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衣而去》的典故源自《庄子·田子方》。该典故讲述了楚王邀请庄子去楚国做官,庄子却拒绝了。他通过一个比喻来解释自己的选择:一只天鹅从南海飞往北海,途中落在一片树林里休息。一只鹞鹰看到天鹅,便想抓住它。但天鹅扇动翅膀,飞到了高空,鹞鹰只能望洋兴叹。庄子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在《庄子·田子方》中,庄子对楚王说:“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我邪?”意思是说,天鹅飞得高远,只停留在梧桐树上,只吃竹子的果实,只喝甜美的泉水。鹞鹰抓到一只腐鼠,天鹅飞过时,鹞鹰抬头看着天鹅,说:“嚇!”(意思是“吓我一跳!”)现在你楚王想用你的楚国来吓唬我吗?
这个典故后来被引申为“拂衣而去”,用来形容人超脱世俗,不追求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拂衣而去的由来与演变
拂衣而去,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本文将探讨拂衣而去的由来、演变及其在文学中的运用。
一、拂衣而去的起源
拂衣而去的典故最早见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方正》。故事讲述了王子敬数岁时,观看门生樗蒲(一种古代博戏),因言语不合而拂衣而去。这里的“拂衣”指的是提起或撩起衣襟,而“而去”则表示离开。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因言语不合或生气而离开的情景。
二、拂衣而去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拂衣而去的含义逐渐丰富。在唐代,拂衣而去开始与归隐、辞官等概念相结合。例如,唐代诗人谢灵运在《述祖德诗二首》中写道:“贤相谢世运,远图因事止。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这里的“拂衣五湖里”即表示辞官归隐。此外,拂衣而去还与侠客文化紧密相连,如唐代诗人李白在《侠客行》中写道:“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里的“拂衣而去”则表达了侠客淡泊名利、行侠仗义的精神。
三、拂衣而去在文学中的运用
1.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因不愿辅佐刘禅,遂拂衣而去,归隐山林。
2.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里的“又送王孙去”即表达了拂衣而去的意境。
3. 现代作家鲁迅在《两地书》中写道:“我是愿意人对我反抗,不合则拂袖而去。”这里的拂袖而去则表达了鲁迅对自由、独立的追求。
四、拂衣而去的现实意义
拂衣而去作为一个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具有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拂衣而去可以理解为对不公、不合理现象的抗议和抵制,也可以理解为对自由、独立的追求。在追求个人价值和社会正义的道路上,拂衣而去成为一种精神象征。
拂衣而去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成语,其由来、演变以及在文学中的运用,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拂衣而去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激励着人们追求自由、独立,勇敢面对不公,为实现社会正义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