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接不暇”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骈拇》中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口才极好,能言善辩。有一天,他奉命出使楚国,楚王对他非常敬重,派了很多人来迎接他。淳于髡看到这么多人来迎接他,感到非常惊讶,他感叹道:“哎呀,我这是应接不暇了!”
后来,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的情况。
应接不暇的典故起源
“应接不暇”这个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文学巨著《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繁多,来不及应付或欣赏的情景。
典故背景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刘义庆编纂的一部笔记小说,记载了东汉末年到东晋时期的一些轶事和人物言行。其中,“应接不暇”的故事发生在东晋时期,讲述的是书法家王羲之与一群文人墨客的一次聚会。
故事梗概
故事中,王羲之与一群文人墨客在花园中聚会,大家纷纷挥毫泼墨,展示自己的书法技艺。王羲之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吸引了众多宾客的目光。由于前来观赏的人太多,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被围观者簇拥,使得他无法一一应对,场面十分热闹。
成语的演变
在《世说新语》中,原文是“王羲之书,应接不暇”,这里的“应接不暇”指的是王羲之的书法技艺高超,使得前来观赏的人太多,以至于他无法一一应对。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形容事物繁多,来不及应付或欣赏的情景。
成语的用法
成语“应接不暇”在现代汉语中,常用于形容各种场合。例如,在形容工作繁忙时,可以说“工作任务繁重,应接不暇”;在形容旅游时,可以说“景点太多,应接不暇”;在形容信息爆炸的时代,可以说“信息量巨大,应接不暇”。
成语的文化内涵
成语“应接不暇”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文人雅士的推崇。在古代,书法被视为高雅的艺术形式,能够展示一个人的才华和修养。因此,“应接不暇”这个成语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成语的传承与影响
成语“应接不暇”经过千年的传承,已经成为汉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被广泛应用于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还影响了后世文学、艺术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都出现了“应接不暇”的身影,使得这个成语更加深入人心。
成语“应接不暇”虽然源于古代,但其内涵和用法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把握重点,以免被琐事所累。同时,它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成语在传承中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