正能量的部分。只有这样,儒家文化才能被时代所接纳。
(作者多年从事政工工作,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研究,欢迎探讨)
我现在正在学《论语》,请问各位先生,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我也是在学习《论语》,我先是诵读、记忆原文,通读几遍,慢慢在读的时候,去理解原文的意思、意境,然后进行一个初步的归纳,把说同一个主题的章节归纳在一起,再接下来准备去看、听、读一些注解的视频、讲书、书本,这个阶段主要是修正对原文的理解,了解他人对《论语》的理解并比较,结合自己的理解,形成新的理解,这个阶段对孔子本人也要进行详细的了解,《论语》各章节的成文时间和所处境况进行了解。当然随着自己不断的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谢谢,不知道能回答了你的问题没有。
半部《论语》治天下,怎样读懂论语
做好人,行好事,智慧,理论,实践,即活学活用。社会是个大染罐,即能做到自己不陷其中,又想让社会风清正气,不是件容易的事,圣人是悟出来的,贤人是修出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人有责且有份,人人齐心协力,团结互助,岂不是众心所归,天下昌宁。
如何通过读《论语》提高自己的修养素质
先读,再说得。
《论语》需要的是去朗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指的是朗读而不是阅读,朗读入心,阅读入脑。
修养的提高,需要在生活中体会往圣先贤的话语,就如同长者时时提撕自己,当自己在生活中蓦然体会到了这些话语的深意,自能感受到“不亦说乎“。
修养是一件快乐而自然的事情,反省也不是自责,而是在精神境界上不断向圣人靠拢,这一生都受用。
如何让孩子快乐并且高效地学习《论语》
《论语》是记录圣人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人物的语言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语法、词汇,距今两千多年,如果像教中学生一样去教小孩子,不但小孩子接受不了,反而让他容易遭受挫折感。
因此,小孩子学习《论语》,可以从最基础的、古今相通的普遍道理入手。老师可以挑选最为浅显易懂的语录入手,解释清楚他的含义,甚至可以用故事的方式切入,最后落脚到这条语录上边。比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以选取这样的情景:正月,家里来了远客,父母亲怎么招待客人,让小孩谈谈体会感受。
大人还可以通过课本剧、微型剧的方式,引导孩子参与其中一个角色,让小孩的言行和《论语》的道理衔接,产生共鸣,寓教于乐。
最后,学《论语》不可贪多,要争取让学习融于日常生活中,循序渐进,春风化雨,当小孩乐于接受了,才可以尝试让小孩熟读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