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襟见肘”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衣服破烂,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庄子·让王》中的一个故事。
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有一个叫曾参的人,他非常孝顺,家境贫寒,但他的母亲却非常贤惠。有一天,曾参的母亲病了,他为了给母亲治病,不得不四处借钱。他终于借到了足够的钱,但当他回到家里时,却发现母亲已经去世了。曾参非常伤心,但他还是把母亲埋葬了。
在埋葬母亲的过程中,曾参的衣服破烂不堪,他不得不拉一下衣襟来遮住自己的胳膊肘儿。这时,他感叹道:“我真是捉襟见肘啊!”意思是说他穷得连衣服都买不起了。
后来,“捉襟见肘”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人穷困潦倒,顾此失彼,穷于应付的困境。
捉襟见肘——成语背后的故事
捉襟见肘,这个成语在我国流传已久,它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衣衫褴褛的景象,更深刻地反映了人在困境中顾此失彼、穷于应付的无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
成语起源——《庄子·让王》
捉襟见肘的典故出自《庄子·让王》。故事的主人公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曾子。曾子在卫国居住时,生活十分困顿,常常连续三天不做一顿饭,十年没有做一件新衣服。他的衣服破烂不堪,整一整帽子,帽带就会断;拉一拉衣襟,胳膊肘就会露出来。
成语释义
成语“捉襟见肘”的字面意思是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胳膊肘。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来,人们用它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的困境。
成语故事
曾子在卫国的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乐观的心态。有一天,鲁国国君得知曾子的困境,派人去给他赠送采邑,希望他能用采邑的收入改善生活。曾子并没有接受这份礼物。使者不解,曾子解释道:“接受的人往往害怕赠送的人,赠送的人往往对接受的人表现出骄纵。我担心国君赠给我采邑后,会对我不骄纵。”
成语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捉襟见肘这个成语逐渐从形容生活穷困的词汇,演变为形容人在困境中无法应对各种问题的成语。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冷静,善于应对,才能走出困境。
成语的用法
捉襟见肘是一个贬义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宾语、定语。在句子中,它可以用来形容人在经济、精神等方面的困境。例如:“这些日子他花费太大,还不到月底就左支右绌、捉襟见肘了。”
成语的启示
捉襟见肘这个成语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但只要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态,善于应对,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走出困境。同时,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现有的生活,努力改善自己的处境,避免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
捉襟见肘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更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故事。它让我们明白了在困境中如何保持乐观,如何应对挑战。让我们牢记这个成语,将其作为人生路上的指南,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