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束之高阁》的典故,束之高阁——成语的由来与演变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9 07:24:55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束之高阁》的典故出自《后汉书·陈蕃传》。故事中,陈蕃担任豫章太守时,发现当地的官吏贪污腐败,百姓生活困苦。他决心整顿吏治,打击贪污,但一些官员为了自保,纷纷向陈蕃行贿,送来大量金银财宝。陈蕃并没有被这些财物所动,而是将这些财物“束之高阁”,即把它们放在高高的架子上,不予理会。

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把东西搁置不用,或者把事情搁置起来,不予处理。在现代社会中,这个典故也可以用来形容对一些问题或者事情采取回避态度,不积极解决。

束之高阁——成语的由来与演变

成语“束之高阁”源于中国古代,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也体现了成语在汉语中的广泛应用。

成语的起源——庾翼与殷浩的故事

成语“束之高阁”的典故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当时,庾翼是一位军事才能出众的将领,官至征西将军。与他同时代的殷浩则是一位善于清谈的文人,曾任扬州刺史和建武将军。庾翼对殷浩的清谈不以为然,认为他徒有虚名,于是用“束之高阁”来形容殷浩,意指将他像无用之物一样放置在高阁上,等待时机。

成语的演变——从具体到抽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束之高阁”这个成语逐渐从具体的事物描述演变为抽象的概念。它不再仅仅指将物品放置在高阁上,而是比喻将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这种演变使得成语的内涵更加丰富,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成语的用法——褒贬之间

在汉语中,“束之高阁”这个成语既可以用于褒义,也可以用于贬义。当用于褒义时,它表示对某事物的高度重视,认为其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珍藏。当用于贬义时,则表示对某事物的不重视,认为其无足轻重,可以置之不理。

成语的寓意——珍惜与利用

成语“束之高阁”告诉我们,对待事物要有珍惜和利用的意识。对于那些具有价值的事物,我们应该像庾翼对待殷浩那样,给予重视和珍藏;而对于那些无足轻重的事物,则可以像殷浩自己一样,将其束之高阁,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成语的传承——文化瑰宝的守护

成语“束之高阁”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符号,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保护那些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事物。正如浙江图书馆通过数字化方式让《四库全书》重新焕发生机,让更多人得以翻阅品读,我们也要将这种珍惜和保护的精神传承下去。

成语的现实意义——对待事物的态度

在现实生活中,“束之高阁”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对待事物要有正确的态度。对于那些具有重要价值的事物,我们要学会珍惜和保护;对于那些无足轻重的事物,我们要学会放下,避免陷入无谓的纷争和纠结。

成语“束之高阁”作为汉语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古人的智慧,也为我们提供了对待事物的有益启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成语文化,让这些宝贵的语言瑰宝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