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得无厌》的典故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原文是:“《夏书》曰:‘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唯允出兹在兹,唯德之与女,女是以似之。’《周书》曰:‘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彝酒,天之命也。威仪不行,礼无放;放,致罚也。’《商书》曰:‘无总于酒。’彝酒将毁祀,而鲁君世有祸,季氏世有祸,而弗识也,臧之,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从其失,宣公犹知之,而不能立也。臧武仲曰:‘季孙之爱,我无爱矣。’《诗》曰:‘谁生厉阶,至今为梗?’其是之谓乎!” 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古代的文王、周公和商汤等人对于酒的警示,以及他们如何通过严格的行为规范来避免因过度饮酒而导致的灾祸。
具体来说,文王在《周书》中教导他的儿子们要有正直的行为,不要沉溺于酒,因为酒是天命所定的,过度饮酒会导致礼仪的废弃,从而受到惩罚。商汤在《商书》中也提到,不要沉迷于酒,因为过度饮酒会破坏祭祀,导致家族的灾祸。而鲁国的季氏家族则因为对酒的沉迷而世代遭受灾祸,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段话的背景是春秋时期,当时鲁国的季氏家族因为过度饮酒而导致了家族的衰败。鲁国的宣公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却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变现状。臧武仲则对季氏家族的衰落感到惋惜,认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总的来说,《贪得无厌》的典故提醒人们要警惕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以免导致灾祸和衰败。同时,也强调了正直和道德的重要性,以及遵守礼仪规范的重要性。
贪得无厌——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成语“贪得无厌”源于古代,用以形容那些贪婪无度、永不满足的人。今天,我们就来探寻这个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成语“贪得无厌”最早见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规箴》。故事讲述的是王夷甫的妻子郭泰宁,她性格刚烈,贪婪无度,对金钱的追求永无止境。
王夷甫是南朝宋时期的一位官员,他的妻子郭泰宁出身名门,却性格刚烈,对金钱的欲望极其强烈。她不仅搜刮家财,还干预他人事务,使得王夷甫苦不堪言。
在《世说新语·规箴》中,刘义庆记载了这样一段话:“王夷甫妇郭泰宁女,才拙而性刚,聚敛无厌,干豫人事,夷甫患之而不能禁。”这里的“聚敛无厌”就是成语“贪得无厌”的由来。
王夷甫和郭泰宁的故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王夷甫虽然对妻子的贪婪感到痛苦,却无法阻止她的行为。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上贪婪成风的现象。
成语“贪得无厌”自诞生以来,就被广泛用来形容那些贪婪无度、永不满足的人。它警示人们要懂得知足,不要贪婪成性,否则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无尽的痛苦。
随着时间的推移,成语“贪得无厌”逐渐演变出了更多的用法。除了形容人的贪婪之外,它还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发展趋势,如“市场贪得无厌,消费者需求不断增长”。
成语“贪得无厌”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知足常乐,不要贪婪成性。只有懂得珍惜眼前所拥有的,才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总之,成语“贪得无厌”源于古代,用以形容那些贪婪无度、永不满足的人。它警示我们要懂得知足,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不要贪婪成性。这个成语至今仍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