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言耸听》的典故,危言耸听的由来与典故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8 15:40:16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危言耸听》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故意说些夸大、吓人的话,使人惊疑不定。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汉书·艺文志》。当时,汉武帝在位期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人故意散布一些虚假、夸大的言论,以此来恐吓、欺骗民众。汉武帝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下令对这些散布虚假言论的人进行严惩。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行为称为“危言耸听”。

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用来形容那些故意夸大事实、制造恐慌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用来批评那些不负责任、散布谣言的人。

危言耸听的由来与典故

成语“危言耸听”源于古代,其含义是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这个成语背后有着丰富的历史典故,下面将详细讲述其由来和背后的故事。

成语的起源

“危言耸听”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宋代吕祖谦的《吕东莱文集》。在文中,吕祖谦提到“意者危言骇世,姑一快胸中之愤耶!”这里的“危言”指的是使人吃惊的话,而“耸听”则是指使人听了吃惊。由此可见,成语“危言耸听”最初是用来形容那些故意说些夸大其词、令人震惊的话。

成语的典故

关于“危言耸听”的典故,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东晋时期,当时有三位文人顾恺之、桓玄和殷仲堪。他们三人在建康殷仲堪家中聚会,为了娱乐,他们约定说“危语”,即用一句话形容一个非常危险的情况。

桓玄首先说:“矛头秫米剑头炊。”这句话的意思是把矛和利剑的尖头当米煮饭吃,显然是一种荒谬的说法,令人感到非常危险。接着,殷仲堪说:“百岁老翁攀枯枝。”这句话描述了一个年过百岁的老人悬挂在枯萎的树枝上,同样是一种夸张的描述,令人感到惊恐。顾恺之说:“井上轱辘卧婴儿。”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婴儿躺在井上的轱辘上,非常危险。这三位文人通过这种夸张的描述,互相调侃,使得聚会充满了乐趣。

后来,人们将这种夸大其词、令人震惊的描述称为“危言耸听”,用来形容那些故意说些夸大其词、令人惊疑的话。

成语的演变与用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危言耸听”这个成语逐渐演变,其含义也逐渐丰富。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故意夸大事实、散布谣言、制造恐慌的行为。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既可以作为谓语、定语,也可以作为状语。

例如,当有人故意散布关于某种疾病的谣言,引起公众恐慌时,我们就可以说:“他这是危言耸听,大家不要相信。”

成语的辨析

在汉语中,与“危言耸听”意思相近的成语还有“耸人听闻”和“骇人听闻”。虽然这三个成语都有使人听了吃惊的意思,但它们之间还是有所区别。

“危言耸听”强调的是故意夸大事实,目的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者恐慌;“耸人听闻”则强调的是事实本身令人震惊,不一定有夸大的成分;“骇人听闻”则是指那些令人震惊的残忍、卑劣的事实。

总之,“危言耸听”这个成语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那些夸大其词、令人惊疑的话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易相信。

成语“危言耸听”作为汉语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了解其由来和典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运用这个成语,同时也能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加警惕那些故意夸大事实、制造恐慌的行为。