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虚而入》的典故,成语“乘虚而入”的由来与典故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8 23:52:25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乘虚而入》的典故出自《后汉书·班超传》。班超是东汉时期的名将,他曾在西域立下赫赫战功。在班超晚年时,西域的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一带)与汉朝关系紧张,龟兹王还囚禁了班超的部将。班超决定采取“乘虚而入”的策略,以解救被囚禁的部将。

班超首先派遣使者前往龟兹国,与龟兹王谈判,表示愿意和平解决争端。龟兹王却拒绝了班超的提议,并继续囚禁部将。班超得知这一消息后,决定采取军事行动。他率领部队,趁龟兹国疏于防备之际,迅速攻入龟兹国都城,成功解救了被囚禁的部将。

“乘虚而入”这个典故,形象地描述了班超在关键时刻采取果断行动,抓住敌人的疏忽之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达成目标。这个典故后来被广泛用于形容在敌人疏于防备或内部空虚时,趁机发动攻击或采取行动的策略。

成语“乘虚而入”的由来与典故

成语“乘虚而入”源于古代军事策略,意指趁对方力量虚弱或疏于防范之时,趁机进入并取得优势。这一成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刻的哲理,至今仍被广泛运用。

成语出处

关于“乘虚而入”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宋朝张君房所著的《去笈七签》卷一二:“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这里的“乘虚而入”描述的是一种潜入敌营的策略,即利用敌人防御的漏洞,悄无声息地进入。

历史典故

在古代战争中,“乘虚而入”的策略被多次运用,其中最著名的典故之一发生在三国时期。

三国典故:乘虚而入的典范

在三国时期,孙策与刘勋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孙策为了削弱刘勋的力量,派遣使者向刘勋提出和谈,实则是在寻找刘勋的弱点。刘勋虽然兵力强大,但内部管理松散,孙策趁机提出了“乘虚而入”的策略。

孙策在使者回访时,故意透露出刘勋内部存在的问题,并暗示刘勋的部下刘晔有辅佐世之才。刘晔得知此事后,心生一计,决定利用孙策提供的情报,乘虚而入,削弱刘勋的势力。

刘晔在孙策的使者面前,假装对刘勋的统治表示不满,并透露出刘勋内部存在的问题。孙策得知后,便派兵攻打刘勋,而刘晔则趁机发动政变,成功夺取了刘勋的权力。这场战争充分体现了“乘虚而入”策略的威力。

成语的演变与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乘虚而入”这一成语逐渐从军事领域扩展到其他领域,如政治、商业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乘虚而入”来形容利用对方疏忽或弱点,趁机取得成功的行为。

成语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乘虚而入”的近义词有“有隙可乘”、“有机可乘”等,而其反义词则为“坐失良机”、“无隙可乘”等。这些词语共同揭示了“乘虚而入”这一成语所蕴含的机遇与挑战。

成语“乘虚而入”不仅是一种军事策略,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弱点,抓住机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取得成功。同时,我们也要警惕他人利用我们的疏忽,防范“乘虚而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