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的典故,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成语典故的深刻内涵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8 21:41:41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的典故出自《后汉书·荀淑传》。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荀巨伯在病重的时候,得到了朋友的关心和帮助。他的朋友王烈、张劭、李膺等人纷纷前来探望他,并且轮流照顾他,帮助他度过难关。这些朋友之间因为共同的困境和疾病,彼此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谊。他们互相扶持,共同面对困难,展现了“同病相怜,同忧相救”的精神。这个故事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强调了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成语典故的深刻内涵

成语“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源于中国古代的典故,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道德哲理。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成语的起源、含义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一、成语的起源

成语“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最早见于汉代赵晔的《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原文中记载:“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这句话表达了在相同的困境中,人们会相互同情、相互帮助的情感。

二、成语的含义

成语“同病相怜”中的“病”指的是遭遇的困境或痛苦,“怜”则表示同情和怜悯。整个成语的含义是指那些遭遇相同困境或痛苦的人,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同情心,互相怜悯。

而“同忧相救”则进一步强调了在共同面对困难时,人们会携手共进,互相救助。这两个成语相互关联,共同传达了团结互助、共度难关的深刻内涵。

三、成语的典故

关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的典故,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春秋时期,楚国奸臣费无极杀害了郤宛全家。郤宛的亲戚伯暿得知消息后,连夜逃到吴国,向吴王及伍子胥汇报此事。伍子胥感慨地说:“咱们一样有冤仇,你是否听过《河上歌》?这歌真让人有同病相怜、同忧相救之感。”这个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同病相怜、同忧相救的情感。

四、成语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1.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们纷纷伸出援手,共同抗击灾害,体现了同病相怜的精神。

2. 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展现了同忧相救的力量。

3. 在日常生活中,邻里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营造了和谐的社会氛围。

成语“同病相怜,同忧相救”不仅是一种情感表达,更是一种道德准则。在现代社会,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关心他人,互相帮助,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