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复推敲》的典故,反复推敲——源自唐代诗人贾岛的文学典故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9 17:11:46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反复推敲》的典故源自于唐代诗人贾岛的著名故事。贾岛在创作过程中,对每个字词都极为讲究,力求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他常常会在路上边走边吟咏诗句,反复琢磨、推敲每一个字词。

据传,贾岛有一天在驴背上吟诵他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并反复琢磨其中的“推”和“敲”两个字。他纠结于使用“推”还是“敲”,于是情不自禁地用手比划着,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这时,他恰好撞到了当时的大文豪韩愈的车队,引起了韩愈的注意。

韩愈得知贾岛的困惑后,建议他使用“敲”字,因为“敲”字更能表现出僧人夜归时的宁静与孤独。贾岛听后非常赞同,从此更加注重对字词的推敲和选择。

这个故事后来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一个经典的文学典故。人们常用“反复推敲”来形容对事物进行深入思考和精心打磨,力求达到最佳效果的过程。

反复推敲——源自唐代诗人贾岛的文学典故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有许多成语典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其中,“反复推敲”这一成语,便源自唐代诗人贾岛的一则著名故事,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典故起源——贾岛的苦吟之路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阆仙,号浪仙,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他自幼家境贫寒,勤奋好学,尤其擅长五律,以词句锤炼著称。据《诗话总龟》记载,贾岛初赴举,在京师时,一日于驴上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推敲的过程——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贾岛在创作这句诗时,原本想用“推”字,但觉得不够妥帖,于是反复斟酌,未能确定。这一过程,便是“反复推敲”的由来。他意识到,诗歌中的每一个字都至关重要,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才能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典故影响——炼字与诗歌的精炼之美

贾岛的“反复推敲”故事,不仅体现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严谨态度,也影响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在古代文学中,炼字被视为诗歌创作的重要环节。正如《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诗句》一文所述,炼字以切情、切境、切题为前提,通过对词语的反复推敲、锤炼、修改,以达到声音优美、简洁精炼、形象鲜明、增加情趣等目的。

成语用法——反复推敲在现代生活中的体现

在现代汉语中,“反复推敲”这一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它不仅用于形容文学创作中的精益求精,也用于形容人们在处理事务时的谨慎态度。例如,《反复推敲的出处、释义、典故、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一文中提到,反复推敲意味着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是一种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

总之,“反复推敲”这一成语,源自唐代诗人贾岛的创作故事,经过千年的传承,已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的创作态度,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事物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