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材捷足》的典故,高材捷足——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9 17:15:18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高材捷足》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才能出众的人能够迅速地达到目标或取得成就。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赵胜门下有一个名叫毛遂的门客。毛遂虽然才华横溢,但一直未能得到平原君的重视。一次,秦国进攻赵国,赵国向楚国求援。平原君决定亲自去楚国游说,他挑选了十九个门客作为随从,毛遂也自告奋勇地请求同行。

平原君对毛遂说:“我听说你在我门下已经三年了,但至今没有人称赞过你。这说明你没有什么才能,还是留在家里吧。”毛遂回答道:“我之所以没有被人称赞,是因为我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会让你刮目相看。”

平原君被毛遂的自信所打动,于是同意让他随行。到了楚国,平原君和楚王谈判时,楚王态度傲慢,谈判陷入了僵局。毛遂见状,挺身而出,对楚王说:“大王,您知道现在赵国面临的危机吗?如果您不援助赵国,秦国就会更加嚣张,楚国也会受到威胁。如果您援助赵国,赵国一定会感激您,楚国也会因此受益。”

毛遂的一番话让楚王无言以对,最终同意援助赵国。平原君对毛遂的才能感到非常惊讶,从此对他刮目相看。毛遂也因此名声大噪,成为了赵国的一位重要谋士。

后来,人们用“高材捷足”来形容才能出众的人能够迅速地达到目标或取得成就。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只要有机会展示,就能取得成功。

高材捷足——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成语“高材捷足”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它不仅反映了古代英雄人物的杰出才能,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读这个成语的由来及其背后的故事。

成语“高材捷足”最早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相传,在秦末乱世,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争夺天下。当时,刘邦与项羽争夺王位,而韩信则被视为可以与他们三分鼎足的杰出人才。

蒯通,一位智谋之士,曾劝韩信:“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如同丢失的鹿,大家都在争夺,只有才能高、行动快的人才能先得到它。韩信并未听从蒯通的建议,最终选择了帮助刘邦,结果被吕后骗进长乐宫杀害。韩信临死时才后悔没有听从蒯通的话。

成语“高材捷足”中的“高材”指的是才能高,而“捷足”则表示行动敏捷。整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才能出众,行事迅速,具有很高的智慧和行动力。

成语“高材捷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被用来赞美那些才能出众、行动敏捷的人,也成为了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座右铭。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被广泛使用,用以形容那些在各个领域具有卓越才能和迅速行动能力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高材捷足”的例子。比如,在科技领域,那些能够迅速掌握新技术、创新研发的人;在商业领域,那些能够迅速抓住商机、取得成功的企业家;在教育领域,那些能够迅速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优秀教师。这些人都堪称“高材捷足”的代表。

成语“高材捷足”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不仅需要具备高深的才能,还需要有迅速的行动力。只有将才能与行动相结合,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

总之,“高材捷足”这个成语,既是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赞美,也是对现代人的一种激励。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既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才能,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行动力,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