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大不掉”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左传·昭公十一年》。原文是:“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这里的“末大必折”和“尾大不掉”是两个相对的比喻,用来形容某种事物或情况的极端状态。
“末大必折”意指树梢过于粗大,必然会导致树枝折断。这里的“末”指的是树梢,而“折”则是指折断。这个比喻用来形容事物在极端状态下,由于某一部分的过度发展,最终会导致整体的不稳定和失败。
“尾大不掉”则是用来形容尾巴过于庞大,无法自由摆动。这里的“尾”指的是尾巴,“掉”则是指摆动。这个比喻用来形容某种力量或权力过于庞大,以至于无法被有效地控制和约束。
这个成语在《左传》中的原文是针对当时的政治局势而言的,用来形容某些权臣或势力过于强大,以至于君主无法有效地控制他们,从而导致了政治的不稳定和混乱。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地用来形容各种事物或情况的极端状态,尤其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
尾大不掉——一部春秋时期的权力寓言
成语“尾大不掉”源于春秋时期的一个历史故事,它不仅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权力斗争,也揭示了权力集中与分散之间的微妙关系。
故事背景——楚灵王与弃疾
公元前531年,楚灵王在城地、蔡地、不羹等地筑城,并有意任命弃疾为蔡公。这一举动引起了大臣申无宇的注意,他向楚灵王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申无宇的警示
申无宇认为,选择臣子如同选择儿子,应当慎重。他引用了郑庄公、齐桓公的历史案例,指出国君若不慎用权,可能会导致国家动荡。他特别提醒楚灵王,弃疾在外,郑丹在内,这种权力分布可能会对国家造成危害。
楚灵王的回应
面对申无宇的警示,楚灵王并未立即采纳,而是询问国都有无高大的城墙可以依靠。申无宇则用郑国、宋国、齐国、卫国的历史事件作为例证,说明即使有坚固的城墙,若内部权力失衡,同样会危害国家。
成语的诞生——尾大不掉
申无宇在回答楚灵王时,用了一句“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这句话意味着,如果尾巴太大,就无法灵活掉转,比喻部下的势力过大,国君难以驾驭。这句话后来被概括为成语“尾大不掉”,用来形容机构庞大,指挥不灵,难以调度的情况。
成语的演变与应用
“尾大不掉”最初是用于形容部下势力过大,国君无法指挥调度的情况。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成语的适用范围逐渐扩大,现在常用来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难以有效管理的情况。在句子中,它可以作为谓语、定语使用,含有贬义。
成语的启示
成语“尾大不掉”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部权力寓言。它提醒我们,在权力的运用上,必须保持平衡,避免权力过于集中或分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春秋时期的“尾大不掉”故事,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让我们明白,权力的运用是一门艺术,需要谨慎而智慧。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同样适用于各种组织机构的管理,提醒我们在追求规模扩大的同时,也要注意权力的合理分配和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