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墓望丧》的典故,扫墓望丧——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8 21:45:16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扫墓望丧》的典故出自《后汉书·陈寔传》。陈寔是东汉末年的名士,以高尚的品德和仁爱之心闻名。他的家乡在颍川许县,有一个叫荀巨伯的人,与陈寔关系很好。

有一天,荀巨伯的朋友得了重病,他决定去探望。当时,家乡正遭受胡人的侵略,大家都纷纷逃离家园,但荀巨伯却选择留下,坚守在朋友身边照顾他。不久后,胡人来到了荀巨伯的住所,他们问荀巨伯:“我们大军到来,整个县城的人都逃走了,你为什么还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道:“我朋友病重,我无法离开他。如果他死了,我愿意用我的生命来代替他。”胡人听后,被荀巨伯的仁义所感动,决定不伤害他,并退兵离去。

后来,陈寔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敬佩荀巨伯的仁义之举。他特意前往荀巨伯的墓前扫墓,并望着荀巨伯的墓碑,感叹道:“荀巨伯真是仁义之人,他的行为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因此,“扫墓望丧”的典故便由此而来,用来形容对逝去的人表示敬意和怀念。这个典故也体现了陈寔对仁义之人的敬佩和推崇。

扫墓望丧——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扫墓望丧,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真实故事,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寓意。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读这个成语的由来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

一、成语的起源

扫墓望丧,拼音为“sǎo mù wàng sāng”,简拼为“smws”。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汉书·酷吏传·严延年》。故事的主人公是严延年,他是西汉时期的一位酷吏,以严酷的刑法著称。

二、故事背景

严延年曾任河南太守,他的母亲从东海来到洛阳探望他。当时正值腊祭之日,严延年正准备举行祭祀活动。他的母亲在洛阳看到了奏报,得知严延年判处了多名囚犯死刑。母亲大惊失色,认为这是不吉之兆,于是决定离开洛阳,回到东海故乡扫除墓地,等待灾难的降临。

三、成语的含义

扫墓望丧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扫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这里隐喻了严延年因酷刑而必将遭受恶报,指日可待。成语中的“扫墓”象征着严延年的罪行,而“望丧”则预示着他将面临悲惨的结局。

四、成语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扫墓望丧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一种警示,用以告诫人们要行善积德,不可为非作歹。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被广泛运用,用以表达对恶行的谴责和对正义的呼唤。

五、成语的启示

扫墓望丧这个成语,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首先,它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尊重他人。严延年的酷刑行为,不仅给囚犯带来了痛苦,也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不幸。其次,它告诫我们要行善积德,不要为非作歹。只有心怀善念,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才能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

六、成语的传承

扫墓望丧这个成语,作为一种文化传承,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它来警示那些为非作歹的人,提醒他们要收敛自己的行为,以免遭受恶报。同时,它也成为了人们表达对正义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一种方式。

扫墓望丧这个成语,虽然源于一个历史故事,但它所蕴含的道德寓意和警示意义,却跨越了时空,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发扬这一成语,让正义和善良的力量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