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手称庆”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把手放在额头上,表示庆幸。这个成语来源于《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故事。
故事中,庄子和惠子(惠施)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你看那些鱼儿在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的快乐。”惠子反驳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回答:“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又问:“我确实不是你,但我怎么知道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最后说:“我来告诉你。我站在桥上,看到鱼儿游得那么悠闲自得,我就感到很快乐。这就是鱼的快乐,也是我的快乐。”
这个故事中,庄子通过观察鱼儿的游动,感受到了鱼的快乐,因此他把手放在额头上,表示庆幸。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表达庆幸的动作称为“额手称庆”。
“额手称庆”这个成语后来也被用来形容人们因为某种好事而感到非常高兴和满足。
额手称庆——源远流长的成语典故
成语“额手称庆”源于古代,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个成语的由来、含义及其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成语起源——文公至绛,国人无不额手称庆
“额手称庆”的典故最早见于明代冯梦龙所著的《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七回。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多年,最终回到晋国,成为国君。当文公到达晋国都城绛时,国人纷纷以手加额,表示庆幸和喜悦。这一场景被后世传为佳话,形成了“额手称庆”这个成语。
成语释义——以手加额,表示庆幸
成语“额手称庆”中的“额手”指的是以手加额,即把手放在额头上。这种动作在古代常用来表示庆幸、喜悦或敬畏。而“称庆”则是指庆祝、欢庆。因此,“额手称庆”整体上表示的是人们在喜悦或庆幸的事情发生时,用手加额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
成语用法——形容令人称快的事
在日常生活中,“额手称庆”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那些令人称快、令人高兴的事情。它可以作为宾语、谓语、定语或状语,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听到好消息,大家都额手称庆。”(作谓语),“这次比赛我们赢了,全队额手称庆。”(作定语)。
成语故事——司马光废除新法,国人额手称庆
除了《东周列国志》中的典故外,还有一则关于“额手称庆”的故事发生在宋朝。当时,司马光因著《资治通鉴》而名垂青史。他成为翰林学士,与王安石是好朋友,但不支持王安石的变法。在宋哲宗即位后,司马光回京任尚书左仆射,废除新法。这一举措使得国人纷纷额手称庆,而王安石则因此气绝身亡。
成语情感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额手称庆”是一个中性成语,它既不带有明显的褒义,也不带有贬义。它只是客观地描述了人们在喜悦或庆幸的事情发生时的动作和表情。因此,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来调整其情感色彩。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成语“额手称庆”属于连动式成语。连动式成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构成的,它们之间没有主谓关系,而是并列关系。在这个成语中,“额手”和“称庆”都是动词,它们并列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相近词与反义词
与“额手称庆”相近的成语有“额手相庆”、“额手称颂”等。这些成语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即用手加额表示喜悦或庆幸。而与之相反的成语则是“垂头丧气”,表示失望、沮丧或懊恼。
成语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额手称庆”这个成语依然被广泛使用。无论是在新闻报道、文学作品还是日常交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个成语的身影。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也让我们在享受喜悦的同时,不忘回顾和传承这一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通过以上对“额手称庆”这个成语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它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会运用这个成语,让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