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怒难犯》的典故出自《左传·襄公十年》。故事背景是春秋时期,郑国在晋国的威胁下,被迫与楚国结盟。晋国因此大怒,决定讨伐郑国。当时,郑国的国君郑简公和晋国的国君晋悼公进行了会面,晋悼公在会上向郑简公提出要求,希望郑国能重新与晋国结盟,但郑简公没有答应。
晋悼公感到非常愤怒,他决定对郑国进行讨伐。郑国的大臣子产却劝谏晋悼公,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意思是说,民众的愤怒是难以触犯的,专制的欲望也是难以实现的。子产进一步解释说,如果晋国对郑国进行讨伐,那么郑国将会与楚国更加紧密地结盟,晋国将无法实现自己的目的。
晋悼公听从了子产的建议,没有对郑国进行讨伐。后来,晋国和郑国重新结盟,双方关系得到了改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民众的力量是强大的,专制者应该尊重民众的意见和利益,否则将会受到民众的反抗和惩罚。
“众怒难犯”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民众的愤怒是难以触犯的,专制者应该尊重民众的意见和利益。同时,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专制者如果一意孤行,不听取民众的意见,最终将会自食其果。
众怒难犯——源于春秋的智慧之语
众怒难犯,这个成语源于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它最早见于《左传·襄公十年》,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用以警示人们不可触犯众怒。
郑国内忧外患,子产智解众怒
春秋时期,郑国夹在晋楚两国之间,内忧外患,不得安宁。鲁襄公七年(公元前566年),郑国卿士子驷专权,引起了郑国一些贵族的不满。鲁襄公十年(公元前563年),郑国掌握朝政大权的是子驷,子国做司马,子耳做司空,子孔做司徒。由于郑国听从楚国的命令攻打卫国,遭到以齐国为首的几个国家的联合攻击。
子产劝阻子孔,焚书以安众
在这次迎击诸侯联军的战役中,子驷因为从前和大夫尉止有矛盾,就指责尉止的战车太多。这引起了尉止的不满,尉止便纠集宗族的一伙人发动叛乱。他们打进宫廷,杀死了子驷等人,并将郑简公劫持到北宫。司徒子孔因为事先听到风声,所以提前作了准备。他与子产一起平定了叛乱,杀死尉止等叛乱分子。
子产提出“众怒难犯”,以安国家
此后,子产掌握郑国朝政。他制作盟书,规定官员各守其位,听从他的命令。有些大夫和将领不肯顺从,子孔准备杀掉他们。子产劝阻他,请求烧掉盟书。子孔不同意,认为制作盟书是为了安定国家。子产则说:“众人的愤怒不可冒犯,专权的愿望难于成功,把这两件难办的事合在一起来安定国家,这是危险的办法。不如烧掉盟书来安定大伙。”
成语“众怒难犯”的启示
子产的话揭示了“众怒难犯”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时刻警惕,不可触犯众怒。因为一旦众怒,后果不堪设想。在处理问题时,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和情绪,避免因小失大。
众怒难犯,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在当今社会,我们仍需时刻铭记这个道理,以和谐稳定为前提,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共同构建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