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炙人口》的典故出自《孟子·尽心下》,原句是“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未闻好脍炙而不好羊枣者,未闻好羊枣而不好脍炙者。”意思是脍炙是大家都喜欢的,而羊枣则只有少数人喜欢。脍炙指的是细切的烤肉,羊枣则是一种水果。这句话后来演变为成语“脍炙人口”,用来形容好的诗文或事物广受欢迎,人人喜爱。
脍炙人口的由来与传承
成语“脍炙人口”源于古代,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历史故事。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美食的喜爱,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传承。
成语的起源
“脍炙人口”这个成语最早见于五代王定宝的《唐摭言》。据记载,当时有一位名叫李涛的长沙人,他的诗作广为流传,其中“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等诗句,被形容为“脍炙人口”。这里的“脍”指的是切细的肉,“炙”指的是烤熟的肉,意指美味人人爱吃。
成语的典故
关于“脍炙人口”的典故,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孔子的弟子曾皙喜欢吃羊枣,而他的儿子曾参为了表达对父亲的孝道,父亲去世后便不再食用羊枣。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听说此事后,便向孟子请教:“脍炙和羊枣相比,哪个更好吃?”孟子回答说:“当然是脍炙好吃。”公孙丑又问:“既然脍炙好吃,那么曾参和他父亲也都爱吃脍炙的了?那为什么曾参不戒吃脍炙,只戒吃羊枣呢?”孟子回答说:“脍炙,是大家都爱吃的;羊枣的滋味虽美,却是曾参父亲的特殊爱好。所以曾参为了避讳而选择的结果。”
成语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脍炙人口”这个成语逐渐从字面意义演变为比喻意义。它不再仅仅指美味的食物,而是用来形容好的诗文、事物或作品受到人们的喜爱和传颂。例如,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喜爱。
成语的传承
成语“脍炙人口”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代代相传,深入人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喜爱。同时,成语“脍炙人口”也成为了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许多作家、艺术家都曾以它为灵感,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
成语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成语“脍炙人口”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要关注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文化瑰宝。同时,它也鼓励我们在创作中追求卓越,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贡献力量。
成语“脍炙人口”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一成语,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